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接受间歇导尿和膀胱康复护理的联合疗效。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6月我院神经康复科收治62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例。以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采取间歇导尿康复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膀胱康复护理。回顾分析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评分、排尿状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治疗后感觉与运动神经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排尿次数、每次排尿尿量均明显高于常规组,24h尿失禁次数以及残余尿量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间歇导尿和膀胱康复护理可用于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感觉与运动神经功能,促进正常排尿,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渐进式目标护理用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随机均分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本科接诊神经源性膀胱病人(n=72)。试验组采取递进式目标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自行排尿次数等指标。结果:关于自行排尿次数: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达到了(3.52±0.93)次/d,而对照组数据则仅有(1.58±0.62)次/d,相比较下,试验组的自行排尿次数更多(P<0.05)。关于膀胱容量:干预结束时,试验组数据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护理用递进式目标护理,病人的自行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膀胱容量显著改善。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者6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奇偶分组法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统计学方法主要采用X 检验。结果:护理效果在两组之间存在统计学上的显著性差异,即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更显著(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是临床优质路径,可提高患者膀胱功能,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预后。
简介: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急诊科护士工作心理控制源与疲劳、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某三甲医院急诊科的10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心理控制源量表、疲劳量表和心理健康量表进行测量,数据分析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结果显示,急诊科护士的工作心理控制源与其疲劳程度和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相关性。具体而言,内控型心理控制源的护士表现出较低的疲劳水平和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外控型心理控制源的护士则相反,表现出较高的疲劳水平和较低的心理健康水平。本研究强调了提升急诊科护士内控型心理控制源的重要性,并建议通过心理培训和支持系统帮助护士应对工作压力,降低疲劳,改善心理健康。这为医院管理层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以便制定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护理人员管理策略。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无线对讲沟通模式在手术室信息化管理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 对本院手术室2023年6月和7月管理方式进行对比,对照组为2023年6月采用传统手术室多功能控制面板通知护士站后通过广播呼叫工勤人员及通过护士站内线电话与供应室联系的沟通模式。观察组为2023年7月采用无线对讲机的沟通模式,对讲机手术室27人、供应室护士6人及工勤人员6人每人随身标配一台于裤腿侧袋点对点直接进行联系。对比手术室噪声水平、手术室供应室沟通效率、工勤人员工作效率、护士工作状态采用状态-特质焦虑量表(STAI)。结果 观察组在手术室噪声水平、手术室供应室沟通效率、工勤人员工作效率、护士工作状态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线对讲机在手术室信息化管理中显著降低噪声水平、提高了手术室供应室沟通效率、提升工勤人员工作效率、改善了护士工作状态,值得临床推广借鉴。
简介:总结了对13例重症肾衰并高危出血的患者,采用无肝素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的护理体会.在28例次治疗中,除1次发生滤器堵塞外,27次治疗顺利.认为对重症高危出血的患者使用无肝素CRRT技术为一种既安全又可靠的治疗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及了解不同类型出血患者的无肝素透析治疗中的凝血特点、治疗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 :将 86例伴有活动性出血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成肿瘤并发急性肾衰竭( ARF)出血组、慢性肾衰竭( CRF)伴脑出血和慢性肾衰竭( CRF)伴便血、血尿组 3组,分别观察治疗前 APTT、 PT、 FIB和血小板的差别,以及治疗中透析器及血管路凝血程度。结果 :3组 APTT、 PT、 FIB和血小板没有明显差异( P>0.05), 3组透析器及血管路凝血程度比较有明显差异( P<0.05), 3组透析器及血管路凝血程度的变化与血小板的变化一致。结论 :在无肝素透析中,肿瘤并发 ARF出血组透析器及血管路凝血程度最高、 CRF伴脑出血组次之, CRF伴便血、血尿组最低。不同类型的出血患者需要个体化的无肝素透析治疗和护理。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了解不同类型出血患者的无肝素透析治疗中的凝血特点、治疗效果和护理要点。方法将86例伴有活动性出血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分成肿瘤并发急性肾衰竭(ARF)出血组、慢性肾衰竭(CRF)伴脑出血和慢性肾衰竭(CRF)伴便血、血尿组3组,分别观察治疗前APTT、PT、FIB和血小板的差别,以及治疗中透析器及血管路凝血程度。结果3组APTT、PT、FIB和血小板没有明显差异(P>0.05),3组透析器及血管路凝血程度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3组透析器及血管路凝血程度的变化与血小板的变化一致。结论在无肝素透析中,肿瘤并发ARF出血组透析器及血管路凝血程度最高、CRF伴脑出血组次之,CRF伴便血、血尿组最低。不同类型的出血患者需要个体化的无肝素透析治疗和护理。
简介:目的探讨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术后留置导尿不同时间对预防和减少尿潴留的影响。方法2003年11月-2006年6月我院TVT手术患者8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24h拔除尿管。对照组于术后2h拔除尿管,观察拔除尿管后首次自行排尿时间、拔除尿管4-6h排尿后B超下测定的残余尿量及尿路感染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拔除尿管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在1.3-3.7h,对照组拔除尿管首次自行排尿时间在1.6-3.8h,2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B超下测定的残余尿量〈100ml43例,≥100ml1例。对照组B超下测定的残余尿量〈100ml36例,≥100ml6例,2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有1例尿路感染发生,占2.27%,对照组无尿路感染发生。结论无张力性尿道中段悬吊术(TVT)术后24h拔除尿管可预防和减少术后尿潴留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