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脑脊液蛋白质检测。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测。结论脑脊液中的蛋白质绝大部分来自血浆,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含量仅为血浆的0.5%左右,一般认为蛋白质不易通过血脑屏障。正常的脑脊液的蛋白质含量约为0.15~O.45g/L,脑池液为0.10~0.25g/L,脑室液为0.05~0.15g/L,其含量与年龄成正比。蛋白质包括白蛋白(清蛋白)和球蛋白,即使是用比较简单的电泳也可见到前白蛋白、白蛋白、α1、α2、β、γ球蛋白等蛋白条带,而用各种免疫电泳的方法可将脑脊液中的蛋白质分成20~30个条带。某种蛋白组分的改变对一些疾病的诊断有意义。
简介:如果将身体的功能比喻为精密机械,蛋白质的分子就相当于齿轮。但是蛋白质的真面目,却和齿轮完全不同。产生之后,到能够发挥作用,需要的是:成长:。那么会发生些什么呢?这就是微观世界中不断展开的令人惊异的机制。
简介:摘要凝胶色谱法是根据分子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之一。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蛋白质容易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路程较长,移动速度较慢;而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蛋白质无法进入凝胶内部的通道,只能在凝胶外部移动,路程较短,移动速度较快。具体过程包括凝胶色谱柱的制作,凝胶色谱柱的装填,样品加入和洗脱。要求我们谨慎操作才能成功得到移动均匀一致的蛋白质区带。
简介:口腔癌在亚洲地区属于高发生率的癌症疾病,而口腔鳞状上皮癌又是其中最主要的癌症类型。临床上针对此癌症之治疗还是以手术为主。对于口腔鳞状上皮癌发生机制的研究有助于临床上新疗法的开发。以蛋白质二度空间电泳分析方式找出癌细胞的异常表现蛋白质,并以之作为标的进行细胞实验,以确认该异常蛋白质的表现与口腔鳞状上皮癌发生之相关性。
简介:蛋白质微胶具有优异的尺寸效应、生物兼容性和疏水分子荷载能力.可望成为新一代功能性食品配料。本文对蛋白微胶的制备技术,形成机制及调控进行了综述,重点讨论蛋白质聚集行为控制与蛋白质微胶形成的关系;提出营养微胶的概念;对蛋白质微胶形成时蛋白与植物多酚的相互作用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蛋白质微胶的界面吸附行为和凝胶特性及其在真实食品体系的应用情况。
简介:大豆分离蛋白具有粘性和高溶解性,能迅速复水并形成高温稳定的胶状物。现主要分析了大豆的组成及蛋白质的特性。
简介:本文对聚乙二醇修饰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的原理、意义、方法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简介:蛋白质、总氮的检测虽有不同的分析方法,但都涉及到样品消化与蒸馏过程。现以使用蛋白质测定仪进行消化、蒸馏这两个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与同行交流。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波消解法在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的可行性。方法用微波消解法代替凯氏定氮法中的消化方式,消化好的试样以定氮法测定。结果改进法与经典方法比较,测定结果基本一致,经t检验无显著性差异(t=0.4262,P>0.05),方法精密度RSD<3%(n=6),平均回收率=98.2%。结论该法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快,空气污染小,试剂用量少,可用于食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简介:蛋白质组学作为一种新的高通量、高灵敏性蛋白质研究技术,已在胃癌临床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在幽门螺杆菌与胃癌的发生,胃癌的增殖分化、侵袭、耐药性及筛选特异诊断标志物等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本文就近年来蛋白质组学在胃癌临床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简介:为了探讨野生大豆蛋白质含量,对产自桐柏的8个野生大豆样品采用半微量凯氏法和消化一分光光度法进行蛋白质含量测定.试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一致.半微量凯氏法是适用范围广测定结果精确的经典方法,消化一分光光度法相对于半微量凯氏法简化了试验操作,缩短了分析时间,更便于普及应用.
简介:蛋白质组学是继基因组学后提出的新兴学科。它以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蛋白质结构与功能为研究对象。近年来蛋白质组学技术飞速发展并已得到广泛应用。蛋白质组学在成骨细胞代谢、破骨细胞代谢以及骨质疏松症动物模型的研究中取得较大进展,从而在探讨骨质疏松症的发生机制,提供其早期诊断标志物的筛选以及寻找其治疗药物靶标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前,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在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同时也在输血医学领域得到不断推动应用,其内容涉及到血液成分研究、血液制品研究、输血反应及免疫调节、输血性疾病等各方面,。本文据此予以综述。
蛋白质检测
“蛋白质相关计算”专题
脑脊液蛋白质的临床检测
蛋白质在不断叠加中成长
议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
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儿童治疗体会
以高效能的蛋白质体学方式进行口腔鳞状上皮癌的标记蛋白质辨识及确认
蛋白质一热能营养不良患儿护理
蛋白质微胶的制备、形成机制及应用
大豆的组成成分和大豆蛋白质特性
聚乙二黼蛋白质多肽类药物研究综述
蛋白质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微波消解法在蛋白质含量测定中的应用
蛋白质组学在胃癌临床研究中的进展
桐柏野生大豆种子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蛋白质组学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
1例新生儿蛋白质C缺陷症的护理
“基因控制蛋白质的合成”一节的教学设计
128例血液透析病人蛋白质、能量营养变化的护理观察
输血医学中蛋白质组学的前瞻性应用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