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合并颈椎疾病的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的治疗策略及疗效。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41例合并各种颈椎疾病的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病例,根据治疗情况分为手术组及非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JOA评分改变情况。结果41例无骨折脱位颈脊髓损伤患者中,合并颈椎管狭窄21例。其中手术患者24例,非手术患者17例。手术组所有病例未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非手术组采取物理治疗、传统中医治疗、激素及脱水药物等治疗。治疗前后JOA评分及改善率对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合并颈椎疾病的无骨折脱位型颈脊髓损伤患者,根据患者年龄、退变程度、临床症状体征及影像学检查,有针对性地选择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以获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光棒在颈椎骨折与脱位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颈椎骨折与脱位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喉镜直视下气管插管,观察组患者给予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及麻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插管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一次性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在麻醉后、切皮时及术毕时的MAP与HR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光棒引导下气管插管对颈椎骨折及脱位患者具有良好的麻醉效果,在整个插管过程中的成功率高,且操作安全、简单、迅速,是一种值得临床推荐的麻醉方式。
简介: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235-02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本组28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的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该类疾病在围手术期的护理常规及护理上的侧重点。方法术前的护理重点为心理护理,牵引的维持和防止牵引处感染,以及气管、食管推移训练和呼吸功能训练,术后则密切观察呼吸情况及引流液的数量和性质,积极预防并发症,同时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结果除2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恢复满意外,28例患者均平稳地度过围手术期,绝大部分患者的瘫痪肢体的肌力都有一定程度的恢复.关键词骨折颈椎脱位外科手术护理急性颈椎骨折脱位合并颈髓损伤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病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疾病。病人一般病情危重,护理难度大,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而加强该病的围手术期护理是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并发症的重要部分。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颈椎骨折脱位并发颈髓损伤28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28例患者,男21例,女7例;年龄23~62岁,平均42.5岁;均为双下肢不全瘫痪。25例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3例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术后2例四肢肌力恢复2级,25例四肢肌力恢复到1级,1例无明显恢复。2例出现肺部感染,1例尿路感染,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恢复满意。2术前护理2.1心理护理心理护理颈椎是人体最重要的部位之一,患者突然颈椎受伤致残心理上会难以接受,经常显得恐惧,懊悔,烦躁,悲观,对治疗上有的丧失信心,也有的对手术寄予过大的希望,同时该病也会在经济上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压力和影响。该病保守治疗效果差,而手术风险又相对较大,对患者和家属也会带来心理压力。作者通过平时加强脊髓损伤方面的专业知识学习,加强对该病的病情特点及治疗进展的了解和认识,及时的与医生沟通,了解患者的病情及治疗方案,热情耐心的与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同时做好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向他们详细介绍该疾病的特点,手术方法,及手术的必要性,向患者及家属说明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和配合的问题,鼓励家属对患者加强关心和鼓励,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还需要委婉的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消除他们对手术效果的过度期望。在和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中注意了解患者的心理,发现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要加以分析,并及时和医生沟通,协助解决问题,使患者以良好的状态接受手术治疗。2.2牵引护理牵引弓松动的螺丝要及时旋紧;及时调整床头牵引架,以确保有效牵引;牵引孔处用75%酒精点滴,每2天更换牵引弓纱布1次;牵引时应先采用轻度屈曲位牵引,然后调整到中立位,复位后再改为过伸位;牵引期间注意观察生命体征,做好心理护理。2.3气管、食管推移训练病人取仰卧位,枕头垫于肩下,头稍后仰,训练者站在病人右侧,用2指或4指指端顺气管右侧,将气管、食管持续向左侧推移,开始用力尽量缓和,频率为每分钟5次,推移5~8min后,用力稍加强,尽量把气管和食管推移超过颈中线,第1天一般为3次,每次为15~20min,每次间隔2~3h,由轻到重,以后逐渐增加到每天4次,每次持续60min左右,以达到不发生呛咳为准。2.4呼吸功能训练(1)咳嗽方法咳嗽时将腹肌收缩,腹壁内缩,一次吸气,连咳4声停止,缩唇时将余气尽量呼尽。(2)腹式呼吸方法全身肌肉放松,静息呼吸,经鼻吸气,从口呼出,呼吸气要缓慢、细匀。3术后护理3.1生命体征的观察详细记录血压、脉搏、呼吸及脉搏氧饱和度。当脉搏氧饱和度<95%,给予低流量吸氧,给予雾化吸入每日2次,指导病人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严密观察呼吸情况,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2注伤口观察及护理颈前路术后注意事项前路术后切口出血,气管受压,喉头水肿,脊髓水肿都会影响患者的呼吸功能,随时可能发生呼吸停止,因此术后要密切观察伤口引流量及颜色,怀疑出血者要立即开放切口,引出积血。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中采取护理干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20年2月~2022年2月收治颈椎骨折脱位患者3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复位减压植骨手术,根据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1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常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手术中采取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恢复脊髓功能的同时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常规护理与综合护理分别应用于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的效果差异。方法:本次研究从近一年(2020年4月~2021年4月)收治下颈椎骨折脱位72例为观察对象,全体患者接受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治疗,并参考随机原则均分为对照组(36例)、观察组(36例)。其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接受的护理方法分别为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对比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按照对照组-观察组先后顺序,并发症指标分别为19.44%、2.78%,对比差异明显,且P<0.05。按照对照组-观察组先后顺序,满意度指标分别为75.00%、94.44%,两组对比结果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护理应用在接受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减压植骨术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明显的优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颈椎前路手术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的围术期观察护理干预策略。