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儿童主动脉(coarctationofaorta,COA)诊断和治疗中的经验教训。方法2000年1月~2006年7月6年间在我院确诊并接受了内外科治疗的75例7岁以下COA病例,对一般临床资料、超声心动图、磁共振(MRI)和选择性心血管造影结果、手术方法、随访结果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外科治疗组(52例)住院期间死亡2例(3.85%),存活的50例经1个月~6年的随访,治愈47例,3例术后1~2年证实再行球囊扩张术.内科治疗组(23例)20例单纯、局限的COA行球囊扩张术,1例再狭窄行2次球囊扩张;3例合并弓发育不良的COA行球囊扩张,有2例症状复发,其中1例因重度肺动脉高压放弃外科手术治疗,1例扩张后2年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COA治疗上以外科手术为主,手术方法有补片加宽、切除端端吻合、左锁骨下动脉翻转等,合理选择术式效果令人满意;单纯、局限的COA和外科手术纠正后发生的再狭窄是球囊扩张术的较好指征,球囊扩张术对合并弓发育不良的COA的疗效不佳。

  • 标签: 儿科 主动脉缩窄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乙状窦术后出现颅高压病例。患者,女,24岁,因“左耳搏动性耳鸣2年余”就诊,术前完善颞骨CT提示左侧乙状窦憩室,全身麻醉下行左侧乙状窦术,术后患者出现3次无明显诱因恶心呕吐、耳鸣等不适感,术后1个月复诊,查体视乳头水肿,提示颅内压升高,予甘露醇等药物后未见明显改善,再次行手术取出填塞物,不适感消失。术后随访10个月,耳鸣消失。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18例缩窄性心包炎的CT表现,结合文献资料复习探讨其CT表现的特征及价值。方法18例经CT诊断及临床资料证实的缩窄性心包炎。男10例,女8例,年龄40-60岁,平均51岁。18例均做过CT平扫,层厚10mm、层间距10mm。结果心包均匀一致性或局限性增厚12例;心包弧形、蛋壳样、斑块状钙化8例;其中1例合并有心包少量积液,有2例腔静脉扩张并有腹水。结论CT能准确显示缩窄性心包炎的各种病理改变,是诊断缩窄性心包炎的较有价值的诊断手段。

  • 标签: 缩窄性心包炎 心包增厚 钙化 价值
  • 简介:摘要小儿主动脉是复杂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是彻底解除主动脉的根本方法。术后常出现出血、高血压、低心排,肺高压等并发症,通过对患儿严密观察病情,加强呼吸道、胃肠道护理、循环监测,及早防治高血压和肺高压,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 标签: 主动脉缩窄 婴儿 术后监护
  • 简介:心力衰竭是极为常见的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是各种心血管病的终末期共同的归路.临床上很多心血管疾病都是经历了心肌肥厚到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演变过程,然而代偿良好的心肌是如何发生失代偿的,其机制尚不清楚.

  • 标签: 大鼠 升主动脉缩窄 心肌肥厚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弓(Coarctation,CoA)矫治术后护理。方法回顾分析20例婴幼儿主动脉弓矫治术后的护理资料,分析和总结该手术的术后护理经验。结果本组病例全部存活,无严重并发症。结论婴幼儿主动脉弓多合并心内畸形,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和肺动脉高压。手术难度大,术后易发生出血、反应性高血压以及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优良的术后监护及护理能降低患儿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

  • 标签: 先天性心脏病 主动脉弓缩窄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4-060-02
  • 简介:通地对眶距嫱形术的手术配合,笔者认为术前物品及手术仪器准备很重要,并且强调器械护士必须熟悉脑外科和显微外科手术程序,术中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另外根据手术特点:出血多,危险性大,退回护士要严密做好病情观察,充分做好各项抢救准备。

