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当地汉族人群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N2)基因rs2847281和内皮脂酶(LIPG)基因rs200081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64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健康体检者390例(对照组),采用sequenom飞行时间质谱平台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检测,分析2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并且按照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rs2000813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2000813在男性和女性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2847281在女性中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等位基因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因素(OR=0.590,95%CI:0.356~0.979,P=0.040);2组rs2847281在男性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rs2000813位点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易感无关。rs2847281位点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存在性别特异性:与女性出血性脑卒中易感相关,C等位基因是保护因素。
简介:目的探究B型脑钠肽(Btypenatriureticpeptide,BNP)与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出现心房颤动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于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行改良扩大Morrow术的98例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相关资料,根据患者有无出现心房颤动分为颤动组(n=19)和未颤动组(n=79),比较两组BNP浓度的差异,并分析其与心房颤动出现的关联。结果两组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septalthickness,IVS)、左心室后壁厚度(leftventricularposteriorwallthickness,LVPW)、左心室流出道压差(leftventricularoutflowtractpressuregradient,LVOTG)以及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ventricularenddiastolicdimension,LVEDd)间差异均不显著,差异无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与未颤动组相比,颤动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LVEF)更低、左心房内径(leftatrialdimension,LAD)更大,差异具显著性统计学意义(t=8.04、9.37,P均〈0.01)。颤动组BNP浓度明显高于未颤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162.3±47.3)ng/mLvs.(4584.9±25.1)ng/mL,t=41.82,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D、BNP均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t=3.97、4.78,P〈0.05),而患者的年龄、LVEF则不是心房颤动发生的独立高危因素(P〉0.05)。结论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的BNP浓度与其是否发生心房颤动存在密切联系,是心房颤动出现的独立高危因素。
简介:目的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的安全管理与护理探讨。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0例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安全管理及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5.0%(1/20),对照组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率为20.0%(4/2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50分以下人群显著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连续性床旁血液净化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感染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目的探讨老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周围DNA损伤特点.方法应用HE染色、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标记、原位分子杂交、免疫组织化学等方法,分别对缺血4、24h和5d组大鼠脑组织中坏死细胞、凋亡细胞、p53mR.NA、p53蛋白阳性细胞密度及空间分布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不同时间点病灶周围每高倍视野TUNEL、p53蛋白、p53mRNA的阳性细胞数分别为4h:8.0±1.5、25.1±2.6、10.3±1.9;24h:20.5±2.4、60.0±4.8、22.0±1.8;5d:2.1±0.4、3.6±1.4、3.5±0.8.p53基因主要在形态完整和可逆性损伤细胞中表达、分布范围较TUNEL细胞广泛.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后,缺血周围DNA损伤区大于凋亡区,p53基因表达范围可能代表病理意义上的半暗带;p53主要发挥DNA修复作用.
简介:目的探讨源于乙状窦憩室搏动性耳鸣的血管内治疗方法,分析单纯支架置入治疗和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手术适应证。方法连续选择5例女性乙状窦憩室搏动性耳鸣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和颞骨CT进行确诊。结果2例(40%)单纯乙状窦憩室患者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3例(60%)乙状窦憩室伴横窦乙状窦交界处狭窄的患者应用静脉窦支架置入治疗。5例患者术后耳鸣症状立即消失,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随访1~2年,未出现耳鸣复发。结论源于乙状窦憩室的搏动性耳鸣可通过血管内治疗治愈。单纯乙状窦憩室可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乙状窦憩室合并静脉窦狭窄的患者可应用静脉窦支架置入治疗。
简介: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血浆瘦素水平及其对脑出血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为脑出血组共108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共50例,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血浆瘦素水平,分析其与脑出血后3个月死亡的相关性。结果脑出血组血浆瘦素水平[(33.24±15.25)ng/ml]与对照组[(10.31±4.93)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血浆瘦素水平是脑出血后3个月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1.31,95%CI=1.08~2.26,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浆瘦素水平对脑出血后3个月内死亡有显著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0.86,95%CI=0.78~0.92,P〈0.01),且判定血浆瘦素水平大于41.73ng/ml,对预测脑出血后3个月内死亡的灵敏度为71.43%和特异度为87.50%。结论脑出血后血浆瘦素水平升高,检测血浆瘦素水平有助于早期判断脑出血患者的死亡。