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本院接受颈椎前路手术治疗的60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于颈椎前路手术时进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及脊髓损伤分级,统计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Frankel脊髓分级更优(P<0.05)。本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结论在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进行颈椎前路手术治疗时实施围术期观察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改善生活质量,减轻脊髓损伤程度,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项目,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电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HI值及VAS评分、FMA评分及MBI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AHI值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HI值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MA评分及M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MA评分及M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上肢部位,缓解疼痛指数的同时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利于病症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12月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康复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项目,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电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AHI值及VAS评分、FMA评分及MBI指数。结果:治疗前,两组AHI值及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AHI值及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FMA评分及MBI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FMA评分及MBI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结合肌内效贴治疗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的效果显著,改善患者上肢部位,缓解疼痛指数的同时提升日常生活能力,利于病症好转,值得进一步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自制儿童枕颌带牵引带固定和成人枕颌带牵引固定对治疗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的疗效及其优缺点。方法按随机法将46例儿童寰枢椎半脱位患者分为成人枕颌带牵引固定组(对照组23例)和自制枕颌带牵引固定组(实验组23例)。分别予采用市售成人枕颌带和自制儿童枕颌牵引带牵引外固定。结果对两组患者治疗中的依从性和舒适性,牵引复位时间,牵引带对颌部面部皮肤刺激、压迫和损害情况,牵引带对呼吸和吞咽影响情况按优、良、中和差等方面进行评估。实验组优20例、良3例、中0例、差0例。对照组优0例、良1例、中4例、差18例。两组患者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制枕颌带牵引固定治疗儿童寰枢关节半脱位牵引疗效明显优于成人型枕颌带。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并比较在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中实施 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的疗效。 方法: 我医院将选取从 2016 年 1 月至 2017 年 1 月间所收治的 肩关节半脱位 患者 30 例作为观察的主要对象,分组方式选取计算机表法,对照组( 15 例)、观察组( 15 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予以 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 ,对比 2 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观察组的半脱位恢复状况优于对照组,运动功能的评分也比对照组高。予以统计学分析, 2 组间显著的差异存在( P<0.05 ),将分析意义形成。 结论: 对于 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实施肌内效贴联合康复训练方案,将治疗总效果显著提升。
简介:【摘 要】目的: 观察推拿疗法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相结合对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 2017 年 1 月 ~2020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 60 例,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 30 例,对照组采取现代康复治疗技术( 良肢位摆放、主被动运动、心理康复等) 治疗,治疗组在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基础上联合推拿手法治疗,分别在治疗 3 周后、6 周后采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价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合肩峰与肱骨头间距( AHI) 评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 3 周、6 周后,治疗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P < 0. 05) 。治疗 3 周后,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 05) ; 治疗 6 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结论: 推拿联合现代康复治疗技术可以改善脑卒中后肩关节半脱位患者局部的肌肉萎缩情况,缓解肩痛症状,同时控制痉挛肌肉的张力,有利于上肢及肩关节功能的恢复,加速康复进程。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前路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选为本次观察对象,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共抽取80例。根据单双号分组法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采取颈椎后路减压植骨固定术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采取了前路内固定术(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耗时、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的颈椎功能(JOA)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手术耗时,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实验组JOA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采用前路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可改善颈椎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发脊髓损伤患者,选用术前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术后呼吸道护理、体位护理、一般护理、等方案进行护理,60例患者中有26例女性、34例女性,损伤部位分布不均匀,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结果成功随访60例患者6个月-12个月,Frankel脊髓评分由原来的A级22例,B级15例,C级13例,D级10例变为现在的A级16例,B级5例,C级11例,D级16例,E级12例;60例患者中有2例发生脑脊髓液露,3例患者在手术后一周切口愈合,4例患者骶部出现褥疮,经过4周的精心护理后痊愈。结论科学的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对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助于颈椎骨折脱位位并发脊髓损伤及相关的神经系统恢复功能。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下颈椎骨折脱位应用内固定手术治疗及辅以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6月—2015年11月收治的50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选用闭合复位一期前后路或前路手术及联合内服外敷中药治疗,术后随访1年,定期进行X线检查,以评价颈椎稳定性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在术后4-6个月内,植骨融合良好,颈椎稳定,未发生内固定脱出、松动现象。有47例患者的神经功能明显好转,另外3例由于脊髓完全横断,故神经功能无恢复。结论对于多数骨折脱位,术前行牵引复位联合治疗安全、有效。根据手术适应症选用恰当的前路内固定或一期前后路内固定术,可即刻稳定受伤节段,有利于术后功能锻炼和临床护理,加快骨髓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