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肠道移植(FMT)是将健康人粪便中的功能肠道移植到患者肠道内,重建新的肠道,实现肠道及肠外疾病的治疗。近十年来,FMT在治疗肠道内和肠道外疾病中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给肠道内和肠道外疑难疾病的治疗带来了颠覆性的新策略。鉴于FMT在国内外缺乏统一的临床管理标准,并且存在相关法规和政策还有待完善、临床应用经验尚需积累等诸多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医院管理研究所委托临床FMT专家工作组,组织了相关领域的专家,在充分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和分析行业政策及相关制度、以及结合国内多家医疗机构开展FMT较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适用于医疗机构开展FMT临床管理的中国专家共识,以进一步加强临床应用、规范管理和提高FMT治疗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肠道微生态 肠道菌群移植 临床标准 管理规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肠道移植(FMT)目前已被临床医学指南及共识推荐用于多种肠道疾病治疗。供体的选择对FMT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但在越来越多医疗机构尝试开展此项技术的临床实践中,如何筛选与管理FMT供体成为急需规范的问题。鉴于此,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学分会和上海预防医学会微生态专业委员会,基于循证医学证据,制定了供体筛选与管理专家共识,包括网络筛选、临床筛选、捐献期间筛选与评估、供体管理标准建立、供体随访体系建立以及专业化服务保障等方面,以期规范FMT供体的筛选与管理,减少不良事件发生,促进FMT的临床规范化应用。

  • 标签: 肠道菌群移植 供体 筛选 管理 专家共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粪移植对阿霉素诱导的肾病综合征小鼠模型的作用。方法将27只SPF级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阿霉素模型组(Dox组)、阿霉素+粪移植(FMT组),其中后两组使用阿霉素尾静脉注射构建肾病综合征小鼠模型,并分别给予PBS或粪溶液灌胃,最后分别收集粪便标本以及24 h尿液标本,考马斯亮蓝法-蛋白定量检测24 h尿蛋白,16 s微生物组学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各组小鼠肠道的变化情况和分布特征。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Dox组小鼠24 h尿蛋白定量(0.48±0.61 vs 1.71±0.63,P<0.001)明显升高,肠道多样性Shannon指数(7.15±0.29 vs 6.98±0.49)呈减少趋势,肠道紊乱;与Dox组小鼠相比,FMT组24 h尿蛋白定量(1.71±0.63 vs 0.91±0.48,P<0.05)和血肌酐水平(12.47±4.16 vs 7.77±0.75,P<0.05)显著下降,肠道多样性Shannon指数(6.98±0.49 vs 7.09±0.28)呈现增加趋势,肠道紊乱明显改善,产短链脂肪酸细菌富集增加。结论粪移植可减少阿霉素诱导的肾病小鼠的尿蛋白,改善肠道的紊乱。

  • 标签: 肠道菌群 粪菌移植 肾病综合征
  • 简介:摘要肠道与宿主免疫反应之间存在直接和间接的相互作用,能够对宿主健康产生多方面的影响。肠道紊乱导致的生态失调与许多疾病的易感性有关,特别是免疫相关性疾病。本文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介绍了肠道与宿主免疫相互作用的机制,阐述了肠道在免疫相关性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包括炎性肠病等肠道系统疾病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等其他系统疾病,并总结了以肠道为靶点的疾病治疗策略。更好地了解肠道与免疫相关性疾病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此类疾病的预防和管理工作,并拓宽我们发现疾病干预靶点的路径。

  • 标签: 肠道菌群 肠道免疫 免疫相关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益生菌粉调节肠道功能。方法 经口给予小鼠不同剂量的益生菌粉30天,比较实验前后自身及组间双歧杆菌、乳杆菌、肠球菌、肠杆菌、产气荚膜梭的变化情况。结果给样后低、中剂量组双歧杆菌和乳杆菌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

  • 标签: 益生菌 肠道菌群 低聚果糖
  • 简介:摘要:作为一种调节肠道微生物的有效方法,移植有着良好的应用价值与应用前景。但现有的移植方案差异较大、移植效果不可控制、缺乏统一标准,影响着移植的临床推广。文章首先对移植进行了简述,其次探讨了影响移植效果的因素,旨在为促进移植的应用推广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菌群移植 影响因素 菌群 治疗
  • 作者: 许莉莉 赵金叶 高雅然 吕佩源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2年第03期
  • 机构: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张家口 075000 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 华北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唐山 063210,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石家庄 050051 河北医科大学神经病学教研室,石家庄 050017,河北北方学院研究生院
  • 简介:摘要血管性认知损害(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VCI)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第2常见痴呆类型。作为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的通路,脑肠轴已成为众多疾病发病机制的研究热点之一。肠道菌群失调可能介导或影响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代谢性疾病和缺血性卒中等血管危险因素,最终加速VCI的发生和发展。文章对肠道与VCI及其主要危险因素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以期为VC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思路。

