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探讨静脉输液的护理安全管理目的是找到输液用药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提出针对性防范措施,从而确保用药安全。通过筛查静脉输液的各个环节,了解在静脉输液用药中可能存在的隐患,然后由相关人员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讨论,找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同时也要规范各个环节的操作,建立起完善的输液用药安全管理制度。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理 安全管理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1-0088-02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的综合效果评价。方法把我院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观察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模式,对照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只进行常规的急救护理,对比分析两组的有效救治时间、病情观察情况、救治结果、护理满意度和护患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观察情况、救治结果和护理满意度都高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同时治疗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有效救治时间和护患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比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急诊护理路径模式有很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急诊护理路径模式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护理 综合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缝隙护理用于急诊留观患者与病房交接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急诊留观患者15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5例,常规护理;观察组75例,无缝隙护理。观察两组急诊留观患者转至病房的交接效果。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病房交接情况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100%,明显优于对照组(满意度为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缝隙护理应用效果良好,可在急诊留观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无缝隙护理 急诊 病房交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告知制度在急诊留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减少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方法根据护理告知制度实施时间,将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实施护理告知制度期间设为观察阶段,将未实施护理告知制度前设为对照阶段,对比分析实施护理告知制度前后急诊室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患者家属满意度以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阶段相比,观察阶段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护理服务态度的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阶段相比,观察阶段患者入观须知知晓率及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诊留观患者应用护理告知制度能有效提高急诊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率及护患纠纷事件,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告知制度 急诊 留观患者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在急诊救治脑梗塞患者的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我院135例已确诊为急性脑梗塞的患者,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67例)和试验组(68例),试验组进行静脉滴注丹红注射液20mL/d,对照组静脉滴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d,通过观察2组患者脑血液流变学的改变,来评估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中丹红注射液改善患者血液循环的效果好于对照组,使患者大脑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结论丹红注射液对急性脑梗塞的急救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丹红注射液 血液流变学 急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人性化护理在急诊患者护理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急诊患者140例,将1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70例,分别为人性化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人性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组的护理基础上针对每一个不同患者实施个性化人性化的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人性化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1.56%,汉密尔顿评分为(18.67±1.21)分;常规护理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8.58%,汉密尔顿评分为(13.45±1.15)分,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急诊科中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情况,提高护理满意度,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急诊患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从急诊科转运至病房或者检查的危重患者500例,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方式转运,实验组患者采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转运,对两组患者的意外发生率、转运死亡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意外发生率、转运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应用护理风险管理能让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急诊 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早期急诊流产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妇科门诊早期急诊流产手术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74例和观察组82例,对照组实施一般门诊计划生育手术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对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焦虑症状进行评分,并观察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后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O.05),观察组术后康复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早期流产急诊手术患者的焦虑情绪,有利于急诊手术的进行,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护理干预 早期流产术 手术患者 焦虑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胸痛患者急诊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转变临床思维,提高急诊科医生对急性胸痛病因的早期识别及鉴别诊断的能力,避免误诊漏诊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来我院急诊的胸痛患者的就诊情况及临床诊疗资料。结果心源性、血源性胸痛12例,占21.43%;胸肺部系统胸痛10例,占17.86%;消化系统胸痛20例,占35.71%;心理或精神障碍胸痛8例;其它6例,占10.71%。结论胸痛病因复杂多样,其中非心源性非危重胸痛,也在不断增多,尤其随着社会压力的不断加大,心理或精神障碍所致的所谓胸痛比率也在加大,转变临床思维,提高急诊科医生的诊断经验及早期识别能力尤为重要。

  • 标签: 急诊 急性胸痛 急诊科医生 临床思维 新体会
  • 简介:目的:对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方法:选取我院急诊消化内科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7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单纯西药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患者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式具有较好的效果,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因此,十分有助于患者的预后恢复。

  • 标签: 急诊 消化内科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价值。方法对我科收治的56例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分析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急救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应用后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急救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比较后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抢救过程中给予优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且使患者满意度大大增加。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救时间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
  • 简介:摘要院内转运是急诊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同时也是急救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意外的治疗环节,保证院内转运的安全性,对于病患抢救工作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实际情况,本文从两个方面叙述了为危重病患院内转运安全性的影响因素和相关研究进展情况。

  • 标签: 急诊危重患者 院内转运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创伤评分在严重创伤患者急诊救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36例骨科急诊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急诊救治的诊断方式不同将其中15例根据创伤评分作出诊断的患者标记为观察组,另21例根据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体征作出诊断标记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急诊救治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现场明确诊断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伤情知晓率为93.33%、可预见率为80%明显高于对照组61.91%和47.62%(P<0.05)。结论使用创伤评分能有效提高病情诊断的准确性,有利于救治人员了解病情和评估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创伤评分 急诊救治 创伤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输液监控系统在病区输液闭环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样法选取2012年4-9月解放军第117医院普通外科住院输液患者793例为研究对象,按其入院先后将其分为物联网输液管理组(n=473)和常规组(n=320)两组。物联网输液管理组采用基于物联网技术输液监控系统进行全程输液管理,常规组采用人工模式进行输液管理,比较两组的输液管理质量。结果物联网输液管理组各项输液管理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物联网技术输液监控系统的应用实现了对病区静脉输液智能化、精细化的全过程闭环路径管理。

  • 标签: 物联网 输液监控 闭环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小儿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护理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67例小儿支气管哮喘的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进行研究和分析,对照组为33例患儿并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为34例患儿并针对不同的发病时期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为。对两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儿的满意度情况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比较。结果针对不同发病时期进行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后的实验组患儿的呼吸频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儿满意度等方面都比对照组的情况要好,经分析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数据具有临床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不同的发病时期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的提高支气管哮喘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减少哮喘发病现象,并且可以平衡呼吸频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提高患儿的满意度等情况。

  • 标签: 小儿支气管哮喘 临床护理干预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门诊患者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两种按压方法的效果。方法将门诊静脉输液的5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5例,观察组采用小鱼际肌按压法,对照组采用拇指按压法。观察两组患者输液完毕拔针后局部发生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局部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分别为16.1%、4.6%及3.9%,对照组局部疼痛、针眼出血及皮下淤血的发生率分别为27.7%、10.9%及15.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静脉输液拔针后采用小鱼际肌按压法能减轻患者的痛苦,保护患者血管,提高再次静脉穿刺的成功率,促进护患关系,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拔针 按压方法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治疗和抢救病人临床用药的主要给药途径。在护理工作中,提高拔针技巧,避免局部的出血、皮下瘀血、疼痛或投诉等不良反应,从而达到下一次输液时能够较好的选择血管、未造成血管损伤的目的。

  • 标签: 静脉输液 拔针 护理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