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是一类新型降糖药物,其安全性始终是临床医生的关注重点之一。心血管结局试验已经表明该药可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风险,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骨折、下肢截肢、急性肾损伤等不良反应仍需关注。本文将扼要介绍当前SGLT2抑制剂的安全性问题以帮助临床医师增强合理用药意识,平衡风险与获益,进而为患者选择最佳治疗决策。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檗碱对白血病耐药细胞株K562/A02阿霉素耐药性及蛋白激酶C-α(PRKCA)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K562细胞、阿霉素耐药株K562/A02,使用2.5~50.0 μmol/L的阿霉素处理,检测K562、K562/A02对阿霉素的耐药性,计算药物半抑制浓度(IC50);采用终浓度5 μmol/L的阿霉素溶液处理K562/A02细胞,并将K562/A02细胞分为对照组、抑制剂组(50 μmol/L PRKCA抑制剂)及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采用细胞计数(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抑制率,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PRKCA、多药耐药相关基因(MDR1)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RKCA、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P-糖蛋白(P-gp)表达情况。结果与K562比较,K562/A02对阿霉素的IC50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抑制剂组及小檗碱低、中、高剂量组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升高(P<0.05),PRKCA mRNA[(0.45±0.08)、(0.92±0.10)、(0.57±0.05)、(0.35±0.04)比(1.00±0.12)]、MDR1 mRNA[(0.73±0.08)、(0.87±0.09)、(0.65±0.07)、(0.41±0.05)比(1.00±0.11)]及PRKCA蛋白[(0.59±0.09)、(0.78±0.12)、(0.61±0.11)、(0.42±0.07)比(0.96±0.14)]、MRP蛋白[(0.62±0.08)、(0.79±0.13)、(0.62±0.10)、(0.41±0.06)比(0.98±0.14)]、P-gp[(0.55±0.08)、(0.75±0.12)、(0.59±0.09)、(0.35±0.06)比(0.92±0.15)]表达降低(P<0.05),且小檗碱呈药物剂量依赖性(P<0.05);过表达PRKCA可显著抑制小檗碱逆转K562/A02细胞耐药的作用。结论小檗碱可能通过下调PRKCA逆转人白血病耐药株K562/A02对阿霉素的耐药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的相关性。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7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CysC的相关性。结果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平滑曲线拟合显示,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CysC呈U型关系;当总胆红素<15.9 μmol/L时,总胆红素每增加1 μmol/L,CysC降低0.008 mg/L(β = - 0.008,95% CI - 0.014~- 0.002,P<0.01);当间接胆红素<11.5 μmol/L时,间接胆红素每增加1 μmol/L,CysC降低0.011 mg/L(β = - 0.011,95% CI - 0.018~- 0.003,P<0.01)。CysC按照正常范围(CysC<1.25 mg/L)进行分组,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平滑曲线拟合显示,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与CysC呈U型关系;总胆红素<15.5 mol/L时,总胆红素每增加1 μmol/L,CysC超出正常值的风险降低17%(OR = 0.83,95% CI 0.71~0.96,P<0.01);总胆红素≥ 15.5 μmol/L,总胆红素每增加1 μmol/L,CysC超出正常值的风险增加12%(OR = 1.12,95% CI 1.01~1.25,P<0.05);间接胆红素<11.8 μmol/L时,间接胆红素每增加1 μmol/L,CysC超出正常值的风险降低20%(OR = 0.80,95% CI 0.67~0.95,P<0.01)。直接胆红素与CysC无相关性。结论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与CysC呈U型关系,生理浓度下,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升高可以降低CysC。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的相关性。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7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其临床资料,分析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CysC的相关性。结果根据单因素分析结果,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平滑曲线拟合显示,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与CysC呈U型关系;当总胆红素<15.9 μmol/L时,总胆红素每增加1 μmol/L,CysC降低0.008 mg/L(β = - 0.008,95% CI - 0.014~- 0.002,P<0.01);当间接胆红素<11.5 μmol/L时,间接胆红素每增加1 μmol/L,CysC降低0.011 mg/L(β = - 0.011,95% CI - 0.018~- 0.003,P<0.01)。