  • 标签: 胃肠道微生物群 认知功能障碍 卒中 脑缺血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糖尿病,2型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移植(FMT)治疗孤独症谱系障碍(AS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纵向观察性研究方法,回顾性收集2012年5月至2021年5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和东部战区总医院接受FMT治疗的合并有胃肠道症状的ASD患者资料。统计和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及首次治疗后第1、3、6、12、24、36、48和60个月的孤独症行为量表(ABC)、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Bristol粪便性状量表(BSFS)和胃肠症状等级量表(GSRS)等量表信息,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后各时间点量表数据的比较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结果共纳入328例患者,年龄为(6.1±3.4)岁;其中男271例,女57例。首次治疗后第1、3、6、12、24、36、48和60个月的治疗后随访人数分别为303例(92.4%)、284例(86.7%)、213例(64.9%)、190例(57.9%)、143例(43.6%)、79例(24.1%)、46例(14.0%)和31例(9.5%)。经FMT治疗后,全组ABC评分在36个月内均有显著改善,48个月内仍有改善,但60个月时与初期接近(1、3、6、12、24、36个月,均P<0.001;48个月,P=0.008;60个月,P=0.108)。与治疗前比较,CARS在48个月内均明显改善,60个月内仍有改善(1、3、6、12、24、36、48个月,均P<0.001;60个月,P=0.010)。与治疗前比较,BSFS在36个月内均有明显改善,粪便形态接近4型,48个月内仍能维持,60个月之后与初期相似(1、3、6、12、24、36个月,均P<0.001;48个月,P=0.008;60个月,P=0.109)。与治疗前比较,GSRS在24个月内有明显改善,但之后无明显好转(1、3、6、12、24个月,均P<0.001;36个月,P=0.209;48个月,P=0.996;60个月,P=0.668)。328例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有:腹胀21例(6.4%)、恶心14例(4.3%)、呕吐9例(2.7%)、腹痛15例(4.6%)、腹泻18例(5.5%)、发热13例(4.0%)和兴奋24例(7.3%)。这些不良反应均为轻中度,经暂停FMT或对症治疗后即好转,无一例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FMT对合并有胃肠道症状的ASD具有较满意的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 标签: 孤独症 便秘 肠道菌群移植 菌群胶囊 长期随访
  • 简介:摘要肺移植是终末期肺痰病患者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肺移植受者的长期存活率仍较低。随着细菌16s核糖体小亚基RNA(rRNA)基因测序、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呼吸道样本中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得以量化,潜在病原体和共生环境也得以识别,揭示了健康肺部存在丰富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肺部不仅可以调节肺部免疫稳态,而且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肺移植受者的肺部有异于健康人群,并与其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相关。本文对近年来国际上关于肺移植受者的肺部特点及其与肺部感染、慢性排斥反应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肺移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与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肺移植 菌群失调 慢性移植物失功
  • 简介:摘要肠道-肠-脑轴在神经、精神发育和胃肠道疾病的生物和生理学基础研究领域中越来越受关注。肠道和大脑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免疫系统、代谢产物(如短链脂肪酸、胆汁酸和支链氨基酸)等多种途径相互交流。影响宿主群组成的因素众多,包括遗传、分娩方式、感染、抗生素的使用、营养状况、环境压力源、生活习惯和昼夜节律等。焦虑症、抑郁症、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肥胖、孤独症等多种疾病涉及肠道-肠-脑轴改变,动物模型、粪移植、脑成像和基因组测定等研究方式的发展对了解肠道-肠-脑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肠道菌群 肠-脑轴 信号交流 疾病 研究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内缺氧对新生大鼠肠道的影响。方法构建大鼠宫内缺氧模型,采集生后首日及第7日宫内缺氧及正常新生大鼠肠道内容物,分为对照1 d组、对照7 d组、宫内缺氧1 d组、宫内缺氧7 d组,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4组样本进行16S rRNA基因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比较组间多样性、丰富度及组成结构的差异。结果(1)宫内缺氧1 d组肠道Alpha多样性高于对照1 d组,代表丰富度的sobs指数(114.5±35.6比50.5±21.3)、chao指数(135.6±38.5比73.9±28.8)大于对照1 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内缺氧7 d组sobs、ace、chao、simpson指数低于对照7 d组,shannon指数高于对照7 d组,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门和属水平上,宫内缺氧1 d组优势分别为厚壁门和链球菌属,对照1 d组分别为变形门和埃希志贺氏属。宫内缺氧7 d组与对照7 d组之间肠道的差异较首日两组之间的差异有所减小;与宫内缺氧1 d组相比,宫内缺氧7 d组埃希志贺氏属占比增加,链球菌属占比降低。结论宫内缺氧改变了新生大鼠肠道的初始定植,影响了新生大鼠肠道的丰富度及结构组成。