简介:目的:分析生化检验时溶血对其准确性造成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纠正措施。方法将同一血液样本分为两份,其中一份血清标本没有溶血,另一份血清标本发生溶血,对两个样本中各项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并对血清中血红蛋白的浓度以及溶血的变化数值进行分析。结果TP、AST、CK、CK-MB、HBDH以及LDH和K+检测值,溶血标本高于未发生溶血的标本,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Na+检测值未溶血的标本高于发生溶血的标本,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溶血导致的TP、AST、CK、CK-MB、HBDH、LDH、K+同血清Hb浓度具有正相关,Na+变化情况同血清Hb浓度呈负相关。结论生化检验结果会受到溶血的影响,并且同血清中Hb浓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借助血清Hb浓度可以对生化检测指标进行纠正。
简介:目的探讨脑白质疏松(1eukoaraiosis,LA)与眼底血管病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行头颅MRI和眼底检查的脑梗死患者168例,分为LA组108例和非LA组60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LA组患者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发生率及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非L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发生率为70.4%,蜡样渗出的发生率为31.5%,分别高于非LA组的38.3%和15.0%(P〈O.05,P〈0.01)。存在视网膜动静脉交叉征的患者LA发生率是无此症患者的4.14倍(OR=4.14,95%CI:1.67-10.28);存在蜡样渗出的患者LA的发生率是无蜡样渗出患者的1.81倍(OR=1.81,95%CI:0.56-5.87);年龄、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是眼底血管病变的独立影响因素(OR-4.02,95%CI:1.59-10.13;OR=4.22,95%CI:1.93-25.94,P〈0.05)。结论眼底视网膜病变中的动静脉交叉征和蜡样渗出是LA的危险因素。年龄、血压和腔隙性脑梗死与眼底病变及LA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在围手术期循证护理方法对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我院接收的120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按住院号进行随机数表法抽取,分为两组(实验组60例,对照组60例),在所有患者均接受择期手术后,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跟踪并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产后出血、产褥感染、子宫切除、出血性休克)以及心理情况(SAS、SDS)。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术后实验组的抑郁状态(SAS、SDS得分低)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对凶险性前置胎盘的患者采用围手术期的循证护理,可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心理状况良好,预后较好,分娩的风险进一步降低,有助于保证孕妇和胎儿的生命安全。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倾斜试验(NUTT)和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倾斜试验(I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ENTRAL、EMbase、theISIWebofKnowledgedatabases、VIP、CNKI、CBM和WANFANG数据库中关于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倾斜试验(NUTT)和异丙肾上腺素静滴倾斜试验(I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患者的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2年10月.同时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排除标准由两人独立进行RCT的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及Meta-Disc1.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RCTs,晕厥患者1054例.Meta分析结果示:N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真阳性(OR=1.16,95%CI:0.90~1.50,P=0.24)、真阴性(OR=1.50,95%CI:0.74~3.03,P=0.26)以及诱发晕厥所需时间(SWD=-0.30,95%CI:-0.78~0.18,P=0.22)与IUTT相似,但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OR=0.31,95%CI:0.18~0.54,P<0.001);NUTT与IUTT的灵敏度分别为0.64(95%CI:0.59~0.69)和0.59(95%CI:0.54~0.64);特异度分别为0.88(95%CI:0.81~0.93)和0.83(95%CI:0.76~0.89);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4和0.82;SE分别为0.05和0.05.结论N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灵敏度、特异度、诱发晕厥所需时间与IUTT相当,但可明显降低试验过程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因本研究纳入的原始文献质量偏低,影响研究结果的论证强度,有待开展更多设计合理、执行严格、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RCT,以求进一步验证NUTT与IUTT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优劣.
简介:目的:探讨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和手术方法。4例海绵窦段动脉瘤行颈动脉血流阻断试验(Matas试验)后,施行颈内动脉孤立术,其余8例行“假性瘤颈加固夹闭术”或“破口夹闭术”。并对取下的瘤体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取下瘤体的病理学显示为大量血栓及机化物,无弹性纤维或平滑肌细胞等正常血管壁成分,符合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出院时按Barthel指数(BI)评价预后,9例日常生活能力良好(BI≥75分),2例生活能力中度缺陷(BI:50~70分);1例死于术后脑梗死。9例进行了3个月至7年的门诊随访,有5例复查了DSA,2例复查CTA。动脉瘤消失,载瘤动脉通畅,所有被随访的患者均未再出血。结论:创伤性颅内假性动脉瘤手术风险高、难度大。术前需了解颅内血管的代偿充盈情况,有必要行Matas试验。必须充分认识假性动脉瘤的特点,并行个体化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