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2 个结果
  • 简介:孔子提出仁者爱人思想,但他本人与后来儒家却未能追问仁者为何应当爱人。未能追问这一根据直接关涉并影响到儒家哲学与中国传统文化一些根本性问题,包括孔子哲学经验思维方式、儒家伦理义务论性质、公私观与权利意识缺位,以及中国法律史上民法缺失问题。等等。哲学形而上发问意义也由此可见。

  • 标签: 孔子 儒家伦理 义务论 权利
  • 简介:关于笛卡尔对激情作用论述,通常认为笛卡尔不但将激情一项功能理解为告诉我们什么是有利什么是有害,而且还将激情视作我们向导。最近,一些学者开始对这种通常解读发起挑战。关于这个问题研究可以归结为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根据笛卡尔说法,激情功能到底是什么?换句话说,笛卡尔真的主张激情功能是知识吗?第二个问题是,笛卡尔看来,我们是否应当以激情为导向?对笛卡尔关于激情功能学说所提出一种解读主张激情可以并且也应当作为我们向导,只是需要受到某些控制。

  • 标签: 笛卡尔 激情 感觉 心灵与身体
  • 简介:图灵著名“通用机”属性长期以来支撑着关于认知本质功能主义直觉。克里斯·伊利亚史密斯认为,对可多样实现标准功能主义论证有一个逻辑问题。这些论证实质上都依赖于图灵对计算强有力洞察。处理了对这一批评一种可能答复之后,克里斯·伊利亚史密斯进一步论证了功能主义不是理解什么是具有心灵一种有效途径。特别是他证明了区别执行功能时所涉及难题会使可多样实现无法检验,难以提供新信息。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图灵机在心灵哲学作用还需重新考虑。

  • 标签: 图灵机 功能主义 可多样实现性 计算的等价 心灵哲学 柯尔莫哥洛夫
  • 简介:海伦·朗基诺批判语境经验主义可被理解为个版本。弱版本认为科学实践社会因素必然地参与到知识论过程。强版本则坚持一些社会因素是科学实践中知识论过程构成性成分。弱版本被大多数学者接受,强版本则引起许多争议。这个版本之间存在着论证上鸿沟,而该鸿沟是学界质疑批判语境经验主义(CCE)主要原因。当代认知科学具身进路也存在着类似的强弱版本之间鸿沟。生成理论对强版本具身进路辩护策略可以被借用来处理批判语境主义强弱版本之间鸿沟。种对应强弱版本鸿沟策略相似并不是偶然,而是意味着生成进路所提供资源可为批判语境主义提供更好辩护。

  • 标签: 批判语境主义 海伦·朗基诺 生成进路 具身认知
  • 简介:丁文江是中国地质事业地质学开拓者奠基人。他博学多才,兴趣广泛,对科学论尤为热衷,并就此发表了诸多议论。丁文江科学论与批判学派存在思想传承关系,并且多是直接思想传承,尤其是从皮尔逊《科学规范》获益良多。

  • 标签: 丁文江 科学论 批判学派 马赫 彭加勒 皮尔逊
  • 简介:通过批判犹太—基督教传统柏拉图形而上学传统,尼采把颓废虚无缘由归结为"反自然",又将"反自然"缘由归结为"真实世界"与"虚假世界"二分。尼采称自己为"自由精神""积极虚无主义者"。"自由精神"任务是价值重估,而"积极虚无主义者"任务则是促成"虚无主义自我克服"。尼采通过提倡价值重估积极虚无主义给未来哲学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尼采 敌基督者 反自然 虚无主义 颓废
  • 简介:耿宁认为,儒学政治与道德实践具体、实在效用,与人性、心性本体问题如何解决有着极为重要关系,打通"用"之"实"与"体"之"玄"宋明儒学之努力,也与魏晋玄学、与王弼探讨有关。首先,王弼哲学言说方式,是为其儒家政治、伦理关怀服务。王弼思想之玄远,是为解决政治伦理效用过多纠缠于具象而不能体现大效用问题而设。王弼贡献,不仅在于他通过《老子》赋予儒家政治与伦理思想新意义,而且在于他同时通过《庄子》赋予儒家生活形式与修身功夫新意味。正是通过《庄子》,原本被片面玄化(抽象化)理解《老子》道家思想对儒家思想补充作用,起到了连通道家与以孟子为中心儒家理论桥梁意义。

