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重症大疱性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Stevens-Johnson综合征、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皮肤科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的免疫机制主要是Fas-FasL介导的细胞凋亡、细胞毒T细胞的作用、肿瘤坏死因子-a诱导凋亡及线粒体的损伤。我院皮肤科应用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联合糖皮质激素治愈重症大疱性药疹3例。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藤壶糖蛋白(BGP)的最适提取方法并对所得糖蛋白进行纯化和理化性质分析。方法分别采用水提醇沉法、盐溶液提取法、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法提取糖蛋白,以离子交换层析和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SDS-PAGE鉴定纯度,再用IR进行基团结构分析。结果选择磷酸盐缓冲溶液提取法,经分离纯化得到3个BGP较纯组分,分别为BGP-Ⅰ、BGP-Ⅱ和BGP-Ⅲ,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23500、96300和72800;糖苷键类型属O-型糖苷键,皆具有糖蛋白的红外特征吸收。结论合适的提取方法对得到BGP至关重要,BGP属较大分子,结构和性质很复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mALB、β2-MG、TRF、RBP、a1-MG、NAG对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采用生化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96例高血压患者3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及50例健康体验者尿中的mALB、β2-MG、TRF、RBP、a1-MG、NAG水平。结果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患者六项指标检测,结果明显高于正常健康对照组,P<0.01,糖尿病患者中血糖控制良药组的mALB、β2-MG、TRF、RBP、a1-MG、NAG阳性率均低于糖尿病控制不良组,且P<0.01;高血压患者和糖尿病患者中尿常规蛋白阳性组的mALB、β2-MG、TRF、RBP、a1-MG、NAG阳性率几乎接近于100%,而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中六项指标仍显示很高的阳性率。高血压患者中,尿蛋白阳性组中的六项阳性率显著高于尿常规蛋白阴性组,且P<0.01。38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六项指标联合检测阳性率(92%)均高于单纯患糖尿病或高血压病的阳性率,且P<0.01,故六项指标中,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各单项检测阳性率。结论检测尿mALB、β2-MG、TRF、RBP、a1-MG、NAG是高血压病、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伤诊断的敏感指标,可以对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做到早诊断、早干预、延缓终末期肾病。
简介:目的观察转人乳铁蛋白(hLF)基因大米是否具有慢性毒性作用。方法初断乳的180只SD大鼠按性别、体重随机分为3组:转基因hLF基因大米组、亲本大米对照组和AIN-93对照组,分别饲喂相应饲料12个月。观察大鼠的体重、进食量、血常规、血生化情况,实验末期处死动物,称量脏器重量并对脏器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转hLF基因大米组血常规(LYM%、GRN%)、血生化(ALT、AST、GLU)在个别时间点上与亲本对照组或AIN-93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他观察指标与两个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结论现有实验结果不能证实转hLF基因大米对大鼠有慢性毒性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和电化学发光分析法(ECLIA)对甲胎蛋白(AFP)检测的效果。方法对65例血清标本同时采用ELISA和ECLIA方法进行AFP检测,并对同一标本连续测定20次进行批内变异的比较,同时对标本每天测定1次,连续测定20天进行批间变异比较。评价两种方法的稳定性、敏感性及重复性。结果ECLIA其检出限为0.50μg/ml,线性范围为0.50μg/ml~3000μg/ml;当AFP<400μg/ml时,ELISA和CL对AFP检测敏感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当AFP>400μg/ml时,ECLIA检测敏感性高于ELISA,P<0.05,有统计学差异;ECLIA低、中、高值批内和批间CV均小于5,较ELISA重复性好、稳定性高。结论ECLIA敏感性高、稳定性、重复性好。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牙周炎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相关性。方法取本院口腔科于2008年4月至2011年4月间收治的牙周炎患者176例作为研究对象,取其空腹血清后查CRP值,比较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的牙周炎患者之间CRP值差异,以及伴发疾病对检测值的影响。结果随着牙周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增加,其血清CRP平均值逐步上升,各组间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伴随糖尿病或者冠心病的患者其血清CRP值明显高于单纯性牙周炎患者,相比之下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的数值与牙周炎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且有重要伴发疾病的患者其CRP值显著增高。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CD97蛋白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胃癌石蜡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回顾性分析CD97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因素和生存率之间关系。结果CD97蛋白阳性表达率为80.9%(55/68)。CD97蛋白在肿瘤细胞浸润前端的瘤体边缘散在分布的肿瘤细胞及小的瘤细胞簇的CD97呈强性,而瘤体中央区的瘤组织中CD97染色缺失或呈现均质弱阳性,且CD9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病期及肿瘤复发转移密切相关(p<0.05);除2例失访外,本组病例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4%(57/66例)、37.9%(25/66例)及27.3%(18/66例),且CD97阳性病例的平均生存时间(54.7个月)短于与阴性组(79.2个月)(p>0.05)。结论CD97蛋白阳性表达率与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临床病期及肿瘤复发转移密切相关。
简介:目的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细胞模型中验证PrPc朊蛋白(cellularprionprotein,PrPc)是否影响神经细胞凋亡;在AD的细胞模型中探索PrPc是否影响β-分泌酶(β-siteAPPcleavingenzyme1,BACE1)及在AD发病中重要激酶-糖原合成酶激酶-3(glycogensynthasekinase3beta,GSK3β)。方法在稳定转染突变的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precursorprotein,APPswe)cDNA的小鼠脑神经瘤细胞(neuro-2a,N2a)中过表达pCDNA3.1-Prnp,通过4′,6-二脒基-2-苯基吲哚(4′,6-diamidino-2-phenylindole,DAPI)标记细胞核DNA。另一方面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方法(westernblot)检测BACE1、GSK3β表达水平。结果稳定过表达APPswe组与pCDNA3.1-Prnp+APPswe组较正常对照组凋亡细胞增加,而pCDNA3.1-Prnp+APPswe组细胞核碎裂更明显。而三组之间BACE1的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PPswe组与pCDNA3.1-Prnp+APPswe两组GSK3β表达量较正常组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PrPc在AD发病中可能介导Aβ所致的神经细胞凋亡。
简介:目的探讨力竭运动后不同时相心脏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细胞骨架因子肌钙蛋白T(cTnT)基因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特点,为运动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的阐明提供实验依据.方法10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一次力竭运动、反复力竭组及相应的其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于力竭运动后0、4、12及24h应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定位并收集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氏纤维细胞团,进行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cTnT的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一次力竭运动后,窦房结cTnTmRNA和蛋白表达变化不大,各时相组间无显著性差异;房室结cTnTmRNA和蛋白表达在运动后12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浦肯野纤维cTnTmRNA和蛋白表达呈逐渐升高趋势,在运动后24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反复力竭运动后窦房结、房室结和浦肯野纤维cTnTmRNA和蛋白表达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运动后即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力竭运动后心脏传导系统各部位细胞骨架支撑因子cTnT在mRNA和蛋白水平呈异常高表达提示心脏传导系统细胞骨架结构损伤,可能构成运动性心律失常的病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