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脊髓损伤患者行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对患者自主排尿训练的效果。方法临床纳入96例我院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收治的脊髓损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各48例。其中48例患者采用盆底肌肉锻炼法进行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8例患者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生物反馈电刺激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77.08%、93.75%,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尿流动力学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最大膀胱测压容积、充盈末逼尿肌压力以及最大尿流速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可有效提高脊髓损伤患者自主排尿功能,减少尿失禁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康复训练对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患者生活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以我院接收的行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行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的为对比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行康复训练干预的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满意度。结果干预后5天、1个月和3个月不同时段,对比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实验组;实验组的治疗满意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比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者术后对其开展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功能,患者治疗满意度提升,减少不必要护患纠纷事件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康复训练对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患者生活功能的影响情况。方法以我院接收的行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分设组别。行常规康复疗法治疗的为对比组,在对比组的基础上,行康复训练干预的为实验组。观察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治疗满意度。结果干预后5天、1个月和3个月不同时段,对比组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实验组;实验组的治疗满意率为92.00%,明显高于对比组的68.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腰椎椎间融合术治疗者术后对其开展康复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功能,患者治疗满意度提升,减少不必要护患纠纷事件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间歇性导尿、中频脉冲治疗及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后排尿功能障碍的作用。方法于2008年10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SCI20例均有排尿功能障碍,采用间歇性导尿、中频脉冲治疗、膀胱功能训练等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方法,期间定期查尿常规和中段尿培养,监测膀胱容量和残余尿量。结论脊髓损伤后早期综合训练及康复护理可以促进膀胱功能障碍的恢复、减少泌尿系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在康复训练期间进行综合措施的护理干预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糖尿病性脑梗塞患者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实行一般常规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综合措施的护理干预,并于护理前后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MBI)和汉密尔顿抑郁评价量表(HAMD)进行评分,观察综合措施的护理干预对生活能力及抑郁状态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MBI、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综合措施的护理干预后MBI、HAMD的得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在糖尿病脑梗塞患者康复期间予以综合措施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缓解抑郁状态,提高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我院诊治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0例分组为对照组用抗胆碱药物+鼻饲+静脉补液治疗,观察组用抗胆碱药物+鼻饲+静脉补液+综合康复训练治疗;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数据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IHSS、Burke、GQOLI-74评分变化比对照组优、观察组患者拔管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综合康复训练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可充分改善患者神经功能障碍及吞咽障碍,并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脑卒中瘫痪患者康复训练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悲观变化,自理能力,对比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脑卒中瘫痪患者经人性化护理后,其心理焦虑、抑郁、悲观情绪有所改善,自理能力及其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可改善脑卒中瘫痪患者心理负面情绪,增加治疗信心,降低致残率,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患者和家属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较高,有利于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开展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训练,探讨其对患者住院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疗效。方法将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12周的康复训练,实验前后分别根据阴性症状量表(SANS)、阳性症状量表(SAP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护士观察量表(NOSIE)对其评分。结果训练前两组各量表评分无明显差异,康复训练12周后研究组SANS、SAPS、SDSS量表评分及NOSIE消极评分较训练前有显著降低,而NOSIE积极评分较前增高(P<0.05),且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康复训练可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于我院收治的脑出血后发生偏瘫的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50例。对照组患者在入院2周后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实验组在入院3d后按照“程序化康复训练表”进行康复训练,经过1个月的训练后分别进行FMA评分及Bathel指数评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在训练前,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为(34.76±7.08)分,对照组患者的FMA评分为(34.63±7.21)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的训练,实验组患者的FMA评分为(77.39±11.25),对照组患者的FMA评分为(62.02±12.1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训练前,实验组患者的Bathel指数评分为(21.41±7.98)分,对照组的Bathel指数评分为(22.15±7.78)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1个月的训练,实验组患者的Bathel指数评分为(77.17±11.76)分,对照组的Bathel指数评分为(65.15±12.7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以明显改善其运动能力和生活能力,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