  • 标签: 眶距缩窄矫形术 护理 手术配合 眶距增宽症 面部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coarctation of the aorta,CoA)患儿术后血压升高的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10月期间23例CoA患儿,选取同时期年龄、性别相仿的20例单纯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患儿与20例健康儿童作对照,于基线(术前1天)、8年随访(术后8年)中监测血压、超声下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结果术前3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8年CoA组出现2例高血压,且CoA组收缩压高于VSD组和健康组(P<0.05)。术前和术后8年CoA组的CIMT、血清TGF-β1分别高于同期的VSD组和健康组(P<0.05)。CoA组术前的CIMT和血清TGF-β1分别与术后8年的收缩压有高度的正相关性(P<0.05)。结论CoA患儿在术后的中、长期随访中出现血压升高,可能与TGF-β信号通路参与的血管重塑有关。术前监测CoA患儿的CIMT和TGF-β1可能对其术后收缩压水平的预测有一定意义。

  • 标签: 主动脉缩窄 血压 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 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摘要超声心动图是诊断胎儿主动脉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目前已有一些典型的超声征象用于产前诊断胎儿主动脉,但尚无单一征象可以准确诊断或排除主动脉,而超声评分系统在诊断主动脉及风险分级等方面仍处于探索中。本文就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主动脉缩窄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检查,产前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胎儿主动脉弓Z-评分的正常参考值范围,为主动脉(CoA)的诊断提供更加精确的评估指标。方法测量2010年5月至2015年3月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的610例正常胎儿(对照组)和59例CoA胎儿(CoA组)的主动脉弓各段内径,以股骨长(FL)和孕周(GA)为自变量,主动脉弓各段内径为因变量,建立正常主动脉弓Z-评分的回归方程并计算其参考值范围,Z-评分=[ln(实测值)-ln (预测值)]/均方根误差,利用上述回归方程计算CoA组的Z-评分值,并且与对照组的Z-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主动脉弓各段内径与FL、GA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P<0.001),其中FL与主动脉弓内径的相关性最好。以FL或GA为自变量计算出的Z-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Z-评分值介于-2至+2之间,CoA组的Z-评分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主动脉弓Z-评分值<-2是评估胎儿CoA的可靠指标,对CoA的诊断及随访等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超声心动描记术 胎儿 主动脉缩窄 Z-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人复杂型主动脉合并心内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8年2月医院收治的成人复杂型主动脉合并心内畸形患者12例,均采用外科手术方法治疗,其中8例患者行升主动脉-胸降主动脉旁路人造血管术,4例患者行升主动脉-腹主动脉旁路人造血管术。同期手术包括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二尖瓣成形术,4例主动脉根部置换术,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例动脉导管未闭缝合术,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例二尖瓣置换术。术后观察治疗结果及并发症,随访观察。结果12例患者均无手术死亡,术后未发生脊髓、脑部等神经系统并发症。2例患者二次开胸止血,术后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透析治疗后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术后随访均存活,且血压平稳,人造血管畅通,无显著不适。结论在成人复杂型主动脉合并心内畸形的治疗当中,对心内畸形联合解剖外旁路主动脉转流术一期同时治疗,能够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且手术可行性、安全性较高。

  • 标签: 成人复杂型 主动脉缩窄 心内畸形 外科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本文总结10例主动脉合并心内畸形病儿施行了一期手术治疗护理体会。一期手术时间长,手术过程复杂,病人创伤大,容易出现术中和术后并发症。作者认为:(1)护士术前应充分了解病人病情以及采用手术方式,物品准备充分、准确;(2)熟悉整个手术过程,掌握主动脉合并心内畸形的一期手术中常见并发症。

  • 标签: 主动脉缩窄 心内畸形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侧开胸矫治的小儿主动脉手术的护理方法配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先天性主动脉患儿90例,采取左侧开胸手术矫治,总结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方法。结果本组90例患儿手术过程顺利,有4例患儿术后死亡,其余患儿护理配合适宜,疗效满意,无并发症发生。随访1~3年后,患儿无再次发生,发育改善。结论针对需要开胸治疗的主动脉患儿应在各个环节进行护理配合,做好应急准备,既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也可改善预后,提高疗效。

