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医院药学管理现状与对策。方法统计本院13000次用药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回顾性分析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了解医院药学管理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改进对策。结果13000次用药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率为(0.48%);导致风险事件发生的原因包括不合理用药,占比33.87%,安全意识淡薄,占比29.03%,管理不规范,占比19.35%,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占比17.74%。结论医院药学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包括不合理用药、安全意识淡薄、管理不规范和人员素质有待提升,而完善药学管理制度、重视思想教育、加强医院药学组织领导建设、提高人员素质,是减少用药风险事件的有效路径。
简介: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相关性肝损害的临床特点及风险因素。方法:利用“医疗机构ADE自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ADE-ASAS),回顾性监测我院2017年使用氟比洛芬酯的住院患者相关肝损害发生情况,自动筛选纳入病例,人工评价其关联性、ADR发生率、风险因素,总结发生特征。结果:氟比洛芬酯致肝损害发生率为3.00%,损伤程度以轻度为主,损伤类型主要表现为肝脏生化学检查异常,相关风险因素为性别及用药时长(P<0.05),男性发生率显著低于女性(OR=0.652,95%CI:0.465–0.915),用药时长与其正相关(≤1d:OR=0.353,95%CI:0.233–0.559;2~7d:OR=0.362,95%CI:0.235–0.556;>7d:OR=1),ADR平均发生时间为用药后的(5.40±4.06)d。结论:氟比洛芬酯导致肝损害的发生率较为常见,多为轻度,临床用药中对于女性患者、用药时间较长的患者应更加关注其肝功能变化。利用专项软件实施ADR监测准确高效,以低成本付出实现高质量研究,可辅助药师开展药品上市后安全性评价,降低用药风险。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联合超声与cvp监测在心力衰竭患者液体管理中的作用。方法:以2023年01月-2023年12月为研究起止时间,选取此时段我院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遵从随机平行分组法均匀分组,39例/组。对比组:在体液管理时采用心电监护设备监测,观察组:在体液管理时采用心肺联合超声与cvp监测。对比分析不同监测管理下的生命体征状况、心功能指标、时间指标、管理满意率的差异性。结果:经过管理前,二组的生命体征状况对比未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经过管理后,观察组的生命体征状况好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的心功能指标优 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的时间指标短于对比组(P<0.05);观察组的管理满意率高于对比组(P<0.05)。结论:在体液管理时采用心肺联合超声与cvp监测,可以使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改善心功能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提高管理满意率,推荐参考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药师发展中依托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在合理用药方面的作用。方法: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设置前后分别选取880份处方,实施前为对照组,实施后为观察组,根据处方不合理用药事件和用药差错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处方中发生不合理用药事件的占比和用药差错事件发生概率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临床药师人员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中心促进临床用药的合理性,避免出现差错事件,值得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早期颅内压监测应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中的效果,分析对患者治疗结局造成的影响。 方法:将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6 月作为研究时段录入我院数据库中的 40 例接受重型颅脑损伤手术的患者作为本次实验对象,按照患者是否接受颅内压监测,将其分为对照组( n=20 )与实验组( n=20 );对照组中患者直接采用手术方案,实验组患者则应用早期颅内压监测配合手术。记录所有患者在手术后的颅内感染发生率、颅内血肿形成率、脑疝事件发生率。评估患者手术优良率。 结果: 实验组中患者手术后感染发生率、颅内血肿形成率以及脑疝事件的发生率相较于对照组来说明显更低,数据对比差异显著( P < 0.05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更高,数据分别为 18 ( 90.00% )例和 13 ( 65.00% )例,组间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选择床旁颅内压传感器进行植入后,颅内压监测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各种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控制,对于患者治疗优良率的提高来说有积极意义,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监测细菌耐药性和检验微生物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时间为2019.01-2021.01之间临床送检标本分离的非重病原菌8020株为例,回顾性分析其相关资料。所有标本均微生物检测和细菌耐药性,观察菌种分布,并分析其耐药性。结果:本组8020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阴性菌分别占比29.5%和70.5%,其中前者包括β溶血链球菌、肠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分别占14%、32%、18%、29%、7%;后者包括非发酵菌、肠杆菌科及其他,分别占35%、61%、4%。革兰阴性、阳性菌等均具有程度不同的耐药性。结论:临床监测和检验细菌耐药性及微生物的价值较高,有利于准确掌握细菌耐药性改变,且有利于指导临床科学使用抗菌药物,以有效控制感染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 研讨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在消毒供应中心生物监测中的效果。方法 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2022年1月-2022年12月分别在本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常规管理(对照组)与强化护理质量管理(观察组),生物监测人员共计30例,前后均为该批人员,分析两组的不同管理成效。结果 观察组生物缺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生物监测合格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消毒供应中心生物监测中,强化护理质量管理后,可减少其生物缺陷事件的发生,利于提升生物监测的合格率,护理质量好,相关人员也十分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