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心血管疾病在临床实践中又被称之为循环系统相关疾病,主要包含动静脉血管、心脏、微血管疾病类型,例如高血脂、高血压、心脑血管硬化、中风等,临床症状表现为眩晕、心悸、紫绀、呼吸困难等。大多心血管疾病发生于中老年群体,由于患者体质较差,合并基础性疾病类型较多,其机体抵抗能力明显下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心导管介入术进行治疗具有操作简便以及创伤性小的优势,在临床实践中开始广泛应用和推广,具有降低病死率地理想效果。但是由于心脏介入术治疗期间,外界因素对治疗效果还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围手术期中应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为此,在本次研究实验中以74例符合研究需求,行心脏介入诊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探讨在其围手术期接受护理安全管理的临床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药物治疗管理在支气管哮喘全程药学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7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100例,均进行全程药学服务。随机选取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管理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药物治疗管理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肺功能评分、吸入给药装置使用评分、药学服务满意度及医疗费用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50例患者中,治疗后肺功能评分为91.13±3.77,吸入给药装置使用评分为89.86±2.34,医疗费用为1348.53±27.75,服务非常满意27例,服务满意23例,服务不满意0例,服务总满意度为50(100.00%)。实验组患者肺功能评分、吸入给药装置使用评分及医疗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服务非常满意度及服务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药物治疗管理在支气管哮喘全程药学服务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药学服务满意度,提高治疗后患者的肺功能评分,实现吸入给药装置使用评分的有效提升,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实现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烧伤科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8月来我院烧伤科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于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对于实验组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在实验结束后,对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相应的研究结果。结果:对照组50例患者中,护理非常满意18例,护理满意25例,护理不满意7例,护理总满意度为43(86.00%),风险事件发生率为7(14.00%)。实验组50例患者中,护理非常满意26例,护理满意23例,护理不满意1例,护理总满意度为49(98.00%),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2.00%)。实验组患者护理非常满意度及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烧伤科护理中的应用,可以较为明显的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实现风险事件发生率的有效控制,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具有较为良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可以在临床上进行相应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加强风险评估对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0年1月至2022年7月期间医院感染防控工作,其中2020年1月至2021年3月开展常规管理(对照阶段),2021年4月至2022年7月开展加强风险评估管理(研究阶段),分别于这两个阶段各选择30例医院感染高风险患者为研究目标(依据选择阶段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就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两个阶段医院感染防控质量进行评价对比。结果:研究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研究阶段医院感染防控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风险评估能够有效提升医院感染防控管理效果,改善医院感染防控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7S管理方法在门诊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自本药房2020年开始实行精细化管理后,选取实行精细化管理后2020年1-12月药房1500次发药(观察组)与未实行精细化管理前2018年1-12月1500次发药(对照组)作为参照,其中对照组实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实行7S管理,对比不同阶段门诊西药房高危药品差错事件的发生次数、差错率以及药品质量管理评分。结果:观察组药房管理中差错事件的发生率(0%)显著低于对照组药房管理中差错事件的发生率,且观察组药品质量管理评分(97.5±3.4)显著高于对照组(86.3±3.2),(P<0.05)。结论:门诊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实施“7S”管理模式,能够降低高危药品差错事件发生率,提高药品质量管理评分,方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