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内科常见的特发性肺动脉高压及先心病肺动脉高压患者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近一年内在我院进行治疗的66例肺动脉高压患者,给予西地那非25mg一日三次口服,记录基线资料包括肺动脉高压诊断类型。结果治疗12周后与基线水平比较,患者的WHO肺动脉高压功能分级有明显提高;Borg呼吸困难评级也有所提高。服药3月后患者的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提高,患者能够上楼及步行更远,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口服西地那非后,患者的肺动脉压力下降虽未达到统计学差异,但有降低的趋势,能改善心功能,特别是在降低肺动脉高压的同时,对体循环无显著性影响,未见心输出量降低、体动脉压下降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不稳的现象。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 PH)是指由多种异源性疾病(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肺血管结构或功能改变,引起肺血管阻力和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继而发展成右心衰竭甚至死亡。近年来PH领域诊断及治疗策略不断更新,国内外在不同领域发表了PH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为更好指导我国医师的临床实践,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工作委员会基于当前的循证医学证据,制订了《中国肺动脉高压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版)》。本指南系统评价了国内外近年来发表的PH领域系列指南和相关循证医学研究证据,增加了基于国人循证医学研究的数据,旨在进一步规范我国PH的诊断与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动脉高压的整体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在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期间收治的肺动脉高压患者中随机抽取50例,在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后分别对其进行常规+整体护理和单独常规护理,每组25例,在实验结束后比较护理产生的效果。结果:检测显示,在进行护理前,两组患者静息状态下心导管测定肺动脉压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肺动脉压为(31.58±2.25)mmHg,对照组则为(38.54±2.28)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整体性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其肺部压力,保护其肺部健康,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肺动脉高压的整体护理方法及其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110例肺动脉高压患者,利用随机分配原则,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实验组接受常规护理加上整体护理,而对照组仅接受常规护理。护理干预结束后,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的心导管测定的肺动脉压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的肺动脉压在护理后为(31.58±2.25)mmHg,而对照组的肺动脉压为(38.54±2.28)mmHg,两组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性护理干预对于肺动脉高压患者具有降低肺动脉压力的积极作用,并有助于维护患者的肺部健康,因此,这一护理模式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具有推广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及其受体拮抗剂(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a)在新生儿败血症合并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西安市儿童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败血症新生儿的相关资料,根据败血症患儿是否合并PPHN分为两组:对照组为败血症无PPHN组(n=108),观察组为败血症合并PPHN组(n=44)。收集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实验室检查及床边超声心动图检测数据,分析两组患儿数据的差异。通过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新生儿血浆中IL-1β、IL-1ra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败血症新生儿合并PPHN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IL-1β及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precursor,NT-proBNP)对新生儿败血症合并PPHN的预测价值。结果两组患儿胎龄[(39.11±0.55)周、(38.85±0.72)周]、出生体重[(3.30±0.49)kg 、(3.24±0.55)kg]、男性比例[60(55.6%)、30(68.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右室内径[(9.57±0.35)mm]、肺动脉压力[(51.36±5.91)mmHg]及NT-proBNP[(25 436.83±12 343.18) ng/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7±0.41)mm、(31.24±5.11)mmHg、(11 267.09±4 405.48 )ng/L,P均<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前血浆IL-1β[(31.24±5.25)ng/L]及IL-1ra[(41.94±10.13)ng/L]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8.27±4.47)ng/L、(21.47±8.76)ng/L,P均<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血浆IL-1β[(10.46±3.17)ng/L]及IL-1ra[(10.58±2.94) ng/L]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分别为(31.24±5.25)ng/L、(41.94±10.13)ng/L,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IL-1β及NT-proBNP是败血症新生儿合并PPHN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L-1β(AUC=0.915)及NT-proBNP(AUC=0.894)对败血症新生儿合并PPHN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0.05),IL-1β及NT-proBNP联合预测值较高(AUC=0.976)。结论IL-1β联合NT-proBNP对败血症新生儿合并PPHN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救治1例危重症新生儿的经过。该例患儿系生后2 h+男婴,因窒息复苏后气促、呻吟伴全身发绀收入泉州市儿童医院,入院诊断为新生儿胎粪吸入综合征合并肺出血、持续性肺动脉高压,经高频机械通气、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及一氧化氮吸入等常规治疗后,仍存在持续低氧血症,并逐渐出现心功能不全及急性肾功能损伤。经慎重抉择并在家属同意下启动体外膜肺氧合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最终撤机后37 d患儿治愈出院。出院3个月门诊随访,其生长发育正常,颅脑MRI平扫及弥散加权成像未见异常。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模式在吸入一氧化氮治疗新生儿肺动脉高压中的价值展开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进行吸入一氧化氮治疗的18例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儿护理后的两项血气指标,包括PaO2 、SpO2 。结果:研究组患儿各项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动脉高压新生患儿吸入一氧化氮的护理中实施循证医学理论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各项血气指标,促进患儿恢复,护理效果较好,具有现实意义。
简介:摘要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被归类为第4类肺动脉高压。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是CTEPH的首选治疗。可溶性鸟苷酸环化酶刺激剂(利奥西呱)是首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CTEPH的靶向药物,随着介入治疗的发展,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逐渐成为无法行肺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仍持续高压或复发患者的一种新选择。文章就经皮球囊肺动脉成形术发展过程、适应证、治疗流程及并发症作一综述。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新西兰兔模型中,实施经胸射频肺动脉去神经术(TPADN)是否能改善肺动脉高压,延缓肺动脉高压的进展。方法将16只健康雄性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法分为对照组(n=5)、假手术组(n=5)及TPADN组(n=6),假手术组和TPADN组予以腹腔注射野百合碱溶液(50 mg/kg)。造模4周后,经右心室测压,以平均右心室压≥20 mmHg为造模成功;TPADN组行TPADN,假手术组开胸后仅钳夹肺动脉但并不进行射频消融。术后第3周再次行右心室测压,测量各组兔右心室收缩压、右心室舒张压和平均右心室压;并观察各组兔心肺组织显微形态学变化,以评估各组兔的肺血管重构及右心肥厚程度,两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TPADN术后,TPADN组兔的平均右心室压明显低于假手术组[(16.0±1.7) mmHg比(22.4±2.1) mmHg,t=5.677,P<0.05],且TPADN组肺小动脉相对管壁厚度[(24.39±4.54)%比(37.32±7.42)%,t=10.748,P<0.05],TPADN组右心室纤维化程度低于假手术组[(5.94±2.02)%比(9.09±2.08)%,t=4.205,P<0.05],排列整齐,心肌纤维直径[(9.12±1.45) μm比(12.31±2.17) μm,t=12.174,P<0.05],右心室心肌细胞横截面积显著小于假手术组[(338.10±44.94) μm2比(419.65±21.91) μm2,t=3.686,P<0.05]。结论TPADN可以降低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兔模型的肺动脉压力,并改善其肺动脉血管重构及右心室肥厚程度。
简介:摘要动脉性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是一类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复杂性疾病,包括特发性PAH、遗传性PAH和疾病相关的PAH等,由于具有高度遗传异质性,其临床特征及预后也具有较大差异。目前,PAH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疾病负担重,诊治方案仍有待探究,因此,研究PAH的遗传易感性对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GWAS)的发展,发现了大量与PAH发病机制、临床表型、治疗和预后相关的遗传变异。本综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使用GWAS开展PAH遗传易感性相关研究的应用进展,为深入探究PAH的发生发展和个体化防治提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