  • 标签: 王弼 玄学 耿宁 心学
  • 简介:黑格尔哲学与马克思主义这种理论之间关系可以从一个特定角度,即社会—历史研究批判境域予以考察,这样,它们之间一脉相承核心观点就容易分析梳理出来,并可以得到集中讨论。批判因素黑格尔哲学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它与历史终结二者须臾不可分离,互为条件,但它们彼此之间却包含了无可消解矛盾。马克思社会—历史理论中有价值部分主要在于批判因素,而它有关未来历史构成性内容却失之于草率。由于批判与构成个维度之间抵牾,现代社会批判理论陷于认同其所批判社会基本原则困境,它自身正当因此需要重新证明。

  • 标签: 社会—历史批判 阶级理想 社会坚硬的事实
  • 简介:哲学开端与哲学史开端不同,哲学史开端是学术史问题;追问哲学开端是追问哲学这门学问本身根据。开端与根据相关,是因为开端总是一种设定,它规定着一门学问对象、方法等。哲学没有特定对象,其方法也不定于一格,这不是说哲学本身没有设定,而是哲学在其开端处设定是最少。作为常常为其他学科提供设定哲学,其自身设定又必须是最可靠。对自身根据追问是哲学这门学问尊严。中国哲学西方哲学发展历史就是从其各自传统出发对自身根据不断挖掘历史。哲学最终根据是唯一,中西哲学在这里会面。哲学就是一再从生活各种角度追问其最终根据,又将这个最终根据作为开端贯彻到生活活动。

  • 标签: 哲学的开端 中西哲学比较 生活
  • 简介:神圣如"上帝"(God)者,也要接受理性审视追问,以探究"上帝"概念内在融贯,"因为荒谬,所以信仰"时代已经远去。在历史上,先后提出过有关上帝种种悖论,如伊壁鸠鲁悖论、全能悖论、全知悖论、恶苦难问题、帕斯卡赌克尔凯郭尔神悖论,它们都被仔细阐释初步评论。现有分析表明,"上帝"概念似乎具有某种"悖论"性质,很难在理性上自圆其说。

  • 标签: 伊壁鸠鲁悖论 全能悖论 全知悖论 恶和苦难问题 帕斯卡赌 克尔凯郭尔的神悖论
  • 简介:如果我们想要追求公正和可持续富裕社会。就必须超越从苏格兰启蒙运动以来就主宰了西方经济学“财产经济学”(economicsofproperty),而转向一种公民供养经济学(economicsofprovision),后者以公民规范为经济活动基础,把经济作为整合系统来构建,这样经济系统所提供是我们有理由珍视东西。“供养系统”概念整合了不同经济部门。诸如互惠等公民规范能为所有人提供财富。

  • 标签: 财富创造 公民供养经济学 供养系统
  • 简介:汉语,"机"是一个关联很广,含义丰富字,很多重要词汇都与它有关,如生机、危机、机遇、机器、机制、机体等。关于"机"哲学思考,可以引发很多理论问题,从中获得一种融贯深入理解。一、关于"机"本身"机"繁体字是"機",来源于"幾"。按照《说文解字》解读,"幾"意思是"微也,殆也"。它由个"幺"字一个"戍"字合成,"幺"本意是幼小儿童,"戍"本意是"兵守"。用个小孩子把守城池,显然是非常危险事情。这种预示危险征兆称为"幾",引申为各种事物变化萌芽。①对"幾"探究可以见微而知著,及时防范