  • 标签: 左侧开胸 主动脉缩窄 护理 婴幼儿
  • 简介:目的探讨青少年或成人主动脉的临床特征及治疗策略。方法北京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从2010年5月至2013年9月共治疗青少年或成人主动脉37例,男30例,平均年龄26.97±10.76岁。手术方法主要有段切除+人工血管替换术、介入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人工血管旁路移植术和杂交技术。结果手术均成功完成,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发生1例双下肢轻瘫。无二次开胸止血、脑卒中、心衰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24个月,无死亡,无支架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青少年或成人主动脉病变复杂,合并症多,其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若需同期手术处理的其它心血管疾病,杂交技术不失为一个良好的选择。

  • 标签: 主动脉缩窄 杂交 支架 旁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脏多切面检查对胎儿主动脉(COA)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枣庄市妇幼保健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超声心脏多切面检查疑似为COA的胎儿90例,根据出生后超声心动图检查或尸检病理结果分为COA组(30例)与非COA组(60例)。比较两组超声心脏多切面相关参数。结果COA组胎儿主动脉峡部Z-分数、升主动脉Z-分数、肺动脉/升主动脉、右室横径/左室横径、主动脉峡部/动脉导管、主动脉峡部/升主动脉与非COA组胎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显示,主动脉峡部/动脉导管有较高准确性(AUC>0.9),而主动脉峡部Z-分数、肺动脉/升主动脉、主动脉峡部/升主动脉有一定准确性(AUC为0.7~0.9),升主动脉Z-分数、右室横径/左室横径有较低准确性(AUC为0.5~0.7)。结论胎儿主动脉应用超声心脏多切面检查,有一定的提示价值,根据超声心脏多切面相关参数,可为临床诊断提供一定的依据,其中主动脉峡部/动脉导管有较高的参考价值,但临床还需配合其他参数联合诊断,才能进一步提高诊断效果。

  • 标签: 主动脉缩窄 胎儿 超声心脏多切面检查 超声参数 超声心动图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主动脉的妊娠期管理及预后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7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的52例主动脉胎儿的临床及超声检查资料,随访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分娩方式、手术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及生长发育情况。结果(1)诊断孕周及合并畸形:52例主动脉胎儿的诊断孕周为(28.0±4.9)周,常见的合并畸形包括室间隔缺损25例(48%),永存左上腔静脉11例(21%),左房室腔偏小9例(17%),胎儿生长受限6例(12%),主动脉瓣狭窄5例(10%),泌尿系统畸形5例(10%),主动脉瓣二瓣化4例(8%)。(2)产前咨询:11例行侵入性产前诊断的主动脉胎儿中,2例(2/11)存在致病性微缺失。52例主动脉胎儿中,27例选择终止妊娠,终止妊娠主要原因为合并畸形和染色体异常;20例继续妊娠;5例失访。(3)分娩情况:20例继续妊娠者定期随访胎儿生长发育及子宫颈管长度,1例早产,19例足月分娩;分娩方式为9例自然分娩,11例行剖宫产术。早产儿出生体重2 980 g,其余19例足月新生儿出生体重2 000~3 850 g,其中4例妊娠期诊断为胎儿生长受限,分娩后证实新生儿为小于胎龄儿。(4)分娩后诊断及治疗:20例主动脉新生儿出生后经超声心动图证实为主动脉弓17例(85%,17/20),专科医院评估后12例行手术治疗,均成功,5例为轻度主动脉,无需手术。随访时间1~8年,17例患儿目前生长发育均正常范围,无高血压发生;无新生儿死亡。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的阳性预测值较高,后续治疗成功率高。超声检查发现胎儿主动脉后,需详细评估有无合并畸形及畸形的严重程度,多学科会诊充分咨询后,可继续妊娠,分娩方式依据产科指征而定。分娩后及时评估,适时手术,新生儿可获得良好预后。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