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小儿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是出生前到出生后一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引起脑损伤或发育缺陷所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中枢性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多为宫内感染、宫内窘迫、早产、窒息、感染、中毒、外伤等所致,是小儿致残的主要疾患之一.严重影响患儿生活质量。自我院开展为脑瘫患儿手术治疗活动后,收治了很多脑瘫患儿,现对脑瘫患儿围手术期的护理内容进行总结与分析。

  • 标签: 脑瘫患儿 矫形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治疗方法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6月间30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肢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采用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压迫曲张的静脉、硬化剂促使曲张静脉闭塞及手术治疗,复发率22%。结论手术疗法是处理下肢静脉曲张的根本办法,凡有明显症状者,只要没有手术禁忌证,都应手术治疗。

  • 标签: 静脉曲张 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原因以及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针对我科收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80例患者进行分析讨论,对于此组病例患者进行总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并给予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采取针对性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此组患者经密切的临床观察以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后,均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采取有效的预见性护理措施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并给予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能够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发生,提高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及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科2011年1月~2012年4月收集的109例下肢骨折患者术后肢体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措施。结果109例患者中6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5.5%。6例患者通过血管造影及溶栓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为了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护理上应重视患肢的护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加强用药观察及溶栓后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及并发症的护理。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00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病人的治疗和对对其中220例病人的随访,观察药物溶栓的近期和远期疗效特点。方法对2011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深静脉溶栓治疗的300例下肢静脉血栓病人(321侧)均在2周内分别应用尿激酶30~50万单位静脉推注。及rt-PA1.5mg静脉输注。结果全组病人药物溶栓治疗近期均取得比较满意的疗效。220例随访,随访时间7~12个月,平均10个月。症状消失为150例(68.2%),肢体出现静脉曲张35例(15.9%),皮肤色素沉着25例(11.4%),溃疡例10(4.5%)。结论药物溶栓治疗深静脉血栓方法简便,疗效比较满意。

  • 标签: 深静脉血栓 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维时间分辨率对比剂动力成像(3DTRICKSMRA)在后循环缺血诊断中的应用。材料与方法采用3.0T高场强磁共振检查仪,对我院收治的58例后循环缺血(PCI)患者行头颈部血管增强3DTRICKSMRA检查。结果58例患者中,椎动脉起始部狭窄18/58例(31.03%),椎动脉迂曲12/58例(20.69%),椎动脉V2段狭窄2/58例(3.45%),椎动脉V4段狭窄2/58例(3.45%)。基底动脉狭窄2/58例(3.45%),大脑后动脉狭窄7/58例(12.07%),15例未见异常。结论磁共振3DTRICKSMRA在后循环缺血诊疗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可为PCI的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磁共振成像 3D TRICKS MR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后磁共振波谱的表现,研究其相关临床意义,以更积极协助临床诊断与治疗。方法随机收集于2009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证实为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40例的磁共振波谱表现。治疗3天的复查磁共振波谱表现。结果4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经检查T1WI及均表现正常;T2WI有6例异常,T2WI正常34例,T2WI的异常表现为半卵圆中心斑点样高信号模糊影。DWI检查阴性40例,所有病例与正常人员比较显示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稍降低4例,正常36例;胆碱复合物(Cho)异常升高36例,无明显异常4例;出现乳酸(Lac)峰16例。未见明确乳酸(Lac)峰24例。所有病灶肌酸(Cr)峰均无明显升高和降低。治疗3天复查磁共振波谱表现,Cho峰的升高。本组患者中有14例表现出现异常升高,Lac本组出现异常6例。研究表明神经症状是短暂的,但是脑内代谢异常至少持续症状发作3天。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具有反复性,易发展为脑梗死,必要的影像学辅助对于生命安全的维护是极其必要的。1H磁共振波谱能积极有效的对活体组织不同代谢的产物的含量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为诊疗提高依据,值得临床推广,研究表明神经症状是短暂的,但是脑内代谢异常至少持续症状发作3天,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MRS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高压氧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综合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新生儿80例在病情稳定后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两组首先采用常规基础综合治疗方法,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高压氧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NBNA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明显(P<0.05)。小儿随访6个月,经过观察,治疗组随访3月与随访6月时的CDCC平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高压氧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综合治疗可以明显神经行为发育,同时提高预后智力情况,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新生儿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病史与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治疗目的是消除病因、减少和预防复发、保护脑功能。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治疗特点以及影响,为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内科从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收治的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阐述性分析。结果28例患者经过我院的正确有效治疗,26例患者病情得到了控制,经过一段时间治疗后,康复出院,2例患者病情较重,伴有并发症出现,病情好转较慢,需要进一步住院治疗。结论提高和加强我院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治疗方法,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短暂性脑缺血 患者 神经内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Cardiomyopathy,ICM)的临床特点及其临床常见治疗方法。方法2012年8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6例ICM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点,搜集其治疗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高血压,高血脂,吸烟以及糖尿病等是缺血性心肌病常见发病原因。结论本病多合并冠心病易患因素,结合心绞痛、心肌梗死病史、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有助诊断,冠状动脉造影对该病诊断起决定性作用。

