简介:摘要经皮微波消融肝实质分隔联合门静脉栓塞(percutaneous microwave ablation liver partition and portal vein embolization,PALPP)能使残余肝脏体积(future liver remnant,FLR)在短期内迅速增生,从而使FLR不足的肝癌患者获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机会。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例PALPP后无法行二期肝切除的肝硬化晚期肝癌,探讨其补救性治疗策略。发现对于合并严重肝硬化晚期肝癌行PALPP二期无法行肝切除者,积极行个体化补救治疗可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或联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治疗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的价值.方法2001年9月~2004年9月,采用经皮射频消融(percutaneousradiofrequencyablation,PRFA)方法治疗原发性小肝癌(肿瘤直径≤5cm)11例和复发性小肝癌(肿瘤直径≤3cm)13例,其中4例原发性肝癌和8例复发性肝癌结合肝动脉及门静脉栓塞化疗.结果在11例原发性小肝癌中,6例肿瘤直径≤3cm者,MRI或CT提示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5例肿瘤直径3~5cm者,MRI或CT提示4例肿瘤完全凝固性坏死.1、1.5、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100%、85.71%、68.57%.在13例复发性小肝癌中,单发组(7例)MRI或CT提示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多发组(6例)共15个瘤灶,MRI或CT提示12个瘤灶完全凝固性坏死.1、1.5、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8.89%、77.78%、64.81%.结论PRFA为原发性及复发性小肝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对肿瘤直径超过3cm以及复发性肝癌结合肝动脉、门静脉栓塞化疗有助于提高肿瘤坏死率,减少复发率,有效提高生存率.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行经皮室间隔化学消融术(PTSMA)术后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HOCM)患者的长期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连续入选2001年4月至2019年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接受PTSMA和外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的HOCM患者,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案分为PTSMA组和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组,另根据是否发生死亡事件将PTSMA患者进一步分为HOCM-PTSMA死亡组和HOCM-PTSMA存活组。入选的患者均为药物难治性HOCM患者。通过查阅病案记录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资料及住院期间并发症,通过电话和门诊随访患者的生存情况、临床症状等。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HOCM患者接受PTSMA术和外科室间隔心肌切除术后的生存率,并采用Log rank法进行组间比较。将HOCM-PTSMA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P<0.05的因素及可能影响PTSMA术后HOCM患者生存率的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PTSMA术后HOCM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入选行PTSMA的HOCM患者104例,年龄(54±15)岁,其中女性41例(38.7%)。随访时间为37.5(14.3,76.8)个月,末次随访时共12例患者死亡(HOCM-PTSMA死亡组),生存者92例(HOCM-PTSMA存活组)。HOCM-PTSMA死亡组患者纽约心脏协会(NYHA)心功能Ⅲ/Ⅳ级者所占比例高于HOCM-PTSMA存活组(P=0.036),左心室后壁厚度大于PTSMA-HOCM存活组(P=0.006)。入选的HOCM患者PTSMA即刻成功率为66%(70/104),HOCM-PTSMA死亡组患者术中无水酒精用量为(2.9±0.8)ml,有多于HOCM-PTSMA存活组[(2.4±1.0)ml]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行PTSMA的HOCM患者术后5、10、15年无全因死亡生存率分别为90.1%、78.3%、56.9%,无HOCM相关死亡生存率分别为91.3%、79.4%、57.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5岁是HOCM患者PTSMA术后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HR=2.697,95%CI 1.292~18.977,P=0.020)。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组患者共32例,其NYHA心功能Ⅲ/Ⅳ级患者的比例高于PTSMA组(P<0.001),年龄、性别、合并症(心房颤动、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左心房内径等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组患者随访时间为38.0(17.6,64.2)个月,随访期间未发生死亡事件。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室间隔心肌切除术组和PTSMA组患者无全因死亡和无HOCM相关死亡生存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89和0.110。结论PTSMA治疗药物难治性HOCM患者在一定程度上是安全、有效的,且与接受室间隔心肌切除术比较PTSMA术后患者长期生存率并不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及探索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麻醉过程中应用地佐辛与帕瑞昔布钠联合用药方案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科室接收的行全麻下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的8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参考组共40例,术前以芬太尼、丙泊酚静注处理;研究组共40例,术前以地佐辛、帕瑞昔布钠、丙泊酚经静注处理。观察两组的手术操作时间、丙泊酚用量、唤醒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丙泊酚用量与参考组相比显著更少,唤醒时间显著更短,呼吸抑制发生率显著更低(P<0.05)。结论经皮肝穿射频消融术中应用地佐辛与帕瑞昔布钠联合麻醉方案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12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良性结节。按照治疗方法分为两组,治疗方式根据适应症和禁忌症及患者自主意愿选择,采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术治疗的患者65例作为观察组,另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63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治疗前后甲状腺结节缩小情况及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两组术后临床疗效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FT3,FT4,TSH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术后1、3、6、12个月FT3,FT4,TSH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术后1、3、6、12个月结节数和结节体积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6.2%,对照组为33.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微波消融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能取得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相等的临床疗效,且能加快甲状腺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简介:目的探讨在经皮肝穿酒精消融术(PEI)中单纯使用x线导向与x线联合B超导向技术(简称联合导向组)的临床使用价值,比较两者导向手段的优缺点。