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低聚异麦芽糖是功能性低聚糖之一,也称作益生元。本文主要综述了低聚异麦芽糖对肠道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其作用机理和主要影响因素,并对该作用在食品中的应用及相关新品开发方向提出一定的建议。

  • 标签: 低聚异麦芽糖 肠道菌群 调节作用 作用机理
  • 简介:摘要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病因和病理机制仍不明确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方法。新近有证据表明肠道参与了AD的发生和发展,且有望成为新的药物靶点。本文主要综述肠道在AD病因学、病理机制以及AD治疗药物方面的研究进展,为临床医师了解和从事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阿尔茨海默病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营养不良患者的肠道群组成及特点,从而为从肠道角度干预肝硬化患者营养不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断面研究,收集72例肝硬化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者。采用16 s rRNA测序方法,对健康对照者和肝硬化患者的肠道特点进行分析,根据主观全面评估法(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来检测肝硬化患者的营养状况。营养良好的肝硬化患者分为SGA-A组,营养不良的肝硬化患者分为SGA-B/C组。结果肝硬化组Shannon指数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32),SGA-A组Shannon指数明显低于SGA-B/C组(P=0.009)。在门水平,相对于SGA-A组相比,SGA-B/C组厚壁门相对丰度明显降低(P=0.022),变形门明显增高(P=0.011)。在属水平,SGA-B/C组中相对丰度降低最明显的3个属均为生产短链脂肪酸属,分别是Odoribacter(目前没有正式的中文名)、厌氧棍状属(Anaerotruncus)、粪球菌属(Coprococcus),均为P<0.05;明显增加的是埃希氏-志贺氏属(Escherichia/Shigella),P=0.04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营养不良和肠道结构改变相关,表现为生产短链脂肪酸的属减少,条件致病菌增加。该研究结果为从肠道角度进一步改善肝硬化患者营养状况的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肝硬化 营养不良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的肠道。方法此项研究对象为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肝硬化患者和健康对照群体,共计30例,20例肝硬化患者中,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10例,健康对照组10例。统计分析三组患者的相应丰度。结果拟杆菌门、厚壁门属于较为优势的,分别在代偿期肝硬化组所占90.4%,失代偿期肝硬化组所占86.7%,健康对照所占的94.2%;普通拟杆菌、普氏以及粪便拟杆菌所占丰富,代偿期肝硬化组为26.4%,失代偿肝硬化组为27.8%,健康对照28.7%。结论在患者肝硬化早期阶段,患者肝功能相较于健康群体的差异性并不高,但是随着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症状的出现,患者的病情会逐渐进入肝硬化失代偿期,进而出现变化。

  • 标签: 代偿期 失代偿期 肝硬化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肠癌与直肠癌患者肠道的构成差异。方法收集2018年7月至2019年1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的72例大肠癌患者粪便样本,将其分为结肠癌组和直肠癌组,均为36例。提取粪便样本DNA,并对其进行高通量测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两组患者肠道多样性及构成的差异,探讨差异可能的促癌机制。结果72例样本经过高通量测序,共获得原始序列2 356 560条,优质序列32 730条,样本序列平均长度主要集中在401~460 bp,对所有序列进行操作分类单元(OTU)物种分类学注释后,获得1 409个OTU。Alpha多样性分析结果提示,直肠癌组和结肠癌组Shannon指数分别为2.61±0.56和2.43±0.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229,P=0.223);Simpson指数分别为0.17±0.09和0.21±0.1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49,P=0.151)。组间差异分析和线性判别分析(LDA)显示:在门水平,厚壁门(Firmicutes)在直肠癌患者肠道中丰度更高(LDA值为4.67,P=0.014),变形门(Proteobacteria)在结肠癌患者肠道中更加富集(LDA值为4.49, P=0.042);在纲水平,丙型杆菌(Gammaproteobacteria)丰度在结肠癌患者肠道中较高(LDA值为4.50,P=0.033),而Erysipelotrichia在直肠癌患者肠道中丰度更高(LDA值为3.50, P=0.035);在目水平,Erysipelotrichales在直肠癌患者肠道中丰度更高(LDA值为3.50,P=0.035);在科水平,紫单胞(Porphyromonadaceae)丰度在直肠癌患者肠道中更高(LDA值为3.97,P=0.033)。结论结肠癌与直肠癌患者肠道构成存在明显差异,提示不同的可能影响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展进程。

  • 标签: 结肠肿瘤 直肠肿瘤 肠杆菌科 高通量核苷酸测序
  • 简介:摘要:机体微生物直接影响着人类健康多方面,科学家认为,肠道对人类免疫系统的健康非常关键。通过研究可知,肠道构成状态和血液中多类型免疫细胞浓度的改变存在直接联系,也就是肠道可以对人类机体免疫系统构成进行直接塑造。所以,研究人员可以追踪接受抗肿瘤药物治疗的患者的微生物变化。文章论述了肠道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旨在可以为行业人士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更好的促进行业发展。

