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开腹胆道探查术后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在我院肝胆外科就诊的手术患者。然后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无论就术后疼痛程度还是患者住院天数、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干预组和对照组的患者相比,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者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于开腹胆道探查术后患者的疼痛有明显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肠功能恢复,从而将患者的住院天数降到最低,而且可以在患者住院期间很大程度上减轻患者在术后的疼痛感,进一步为患者及其家属减轻心理和经济负担。有助于其病情的减轻与恢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开腹胆道探查术 疼痛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护理要点。方法通过对400例胆道手术胆道引流管的护理,细致地研究和分析以寻求达到最佳疗效的护理方法。结果本组术后并发8例切口感染,2例胆漏,2例胆道出血均经非手术治愈,临床随访和近期观察效果良好。结论术后胆道引流管在胆道外科手术中应用广泛,有着重要的作用。术后胆道引流管的正确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措施之一。

  • 标签: 胆道外科手术引流管护理要点
  • 简介:目的分析102例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发生情况,探讨其与预后的关系,以加强对胆道闭锁Kasai术后胆管炎的诊治。方法对2009年1月至2016年6月山西省儿童医院行Kasai手术并统一术后治疗方案的102例胆道闭锁患儿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Kasai术后胆管炎发作的时间、次数及频率,术后是否遵嘱服药、治疗情况及疗效等,分析胆管炎与自体肝存活率、黄疸消退率及肝功能恢复等预后情况的关系。结果术后未发生胆管炎组及胆管炎发作组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65.5%和41.1%(P=0.030)。早期胆管炎发作组和晚期胆管炎发作组其2年累计自体肝存活率分别为22.2%和52.2%(P=0.013)。早期胆管炎发作组和晚期胆管炎发作组的黄疸消退率分别为33.3%和67.4%(P=0.007)。早期胆管炎发作组和晚期胆管炎发作组的肝功恢复良好率为44.4%和73.9%(P=0.023)。频发胆管炎组与偶发胆管炎组的2年自体肝生存率分别为19.4%和57.1%(P=0.002),频发胆管炎组和偶发胆管炎组的黄疸消退率分别为38.7%和66.7%(P=0.001),频发胆管炎组和偶发胆管炎组的肝功能恢复良好率分别为45.2%和76.2%(P=0.008)。结论胆管炎尤其早期、频发胆管炎影响自体肝存活率、黄疸消退率及肝功能恢复,最终影响胆道闭锁预后。提高医患双方对胆道闭锁术后胆管炎的认识,加强对胆管炎的防治,对提高胆道闭锁生存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胆道闭锁 胆管炎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报道国产金属胆道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初步经验。方法28例患者均行PTC检查,了解胆管梗阻部位、程度和范围,然后在透视下选择性穿刺理想的肝管,引入导丝设法使其越过阻塞段后,交换硬导丝置入适宜的国产金属内支架。同时经支架内引入外引管,待支架扩张良好后撤除引流管。结果28例患者共置入支架21枚,支架扩张满意。其中9例黄疸于2~4周完全消退,1例1周后死于肝肾综合症,2例术后2周自动出院失访。跟踪随访9例4例存活5~7个月,1例存活11个月,另2例分别存活20个月、25个月,支架置入术后有8例患者分别进行了1~5次的介入化疗/栓塞。结论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引流术是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可明显缓解黄疸,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结合介入化疗/栓塞可有限的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 标签: 介入性 放射学 内支架 胆管阻塞 胆管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道结石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方式,从我院收治的胆道结石患者(2015年2月—2017年8月)中抽取80例,纳入到讨论中,参照这些患者的病例记录,根据采取治疗手段的不同分别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接受开腹手术治疗,研究组40例通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在对这80例对照组和研究组观察的同时,并对这两组患病人员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在研究组中,患病人员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患病人员的结石残留率为7.50%,在对照组患病人员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7.50%,患病人员的结石残留率为17.50%(P<0.05)相对于对照组来说偏低。研究组的患病人员出血量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中的患病人员出血量(P<0.05),对研究组患病人员和对照组患病人员的手术时间的长短进行对比时P>0.05。结论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方式对胆道结石的患病人员进行治疗时,反映出安全性高和潜在价值大的良好效果,所以建议胆道结石的患病人员优先采取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的治疗方式。