方法选取40例肝脏恶性肿瘤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单纯X线组20例;联合导向组20例。均进行经皮肝穿酒精消融术,术后第1天均行cT平扫了解病灶的消融药物分布情况。结果单纯x线组中目标病灶穿刺命中率低且病灶消融药物分布欠均匀,非目标区域出现消融药物概率低:联合导向组中目标病灶穿刺命中率高且病灶消融药物分布均匀,非目标区域出现消融药物概率也低。结论经皮肝穿酒精消融介入治疗术中联合导向的优势明显优于单纯X线导向,建议有条件的单位尽量使用联合导向。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从2017年6月—2018年6月来院就诊的患者中,随机挑选90名同期接受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90名患者使用抛硬币法随机将其分为两组,每组患者45名。研究人员按照患者的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根据患者的VAS评分、ODI评分来评估本次研究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与术后7d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7d、术后3个月OD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观察组患者的ODI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经皮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能有效的提升预后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效果及对生活质量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在术后12个月对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随访调查,并对比6个月、12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结果 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后的12个月,病灶的消失率为96.15%(100/104),治疗有效率为100%(104/104),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3.85%(4/104);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PCS分数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总分和MCS分数均有改善,改善效果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采取经皮微波消融治疗的效果显著,有效率较高,并发症概率较低,能够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水平逐渐提升。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直径≤3cm原发性肝细胞小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的30例患者,均为2017年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治疗原发性肝细胞小肝癌的患者,采用数字分组法,平均分成相同人数的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切除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射频消融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肝功能水平、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等相关数据。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肝功能水平值相似,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水平及住院时间、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意义P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皮微波消融治疗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效果及对生活治疗影响进行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1月﹣2020年2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患者104例为研究对象,均进行经皮微波消融治疗,在术后12个月对治疗效果和并发症进行随访调查,并对比6个月、12个月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躯体健康评分、心理健康评分。结果在经皮微波消融治疗术后的12个月,病灶的消失率为96.15%(100/104),治疗有效率为100%(104/104),并发症的发生概率为3.85%(4/104):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 PCS 分数数据差异不明显, P >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生活质量总分和 MCS 分数均有改善,改善效果随时间延长而逐渐上升, P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二期经皮肾镜治疗经皮肾镜术后残石的临床效果。 方法 在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共收治患有肾结石的患者 98 例,将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作为分组依据,采用一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参照组,采用二期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进行治疗的患者纳入研究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和结石去除率。 结果 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结石去除率高于参照组,差异表明统计学意义显著( p<0.05 )。 结论 在治疗经皮肾镜术后残石患者时,采用二期经皮肾镜进行治疗效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而且能够提高结石去除率,该方案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简介:近年来经导管肾去交感神经射频消融术(catheter-basedrenalsympatheticdenervation,CRSD)成为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热点,大量基础以及临床研究表明肾脏去交感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高血压。早在上世纪40年代即有外科切除内脏神经治疗难控制性高血压的研究,通过切除胸腰部内脏神经、肾交感神经达到降压目的[1],但因严重并发症限制其进一步发展。Krum等[2]创立了经导管射频消融去肾脏交感神经新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研究,大大拓宽了治疗高血压的新视野。随着研究的进行,逐渐发现肾脏去交感化并不局限于降压,对于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胰岛素抵抗、睡眠呼吸功能障碍等均有一定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当中,患者接受经皮微创钢板固定治疗的实际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相关对象,将其随机均分成为对照组与分析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分析组患者则接受经皮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以及出现的并发症情况。结果分析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且出现并发症的例数少于对照组,相关数据比较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胫骨远端骨折患者的治疗而言,选择经皮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方案治疗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