  • 标签: 学思 《说文解字》 事物变化 融贯性 繁体字 本意
  • 简介:摘要:生活哲学不等于休闲哲学。哲学不仅教人生存智慧,更要指导人们如何面对灾难时安身立命。这是哲学根本所在,也是哲学发展趋向。

  • 标签: 生活哲学 哲学的作用 存在意志 哲学的进步
  • 简介:信号是流动能量,信号携带信息,信号传输是知识成为可能基本前提。感官系统意识产生依赖流动能量,流动能量携带信息即为信号,信息量信息内容是信息大基本要素,信息内容随感官系统意识选择而转化为意义,意义初始形态是现象,现象使知识成为可能,由此可知,信号传输使知识成为可能。

  • 标签: 信号传输 现象 知识
  • 简介:现代数学语言对于所有国家都是一样,现代物理学化学语言也有很大部分是超越文化,因为它们采用了统一符号系统;但是哲学语言千差万别,每一个国家、每一个语言群体都有其独特哲学语言。于是,我们面临一个跨文化问题:英语或德语哲学能够用汉语来教吗?或者,用英语或德语提出问题可以用汉语来解答吗?

  • 标签: 哲学教学 跨语言 现代物理学 数学语言 化学语言 符号系统
  • 简介:本体论是关于普遍存在哲学。西方哲学史上存在三条本体论研究路径,我们不应当用其中某一条研究路径去排斥或否定其他研究路径。本体论包括本原论,但不能归结为本原论,因为,确定世界本原,必须以判明有哪些存在领域为前提,所以,存在领域分割方式才是哲学最高范式。西方哲学史上,唯物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哲学都具有自然哲学性质,自然哲学也有其本体论层次,唯物主义本体论学说也经历了一个不断自我超越发展历程。解决存在领域划分问题时,语言逻辑分析方法具有很大局限性,我们还有必要在逻辑结论现实世界可能领域之间进行对应分析。信息载体(信息物质)具有内在融合、相互生成相互规定不可分离统一性关系。

  • 标签: 信息 本体论 存在 自然哲学 载体
  • 简介:批判语境经验主义将社会规范方面融入对科学理解,实践实在论也使文化规范方面在理解科学时发挥重要作用。对二者比较分析表明,前者可作为实在论一种形式。二者结合可发展出“多元社会实在论”这一新实在论形式。讨论了地图类比、目标导向经验主义对不充分决定性问题分析之后,通过借助海伦·朗基诺最近研究可得出,多元社会实在论尽管可能,但由于缺乏上帝视角,它在为不充分决定性问题提供决定性解决方案时并不乐观。

  • 标签: 目标导向的经验主义 批判的语境经验主义 实在论 不充分决定性
  • 简介:视觉无疑是绘画美学一个核心概念。要对其进行深入理解,首先应区分视觉与视见之间异同,从而将视觉自身纯粹作为一个首要出发点。此种纯粹,既指向着一种原初生成结构,又似乎必须在与其他异质序列(尤其是言语)之间开放关联获得呈现。德勒兹抒写光之诗学,以及福柯对临床目视洞察,都启示出可贵线索。中国古代画论画作之中,同样存在着"观"与"言"这个基本问题,而如恽寿平这样独到画家则尝试着种种打开二者"知识"—"积层"实验实践。

  • 标签: 视觉 积层
  • 简介:邬焜教授对于信息科学哲学及其与一般哲学关系重要贡献,刚开始为国外学者所认识。邬焜研究与一种非标准、非真值函项逻辑,即现实逻辑,相互支撑。这一逻辑乃是对法籍罗马尼亚人斯特凡纳·卢普斯科开拓工作发展。基于邬焜理论这种逻辑,许多批评术语概念将因其对科学哲学特定影响而获得重新规定。因此,不妨将这种结合理论作为关于一种演化信息社会规范伦理学之发展必要因素。更多还原

  • 标签: 信息时代 哲学精神 邬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