  • 标签: 胆道结石 胆道镜 腹腔镜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胆道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的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20例胆道结石患者,并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2组,分别予以开腹胆囊切除术护与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术、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治疗。对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6h与24h疼痛评分及与肛门排气时间进行对比。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方面,实验组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在术后6h疼痛评分方面的对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24h疼痛评分与肛门排气时间方面,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道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纤维胆道镜的治疗效果显著,具有可行性,在临床上可大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纤维胆道镜 胆道结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研究。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恶性梗阻性黄疽患者共26例,所有患者都进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对患者的引流管进行固定、冲洗、观察,统计引流时间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例患者术后出现管周大量渗液,重新置管并护理后,患者并未发生胆汁性腹膜炎等严重并发症。1例患者在手术胆道出血,术后2周因经济负担而自行出院,出院2周后死亡。其余患者术后10~14d之后顺利拔出引流管,患者平均置管时间为(12.1±1.3)d,住院时间相比其他报道有所缩短。结论在进行经皮肝穿胆道引流及胆道支架植入术后,对患者的引流管护理极为重要,这也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的必要手段。

  • 标签: 经皮肝穿胆道引流术 胆道支架植入术 引流管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磁压榨胆肠吻合术治疗腹部复杂手术胆道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19年12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例腹部复杂手术胆道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例,女1例;中位年龄为56岁,年龄范围为27~57岁。3例患者术前经多次内镜或介入治疗均失败,采用内镜下磁压榨胆肠吻合完成胆道内引流治疗。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胆道支架、肝功能和吻合口通畅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12月。结果(1)手术情况:3例患者顺利完成内镜下磁压榨胆肠吻合术,其中磁压榨胆道十二指肠吻合2例,磁压榨胆道空肠吻合1例;术前胆道狭窄长度分别为7.1 mm、3.0 mm、2.0 mm,磁装置大小(子磁体直径/母磁体直径)为7 mm/8 mm、6 mm/6 mm、5 mm/5 mm,磁压榨手术操作时间分别为130 min、90 min、75 min。(2)术后情况:3例患者分别在术后15 d、8 d、9 d恢复胆道再通,无消化道穿孔、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3)随访情况:3例患者胆道再通后放置胆道支架跨越新吻合口,分别为12 Fr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导管、7 Fr胆道塑料支架、14 Fr经皮经肝胆管引流导管,术后17个月、2个月、6个月后拔除支架。3例患者拔除支架后分别随访40个月、20个月、5个月,总胆红素为5~19 μmol/L,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5~40 U/L,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20~35 U/L。超声或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未提示肝内胆管扩张,无胆肠吻合口狭窄复发。1例患者在拔除支架后37个月因胆道感染入院,超声及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检查示肝内胆管结石;行内镜清除胆道结石,内镜及胆道造影检查未见胆肠吻合口狭窄。结论内镜下磁压榨胆肠吻合术治疗常规方法治疗无效的腹部复杂手术胆道梗阻,手术方式安全可行,远期疗效较好。

  • 标签: 胆道梗阻 磁压榨吻合 胆道空肠吻合 胆道十二指肠吻合 微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胃切除术后胆道结石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再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收录2019.1——2023.1期间于我院接受胃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合计收录样本量为300例,将其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胆道结石进行分组,组别名称分别为发生组、未发生组,分别纳入患者61例、239例;统计两组基本资料,分析胃切除术后胆道结石发生的影响因素;61例发生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高BMI、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脂血症、恶性病灶、开腹胃切除术、术后发生排空障碍是导致胃切除术后胆道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61例胃切除术后发生胆道结石患者经腹腔镜手术治疗成功率为96.72%,平均手术时间(118±16.74)min,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28%,术后1年复发率1.64%。结论:胃切除术后胆道结石发生的影响因素主要为高BMI、合并糖尿病和(或)高脂血症、恶性病灶、开腹胃切除术、术后发生排空障碍,明确胆道结石发生后给予患者腹腔镜手术治疗,具有较高的手术成功率,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较低。

  • 标签: 胃切除术 胆道结石 影响因素 腹腔镜手术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析胆 道手术致 胆管损伤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我院 201 8 年 12 月 -20 19 年 12 月期间收治的 60 例胆管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 2 0 例显效, 8 例有效, 2 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 93.3% ,而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经腹腔镜胆道再次手术术后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00年6月至2007年6月经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的10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5例手术均成功,无严重护理问题的发生。结论安全、有效的术后护理是腹腔镜再次胆道手术成功与否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腹腔镜 胆道再次手术 T型管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道手术胆漏的诊断和治疗;并通过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总结出手术胆漏的预防方法。方法对2007年9月至2013年8月间胆道手术发生胆漏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10例患者中9例再次手术,1例保守治疗,均治愈,治愈率100%。结论胆道手术胆漏,预防非常重要,而及时诊断,并根据不同的胆漏类型采用相应的确定性治疗措施则是治愈胆漏的关键。

  • 标签:
  • 简介:胆道手术部分患者需要再次手术,一些患者是由于术后出现了并发症,多数患者则是因肝胆道结石存留或结石再次复发[1]。再次手术的时机选择十分重要,手术方式的选择也应慎重。本文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76例肝胆道结石二次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报道如下。

  • 标签: 肝胆道结石 二次手术 临床 术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