  • 标签: 缺血性心肌病 常见病因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研究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对脑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健康志愿者分成20~39岁组、40~59岁组、60—85岁组,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第一次、第五次远程肢体缺血5分钟后颈内动脉(ICA)和椎动脉(VA)动脉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变化。结果第1次肢体缺血(LI)后,三组中VA的PSV、EDV和平均动脉压(MBP)、心率(HR)升高;第5次LI后60~85岁组中VA的PSV、EDV增加。结论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能增加VA血流。该方法安全无创、简单易行。

  • 标签: 远程肢体缺血后适应 脑血流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发病机制阴茎异常勃起(priapism)是指在没有性或性刺激的情况下,阴茎持续勃起超过4h,是外科少见的急症之一。按发病时阴茎的血流动力学机制分缺血性、非缺血性及特发性阴茎异常勃起(idiopathicpriapism)。

  • 标签: 阴茎异常勃起 非缺血性 诊治 病因 阴茎持续勃起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一个理想的标准化动物模型应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稳定性,并且应与人类脑梗死的病理状态具有最大的相似程度。而在局灶性脑缺血的动物实验中,动物模型的制作,直接关系到实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参照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线栓技术的文献,经过研究,我院成功地制作出大量阻断大鼠大脑中动脉的脑缺血模型,并且对神经功能进行分析评分,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 标签: 局灶性 脑缺血 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在重度卡马西平中毒抢救中的效果。方法对30例卡马西平重度中毒的患者进行洗胃、利尿、促醒、即行床边血液灌流、并动态血药浓度监测。结果30例患者肝功能均为出现异常,痊愈出院。结论血液灌流能够迅速降低卡马西平在体内的血药浓度,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血液灌流在治疗卡马西平中毒时疗效显著。

  • 标签: 血液灌流 重度 卡马西平中毒 抢救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出生后由于各种原因(包括宫内窒息、肺内病变、压力和化学感受器的神经传导功能障碍等)使新生儿不能产生自发呼吸或呼吸道有梗阻(分泌物、胎便等),致使发生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新生儿窒息是产科常见的新生儿危象,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复苏不仅关系到新生儿存活,而且关系到以后的生命质量。应用气管插管抢救重度窒息患儿,可及时准确吸出其气管内异物、补充氧气,从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减少远期并发症。方法我科在2010年11月-2011年12月采用气管插管抢救12例重度窒息新生儿。结果10例重度窒息儿经气管插管等抢救后,5minapgar评分均在5分以上,10min评分为8~10分,经新生儿科治疗均痊愈出院,2例(重度唇腭裂1例,腹裂1例)5minapgar评分3分,家属放弃治疗。结论气管插管配合新法复苏,为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治疗赢得了时间,有效地改善因缺氧而导致的脑细胞损害,降低了围产儿的死亡率并改善了围产儿的预后。

  • 标签: 新生儿重度窒息 气管插管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3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救的分析,提高急救水平及抢救的成功率。方法选择于2112年1月至2013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3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对其诊治过程的成功经验予以总结。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是内科的常见急病之一,尤其是重度患者早期即出现呼吸循环衰弱,故早期基本生命支持,彻底洗胃,合理使用阿托品,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中毒 急性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