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全球范围内炎症性肠病(IBD)的发病率日益升高,随着生物制剂和小分子药物等新药的研发,IBD治疗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生物制剂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拮抗剂、抗整合素抗体、抗白细胞介素抗体等,小分子药物包括Janus激酶抑制剂和磷酸二酯酶4抑制剂等。然而,仅40%的IBD患者在使用生物制剂1年后获得临床缓解,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疗效逐渐下降。2种生物制剂联合或1种生物制剂与1种小分子药物联合使用的新治疗方案,在IBD临床治疗或研究中逐渐得到应用,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对难治性IBD或伴肠外表现反复发作的IBD患者,双重联合治疗可能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选择。现对生物制剂双重联合治疗IBD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简介:摘要炎症性肠病(IBD)相关异型增生的早期发现和处理是降低IBD相关结直肠癌发生率的关键因素。IBD相关异型增生的病理诊断对临床决策至关重要,但医师诊断异型增生的主观性常较强,不同病理医师之间诊断一致性并不理想。为提高病理医师对IBD相关异型增生诊断的准确性,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炎症性肠病学组病理分组组织专家进行IBD相关异型增生病理诊断的测试和讨论,测试结果表明专题讲座和共同讨论有助于提高异型增生的诊断正确率,在组织形态学检查基础上联合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有助于异型增生的诊断。建议在诊断IBD相关异型增生时,由2位及以上病理医师独立阅片,意见一致方能作出诊断。
简介:摘要随着生物学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分子诊断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临床实践与治疗。儿童炎症性肠病(IBD)是感染、免疫、环境等因素作用于特定遗传背景下引起的慢性肠道炎症。儿童IBD,尤其是早发、极早发IBD的发病与单基因缺陷关系更为密切。在临床工作中早期识别这类患儿,及时完善基因检测,不仅可以明确基因缺陷类型,而且可以揭示其炎症信号传导通路,为治疗方案选择提供理论依据。同时IBD治疗药物相关的药物遗传学直接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应答率,从而影响临床缓解及肠黏膜修复,因此尽快了解与揭示亚裔人口的自身药物免疫原性,对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减少患儿在诱导缓解及维持缓解期不必要的药物不良反应、减少并发症及复发十分重要。总之,分子诊断在儿童IBD诊治中的意义不仅仅限于病因诊断,对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也有指导意义。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炎症性肠病患者,观察选择益生菌完成治疗后获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02月-2015年02月炎症性肠病患者114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完成炎症性肠病患者的临床随机分组。B2组(对照组57例)临床选择柳氮磺胺吡啶进行治疗;B1组(观察组57例)临床选择柳氮磺胺吡啶+益生菌治疗的方法。对比两组炎症性肠病患者在临床治愈率方面表现出的差异。结果两组炎症性肠病患者完成临床治疗后,在临床治愈率方面,B1组明显高于B2组炎症性肠病患者(P<0.05)。结论针对炎症性肠病患者,临床选择益生菌进行治疗,可以将患者的临床治愈率有效提高,最终显著提高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粪菌移植疗法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疗效。方法:选择 2018年 7月 -2019年 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 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40例。对照组给予青藤碱缓释胶囊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粪菌移植疗法,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比较治疗前后各因子水平变化以及外周血 NO、 SOD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后 IL-8、 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IL-35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治疗后 NO水平低于对照组( P<0.05), SOD水平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炎症性肠病中应用粪菌移植疗法效果良好,有助于改善炎性因子水平,利于重建肠道菌群,保护肠黏膜存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婴儿型炎症性肠病(IO-IBD)患儿的临床和遗传学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确诊的48例IO-IBD患儿的临床特征,采用目标基因捕获高通量测序方法对43例患儿行基因测序分析,比较基因突变组和非基因突变组IO-IBD患儿的临床特征。结果48例IO-IBD患儿中,克罗恩病(CD)41例,溃疡性结肠炎(UC) 7例;起病中位年龄2.00(0.24~6.00)月龄,其中1月龄内起病患儿占45.8%(22/48例)。临床症状以腹泻(48/48例,100.0%)、发热(45/48例,93.8%)、便血(37/48例,77.1%)为主,肠外表现以肛周病变和皮疹最常见,均占43.8%(21/48例)。41例CD患儿病变部位以结肠(L2)型为主(30/41例,73.2%),疾病行为以非狭窄非穿透(B1)型为主(33/41例,80.5%);7例UC患儿病变范围以全结肠(E4)型为主(4/7例,57.1%)。48例IO-IBD患儿手术率12.5%(6/48例),临床缓解率50.0%(24/48例),病死率25.0%(12/48例)。43例IO-IBD患儿行基因检测,共有23例(53.5%)患儿存在有意义的基因突变,其中22例突变基因为白细胞介素-10受体A(IL-10RA),1例为TTC37。22例IL-10RA突变患儿中,共检测到11个突变位点,包括1例新发突变位点c.635G>C(p.R212P);c.301C>T(p.R101W)(19例)和c.537G>A(p.T179T)(8例)是最常见的突变位点。与非基因突变组患儿相比,基因突变组患儿起病年龄更早[0.3(0.1~1.0)月龄比(6.27±5.64)月龄,P<0.001],营养不良[14例(60.9%)比5例(25.0%),P=0.018]、口腔溃疡[14例(60.9%)比3例(15.0%),P=0.006]及肛周病变[17例(73.9%)比3例(15.0%),P<0.001]更常见,临床缓解率低[7例(30.4%)比15例(75.0%),P=0.004]。结论IO-IBD患儿的单基因突变阳性率较高,IL-10RA基因突变最为常见。基因突变IO-IBD患儿具有起病年龄早,更易合并营养不良、口腔溃疡、肛周病变,有临床缓解率较低的特点。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EEN对激素治疗炎症性肠病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60例已确诊炎症性肠病中-重度,需要激素治疗的患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将其依据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行单一激素治疗,观察组行EEN联合激素治疗,观察对比患者在0、4、8、12周的各项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检测各项指标(BMI、CRP、ALB、ESR、HGB)变化,并通过内镜检查观察对比患者在0、12周时的肠黏膜炎症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肠粘膜愈合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激素依赖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素联合EEN对炎症性肠病的疗效优于单一激素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血常规检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7月本院收治的 60例炎症性肠病患者( 30例活动期炎症性肠病、 30例缓解期炎症性肠病)与本时间来本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检者 3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前者定为实验 1组、实验 2组、后者定为对照组。三组均开展血常规检验,对比分析血常规检验结果。结果:实验 1组、实验 2组血沉、 C反应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均高于对照组,且以上指标实验 1组高于实验 2组,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验 1组、实验 2组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体积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 1组低于实验 2组, 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血常规检验的应用,既可提高疾病诊断效果,还可提高病情鉴别结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