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急诊输液中存在的护理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随机选择2008年5月-2013年12月时间内,我院小儿急诊输液护理65000例次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比较和探讨输液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情况,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65000例次输液当中,有45例输液护理出现不安全问题,主要是由于医护人员同患者沟通不良导致的,其次是查对制度执行不力、输液不良反应、输液速度控制不当。在事故投诉对象中,以护士和工龄<10年的护理人员为最多。结论小儿急诊输液中的护理风险大多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因此可以通过采取相应的针对性措施加以优化和改善,从而更好的融洽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确保小儿急诊输液治疗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简介:摘要门急诊输液室是汇集了医院各科门急诊病人输液的地方,门诊输液是门诊患者就诊治疗的最终站。静脉输液法是将大量的液体、电解质或血液由静脉注入的方法。门急诊输液室工作量大、随机性强、病员复杂,容易发生护理安全隐患及护患纠纷。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使用后的塑料输液瓶、小儿输液吊桶自制利器盒临床使用减少医疗成本,降低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的风险。方法使用后的塑料输液瓶,距瓶底1.5cm处用剪刀剪成长5cm、宽4cm的长方形开口与瓶身保持相连,使用后的小儿输液吊桶,将其挂在配液室、治疗室、换药室适当位置,装2/3满后取下利器盒用双层胶带封口,小儿输液吊桶盖上盖子密封,并用红色记号笔写上“利器”标识,连同利器一并处置,利器盒一次性使用。结果自制的利器盒取材方便,经济实惠,节约成本,操作简单,符合规范要求,降低了医务人员被锐器刺伤的风险。结论自制的利器盒完全符合《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及警示标识规定》的要求,按医疗废物集中收集处理,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音乐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1月到2014年10月于我院就诊需要静脉输液的患儿共140例,将患儿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各70例,对照组患儿入院之后给予患儿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再联合采用音乐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措施后哭闹时间超过30s的患儿有52例,一次穿刺成功42例,一次穿刺成功的时间为(93.52±2.01)s;观察组接受音乐干预后哭闹时间超过30s的患儿有13例,一次穿刺成功64例,一次成功的时间为(56.36±3.55)s,两组哭闹时间和一次穿刺成功率等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小儿进行静脉输液时,可以采用音乐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改善患儿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实施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3月来院进行静脉输液的患儿7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比较观察组(综合性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的顺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家属满意率及疼痛感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顺从性、一次穿刺成功率与家属满意率分别为97.14%、91.43%、94.2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Wong-Baker评分与FLACC评分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上述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静脉输液中加强综合性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患儿依从性,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的痛苦,提高家属满意度,应用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导致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因素并针对性的制定护理措施。方法对本院2011年小儿静脉输液发生药物外渗的事件以回顾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潜在的风险因素。随机选取本院2012年-2013年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患儿50例,设为观察组,该组患儿接受针对性护理方法,另选本院2011年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儿50例,设为对照组,该组患儿接受常规静脉输液措施。对比2组患儿药物外渗事件出现概率。结果引发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因素有年龄、病情、穿刺部位以及护理因素;相对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发生静脉输液药物外渗事件概率要低很多,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了解导致小儿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原因并积极采取有效护理措施,最大程度保障患儿顺利完成输液和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值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