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无胸痛症状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心电图的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7月收治的60例无胸痛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对其心电图表现及心肌梗死发生部位进行分析。结果:①心电图表现:60例无胸痛症状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有37例存在典型AMI改变,34例患者存在ST-T改变、28例患者存在T波改变、23例患者存在Q波异常、20例患者存在R波改变;②心肌梗死发生部位:60例患者中,前间壁心肌梗死16例、下壁心肌梗死10例、高侧壁心肌梗死10例、心内膜下心肌梗死8例、前侧壁心肌梗死8例、下壁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5例、广泛前壁心肌梗死3例。结论:在无胸痛症状AMI患者心电图表示中多存在典型AMI改变,并表现为ST-T改变、T波改变、Q波异常、R波改变等,发生部位主要集中在前间壁心肌、下壁心肌、高侧壁心肌等。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肺癌化疗恶心呕吐的患者采用无呕病房护理效果。方法 入选我院收治于2020年8月/2022年4月(开始/结束)78例肺癌化疗恶心呕吐患者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采用常规护理+无呕病房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呕吐分级情况、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恶心呕吐症状Ⅰ级+Ⅱ级率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护理后,实验组护理环境满意评分、专业满意评分、舒适满意评分、整体满意评分较之对照组明显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无呕病房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肺癌化疗恶心呕吐患者护理中,可以有效改善患者恶心呕吐情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可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无创通气是一种无需通过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即可为患者提供通气支持的呼吸治疗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无创通气在呼吸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然而,如何有效地实施无创通气护理,提高患者的耐受性和依从性,仍是当前护理工作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方法:根据无创通气的原理及适应症,我们制定了以下护理路径:1. 评估患者病情,明确无创通气的指征。2.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无创通气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取得患者的配合。3. 调整无创通气参数,包括吸气压力、呼气压力、氧气浓度等,以满足患者的需求。4.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及时调整参数。5. 定期评估患者的舒适度及并发症情况,如压疮、漏气等。6. 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护理路径,确保患者得到最佳的无创通气支持。结果:通过实施上述护理路径,我们发现无创通气在呼吸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患者耐受性好,依从性高,住院时间缩短,医疗费用降低。同时,我们也认识到无创通气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如面罩或鼻罩的舒适度、患者烦躁不安等。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护理路径,提高无创通气的治疗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论:总之,无创通气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呼吸支持手段,在呼吸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通过科学、细致的护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无创通气的优势,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主要特点及其有效的预防治疗对策。方法:选取本服务站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的49例肺结核疾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划分为49例对照组与50例实验组。其中对照组中医师应采用常规的治疗措施与护理办法,而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方案基础上再增加预防性治疗护理措施,医师需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肺部病灶的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采取预防性治疗护理措施后治愈率高达9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肺结核病症的治愈率85.72%,并且两组患者的治愈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预防治疗满意度,可得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10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满意程度87.75%,且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合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特点来开展预防性治疗与护理措施,能够更加有效地帮助肺结核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预防意识,形成良好的日常生活饮食习惯,以此避免肺结核疾病的复发。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心血管源性晕厥应用动态心电图( dynamicelectrocardiogram, dECG)或常规心电图( routineelectrocardiogram, rECG)的监测效果,旨在为临床上心血管源性晕厥的确诊及预后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选择我院收治的心血管源性晕厥患者 27例,对全部入选者均行 rECG和 dECG监测(分为 rECG组和 dECG组),比较两种心电监测模式的检出率和分析心血管源性晕厥诊断结果。结果: dECG组心源性晕厥检出率( 39.62%)和 rECG组( 35.85%)差异不显著( P> 0.05); dECG组心电图诊断结果和 rECG组差异不显著( P> 0.05)。结论:对心血管源性晕厥患者进行 dECG监测或 rECG监测在检出率及病因分析方面均存在一定监测价值,并无显著差异,但 dECG的监测效果稍高一些。临床应结合患者实际,考虑患者需求,选择适宜的心电监测方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在我院治疗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50例患者,每位患者均为单眼发病,观察患者视网膜复位情况、视力改善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50例患者中有 46例患者经过 1次手术完成视网膜复位; 50例患者中 45例患者术后视力得到明显改善,占 90%;有 5例患者未得到视力改善,占 10%。 50例患者术后出现眼压升高患者有 6例,占 12%;采用盐酸卡替洛尔滴眼液治疗,患者眼压均降至正常水平;患者术后出现 7例玻璃体浑浊,占 14%;患者均为轻度,未经处理患者逐步得到好转。结论:采用巩膜扣带术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并发数少,值得临床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与实验组(西医联合大柴胡汤加减方治疗),每组患者人数各58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血液指标变化情况进行观察与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五天后血液淀粉酶、谷氨酸转氨酶、血总胆红素以及碱性磷酸酶指标以及治疗有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源性胰腺炎临床治疗中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多种血液指标,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