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心肌损伤是脓毒症的重要并发症,也是导致脓毒症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脓毒症已被证明通过多个分子途径介导心肌损伤。随着16SrRNA和鸟枪测序等技术的应用以及相关病理生理机制理解的深入,研究者发现肠道菌群和脓毒症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不仅是脓毒症改变了肠道菌群分布,肠道菌群也广泛影响着脓毒症的发生和发展。一些基于肠道菌群的治疗方法也被认为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此外,肠道微生态已被大量研究证明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相关。然而,目前对脓毒症介导的心肌损伤中肠道菌群发挥作用的机制的了解仍然十分有限。该文综述了脓毒症、肠道菌群和心肌损伤相互影响的病理生理机制,有助于加深相关领域研究者的认识和思考。
简介:摘要反复呼吸道感染(recurrent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 RRTI)是儿科常见疾病,以2~6岁多见,发病率逐年上升。其病因复杂,病情迁延反复,严重影响儿童身心健康。目前临床对该病的认识尚不充分,广谱抗生素的使用使耐药菌增加,进一步加重了治疗难度。随着近年研究,除免疫调节剂外,维生素AD、益生菌等应用逐渐引起重视。该文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定义、病因、发病机制、肠道菌群的平衡、相关致病机制及治疗等多角度进行总结,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认识,突出肠道菌群的相关作用,进一步为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从而提高远期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7~14岁单纯性肥胖儿童与正常对照之间肠道拟杆菌属和梭菌属的相似性及多样性差别。方法收集30例7~14岁单纯性肥胖(肥胖组)和30例同年龄段健康儿童(正常组)的粪便样品,同时测量肥胖和正常儿童的BMI、瘦素(LEP)、血浆脂联素(ADP),探讨肥胖儿童与肠道优势菌属的关系。结果肥胖组儿童BMI、LEP水平高于正常组,差异显著(P<0.05),ADP平均水平低于正常组(P<0.05)。肥胖组拟杆菌属及梭菌属DGGE图谱的条带数目和H'指数均低于正常组样本,差异显著(P<0.05)。结论人类肠道菌群拟杆菌属和梭菌属组成的变化与儿童肥胖相关。
简介:摘要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世界有几百万的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s,IBD)患者,IBD主要包括两种临床类型(1)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结肠炎,病变主要局限于结肠黏膜;(2)克罗恩病(Crohn’sdisease,CD)其主要影响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是一种胃肠道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IB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研究表明IBD存在多个潜在的危险因素,包括特定的环境诱导、肠道的免疫机制、肠道菌群、遗传因素、饮食习惯、药物、妊娠、应激等。研究表明IBD患者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启动基因易感个体的免疫炎症反应从而导致IBD发生,最主要的观测证据如下(1)IBD的肠损害主要发生在细菌计数最高的部位;(2)大便分流与CD患者的远期预后密切相关,未进行大便分流的患者复发率远高于大便分流患者;(3)基因易感性的UC患者在行回肠袋-肛管吻合术后肠道细菌在回肠袋大量定植引起肠黏膜炎症反应。本文就肠道菌群与IBD的关系做一简要综述。
简介:摘要非甾体类抗炎药临床应用广泛,其不良反应也愈加凸显,特别是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肠病,尚无明确的防治策略。目前研究认为肠道菌群在其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以革兰阴性菌异常增殖为特征的肠道菌群紊乱诱发异常肠道黏膜免疫反应,造成炎症及肠道损伤。益生菌制剂和利福昔明能显著缓解非甾体类抗炎药造成的肠道损伤。现就非甾体类抗炎药相关肠病与肠道菌群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为临床诊治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Gpr174对脓毒症小鼠肠道损伤、肠道菌群与代谢物组成的影响。方法将12只8周龄雄性C57BL/6和Gpr174-/-小鼠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4组,分别为野生(WT)组,敲除(KO)组,野生鼠盲肠结扎穿孔(WT+CLP)组和敲除鼠盲肠结扎穿孔(KO+CLP)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刺法建立脓毒症模型;分别在生理情况下与脓毒症造模后72 h收集小鼠粪便,提取菌群DNA并进行扩增,在对PCR产物荧光定量后,对原始数据进行过滤与质控并筛选差异菌群。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使用QuanMET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并比对鉴定内源性代谢物。通过R语言进行多元回归分析,筛选相关差异代谢物,并进一步分析相关代谢通路。结果研究发现,KO-CLP组小鼠的肠道损伤和炎症反应较WT-CLP组减轻,肠道屏障结构和功能破坏较弱。同时,WT组与KO组小鼠在生理和脓毒症情况下肠道差异菌群组内差异小,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生理情况下共筛选出18种差异细菌,差异最显著的包括双歧杆菌、乳酸菌、理研菌、拟杆菌、巴恩斯氏菌、普雷沃特菌、龈乳杆菌、艾克曼菌等,但脓毒症时则仅存在2种差异菌,分别为瘤胃球菌与普雷沃氏菌。肠道代谢物PCA分析表明生理情况下野生组与敲除组小鼠存在组间差异;而在脓毒症造模后,KO与WT小鼠组间差异不明显。在生理情况下,WT组与KO组小鼠鉴定出24种差异代谢产物,其中差异最显著的为丙氨酸与丙酮二羟酸,这些差异代谢产物涉及丙氨酸循环、丙氨酸代谢等信号通路。结论Gpr174敲除后能缓解脓毒症小鼠的肠道损伤。生理情况下Gpr174影响肠道菌群与代谢产物。研究结果提示Gpr174参与肠道菌群与代谢物的调控。
简介:[摘要] 肠道微生物通过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的调控和中枢神经系统紧密地联系起来,在大脑发育、生理、心理以及行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这种肠道微生物与大脑通过与循环炎症标志物和激素、传入和传出神经系统以及其他更多生态位、途径的双向相互作用,即是“微生物-肠-脑”(“Microbiota-Gut-Brain”,MGB)轴。MGB轴可以影响记忆受损、学习能力下降和心理障碍等行为,促进疾病的发展,加重当前症状,或有助于治疗和恢复。本文综述近些年来肠道菌群通过肠-脑轴与大脑之间双向交流作用的研究进展,这些动物实验 和临床研究涉及大脑发育和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因学和病理生理学。
简介:摘要目的描述炎症性肠病患者的粪便微生物群落组成,找出与炎症性肠病相关的菌群,为疾病的治疗和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收集克罗恩病(n=20)、溃疡性结肠炎(n=10)和健康对照组(n=30)的粪便样本,利用16S rRNA测序法,测定粪便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果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菌群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炎症性肠病患者变形菌门、Epsilonbacteraeota、酸杆菌门、志贺氏菌丰度显著升高;普氏菌属_9、巨单胞菌属、Lachnoclostridium丰度显著降低。克罗恩病组Lachnoclostridium丰度显著高于溃疡性结肠炎组,酸杆菌门、普氏菌属_9丰度显著低于溃疡性结肠炎组。厚壁菌门、拟杆菌门丰度在炎症性肠病患者中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炎症性肠病患者肠道微生物失调,IBD患者肠道菌群中致病菌增多(主要为变形菌门和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克罗恩病组和溃疡性结肠炎组的差异菌群可能和疾病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