  • 标签: 高通量测序 宫内缺氧 肠道菌群 大鼠
  • 简介:摘要大量共生定居于肠道中,在维持肠道正常功能、调节机体免疫和代谢等多种生命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肠道参与多种肠外疾病的发生及发展。在眼科领域,葡萄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青光眼等疾病也受肠道的影响。不同因素作用下,肠道及其代谢产物改变机体免疫稳态或调控多种代谢途径,诱导眼部自身免疫性反应、促进慢性炎性反应状态。本文就肠道与眼科疾病的关系进行综述,以期为多种眼科疾病的发病机制及干预措施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 标签: 肠道菌群 葡萄膜炎 黄斑变性
  • 简介:摘要癫痫是小儿神经系统的常见疾病之一,是神经元过度同步化放电造成的慢性脑功能障碍。反复的癫痫发作,往往导致儿童生理、智力等多方面损害,严重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生命健康。目前研究表明,癫痫患儿的肠道与健康儿童的肠道存在显著差异。肠道通过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神经递质以及迷走神经等多种途径影响癫痫的发生发展。

  • 标签: 肠道菌群 癫痫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黑龙江省干燥综合征(Sjögren's syndrome,SS)患者的肠道特征,为SS的诊疗提供新的证据和方向。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14例SS患者(SS组)和14名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对照组)的粪便并提取粪便中细菌的DNA,扩增16S片段后测序,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结果SS患者与正常人肠道的丰度(Sobs,Chao,Ace)、谱系多样性(Pd)、菌落的多样性(Shannon,Simpson)和均匀度(Heip)均无显著差异(P>0.05)。SS患者肠道中5个门,11个科和37个属与正常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在门水平上,SS患者肠道中厚壁门,放线门和Saccharibacteria 3个门明显减少,拟杆菌门和变形门2个明显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27,-3.01,-2.57,-4.27和-2.53,P值均<0.05);在科水平上,SS患者肠道中的拟杆菌科,产碱科、短杆菌科、柄杆菌科和诺卡氏科5个科明显增多,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09,-3.06,-2.41,-2.11和-2.11,P值均<0.05);而毛螺科、双歧杆菌科、红蝽科、拟杆菌目s24-7组、放线科和芽孢杆菌目XI科6个科明显减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17,-2.92,-3.40,-2.05,-2.05和-2.22,P值均<0.05);在属水平上,SS患者肠道中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瘤胃球菌科无分类信息的属、Parasutterella、短杆菌属、短波单胞属、Hungatella、Sellimonas和红球菌属明显增加,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4.09,-2.32,-2.03,-2.02,-2.41,-2.11,-2.16,-2.11,-2.11,P值均<0.05)。结论肠道在不同的疾病中起到了相同、相似甚至相反的作用而且与人种和地域相关,拟杆菌属,布劳特氏属和双歧杆菌属可以对SS患者与健康人进行鉴别。

  • 标签: 干燥综合征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近十年来,肠道移植(FMT)治疗肠道内外相关性疾病的临床应用备受关注。我国开展FMT的医院已超过300余家,但目前FMT的发展仍在早期阶段,包括供体和受体管理、菌液胶囊制备、疗效评价以及肠道微生物组学从失衡到重塑与疾病表征的关系方面的研究亟待加强。本文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本中心近万余例、95 300余次的FMT治疗经验,结合1 000 m2标准化肠道制备GMP车间的建设,就国内FMT标准化和规范管理等临床问题做一阐述,以期推动临床FMT标准化体系的建立经验,促进其健康发展。

  • 标签: 肠道菌群移植 标准化 质量控制中心
  • 简介:摘要各种原因引起的早产使早产儿肠道群发育不良。在生命早期,肠道微生物和神经系统有平行的发育窗口。早产儿是一类特殊的人群,早期的微生物定植和微生物的优化会影响大脑发育并改善神经系统发育的结果。本文就早产儿肠道的因素、早产儿肠道菌群失调对神经系统发育的影响以及早期添加益生菌对早产儿发育的影响进行综述。了解微生物的早期优化在早产儿大脑发育中的作用,对于开发特定的针对肠道微生物的疗法,保护婴儿免受因早产而产生的一系列神经发育障碍至关重要。

  • 标签: 婴儿,早产 神经发育 肠道菌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肠道不仅仅会影响新生儿的机体免疫、生理发育,还可有效抵抗病原体、维持机体的血脑屏障、胃肠道屏障。肠道菌群失调可导致新生儿发育迟缓还会影响新生儿的神经发育,本文主要综述肠道与新生儿神经发育之间的关系。

  • 标签: 新生儿 神经发育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的建立与演变是一个缓慢的动态过程,包括4个关键阶段,即建立、哺乳、辅食添加、婴儿断奶。在辅食添加时期,添加的食物种类及营养素对婴幼儿肠道正常的建立与演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食物营养 辅食 肠道菌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