CysC按照正常范围(CysC<1.25 mg/L)进行分组,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平滑曲线拟合显示,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与CysC呈U型关系;总胆红素<15.5 mol/L时,总胆红素每增加1 μmol/L,CysC超出正常值的风险降低17%(OR = 0.83,95% CI 0.71~0.96,P<0.01);总胆红素≥ 15.5 μmol/L,总胆红素每增加1 μmol/L,CysC超出正常值的风险增加12%(OR = 1.12,95% CI 1.01~1.25,P<0.05);间接胆红素<11.8 μmol/L时,间接胆红素每增加1 μmol/L,CysC超出正常值的风险降低20%(OR = 0.80,95% CI 0.67~0.95,P<0.01)。直接胆红素与CysC无相关性。结论总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与CysC呈U型关系,生理浓度下,总胆红素与间接胆红素升高可以降低CysC。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雷公藤多苷片联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对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肾功能和蛋白尿水平的影响。方法抽取2019年3月至2021年6月焦作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央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西结合组与西医组,每组62例。西医组采用ACE抑制剂、SGLT2抑制剂治疗,中西结合组在西医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雷公藤多苷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肾功能、蛋白尿情况、症状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中西结合组总有效率(93.55%,58/62)高于西医组(79.03%,49/62),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血尿素氮、血肌酐低于西医组,肾小球滤过率高于西医组(P<0.05)。治疗后,中西结合组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大量蛋白尿、浮肿、多尿、浑身乏力症状评分低于西医组(P<0.05)。中西结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23%,2/62)与西医组(6.45%,4/62)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苷片联合ACE抑制剂、SGLT2抑制剂治疗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可更好地降低尿蛋白,减少肾小球滤过率的下降,保护肾功能,从而减轻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显著,且具有安全性。
简介: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独特的DNA-蛋白质结构,其主要作用为保护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维持细胞的复制能力.端粒酶是由RNA和蛋白质亚基构成的,能够延长端粒的一种特殊反转录酶.端粒酶激活见于大多数的人类恶性肿瘤组织中,而正常组织细胞中无端粒酶活性.因此认为端粒酶激活对于维持多数肿瘤组织细胞增殖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同时,端粒酶也成为肿瘤化学治疗的新靶点.抑制端粒酶的策略不少,用反义寡核苷酸阻断端粒酶RNA的模板作用就是一个切入点;抑制端粒酶催化蛋白亚单位则可能是抑制其活性的另一手段.另外,一些可能的端粒酶抑制剂亦已见报道,例如,核苷类似物,蛋白激酶C抑制剂,细胞分化诱导剂等.尽管不少机制尚待明确,但前景依然光明.
简介:摘要目的对质子泵抑制剂的发展进行介绍。方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概述了质子泵抑制剂作用机制及主要的研究进展。结论质子泵抑制剂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将会广泛应用于临床。
简介:近期在VacA的研究中发现,该毒素对多种生长因子(尤其是EGF)作用于胃粘膜上皮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有显著影响,VacA对EGF诱导的受体蛋白酪氨酸激酶(receptorprotin-tyrosinekinase,RPTK)自身磷酸化及随后一系列的信号转导过程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国外学者已初步分离并克隆出胃癌细胞株膜表面的VacA受体,分子量大小约250kDa,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析显示该受体属于受体蛋白酪酸磷酸酶家族(receptorprotin-tyrosinephosphatase,RPTP),RPTPT是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中与RPTK相拮抗的一类具有酶活性的受体,可导致多种信号肽的去磷酸化,从而减弱EGF等生长因子对胃粘膜上皮细胞增殖、修复的促进作用.
简介:摘 要 : SGLT-2 抑制剂药物具有较好的药效、耐受性和安全性,能高效地降低血糖,已成为一种新的治疗 2型糖尿病 (T2DM)高血糖的方法。本文综述了近些年来基于 SGLT-2抑制剂制备方法的最新进展、并对不同制备方法工艺的优缺点进行比较,通过对制备方法的理解,旨在为 SGLT-2抑制剂工业制备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