  • 标签: 肠道菌群 肿瘤 免疫治疗 作用
  • 简介:摘要:肠道与肝癌的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肠道数量和种类的改变不仅能对肠道平衡、肠道炎症和黏膜屏障功能起一定的调节作用,还能显著改善肝脏的硬化状况,对肝癌的发生进行预防。本文综述了原发性肝癌患者肠道的研究现状,为原发性肝癌的早期临床诊疗提供依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肠道菌群 微生物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中肠道及其代谢产物对疾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一时期经临床诊断排除急性心肌梗死的89例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肠道以及代谢产物并进行比较。结果: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粪便相对丰度较高的依次为厚壁门、拟杆菌门、变形门、放线门和梭杆菌门。结论:肠道及其代谢产物与CVD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

  • 标签: 肠道菌群 代谢产物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炎症性肠病,其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因素、免疫系统紊乱、肠道失衡、氧化应激和炎症介质有关,而且容易反复发作,因此,治疗起来需要更多的关注和努力。随着对溃疡性结肠炎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传统治疗方法仍然存在许多副作用。近年来,肠道微生物学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并且越来越多的报道提到了肠道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可行性。本文将对这一领域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肠道菌群 溃疡性结肠炎 益生菌 粪菌移植
  • 简介:[摘要] 本文以免疫缺陷模型小鼠为实验对象,经生黄芩、酒黄芩分别干预后,检测胸腺和脾脏指数及病理变化、肠道结构。结果发现,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干预3d后,酒黄芩组小鼠胸腺指数明显升高,生黄芩组和酒黄芩组小鼠胸腺组织病理变化得到改善;干预7d后,生黄芩组和酒黄芩组小鼠胸腺指数、胸腺组织病理变化均得到明显改善,酒黄芩组中AKK相对丰度显著高生黄芩组。

  • 标签: [] 生黄芩 酒黄芩 胸腺 脾脏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脾胃病的特征肠道在中医诊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脾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5)给予脾胃病特征肠道针对性中药治疗,观察组(n=35)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症状恢复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更高,症状恢复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脾胃病的特征肠道在中医诊疗中具有积极作用,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和推广价值。

  • 标签: 中医脾胃病 肠道菌群 中医诊疗
  • 简介:摘要:抑郁症作为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其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关注肠道与抑郁症之间的关系,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旨在综述肠道与抑郁症相关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肠道菌群 抑郁症 代谢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肠道作为宿主消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肠道健康和整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关于肠道与消化系统疾病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研究发现,肠道的失衡可能导致肠道炎症、黏膜损伤和免疫系统异常,进而引发多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将综合分析目前关于肠道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联性研究,探讨肠道在消化系统疾病发生、发展和治疗中的作用机制,为未来的研究和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肠道菌群 消化系统疾病 关联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学龄肥胖儿童和正常体重儿童肠道多样性差异,识别肥胖儿童肠道特征属,为后续相关机制研究和学龄儿童肥胖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基于2016年在上海市嘉定区某小学建立的研究队列人群,将2016-2018年3年均处肥胖状态的儿童共63名纳入肥胖组,其中男生43名,女生20名。在3年均为正常体重的儿童中,根据年龄、性别和所在班级,将其与肥胖组儿童进行1∶1匹配,共选择63名纳入对照组。采用问卷收集儿童基本信息、饮食状况、母乳喂养等情况,收集两组儿童的粪便样本并进行16S rDNA测序。对质量优化后的测序序列按照97%相似性进行可操作分类单元聚类及物种注释。分析肥胖组和对照组儿童肠道多样性及属丰度差异。计算肠道的Ace、Chao1、Shannon、Simpson 4种α多样性指数,并利用主坐标分析,在非加权Unifrac距离和加权Unifrac距离的基础上表示β多样性。使用相似性分析(ANOSIM)比较两组β多样性的差异。利用STAMP软件挑选出两组儿童共有属中的差异细菌,并利用广义线性模型(GLM)分析肥胖与α多样性以及显著差异属的关联。结果肥胖组的Ace和Chao1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6和0.039),Shannon和Simpson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879和0.922)。ANOSIM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儿童肠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但是组别贡献不显著(非加权Unifrac距离:R=0.006,P=0.223;加权Unifrac距离:R=0.010,P=0.134)。在肥胖组的特有属中,普雷沃属(Prevotella)和八叠球菌属(Sarcina)的相对丰度较高。STAMP分析结果显示,共有属中,15个属的相对丰度在两组儿童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LM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年龄、性别、SBP、饮食频次、近一周内抗生素使用情况、分娩方式、母乳喂养时间后,与对照组儿童相比,肥胖组的Ace指数和阿克曼属(Akkermansia muciniphila)的相对丰度显著较低,粪球菌属(Coprococcus_3)、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不动杆菌属(Agathobacter)、柯林斯属(Collinsella)的相对丰度较高。根据性别分层之后,在肥胖男生中,发现Chao1指数低于正常体重男生。但是,在肥胖女生中,仅发现粪球菌属高于正常体重女生。结论与正常体重儿童相比,肥胖儿童肠道α多样性较低、优势益生菌属相对丰度较低,但是与代谢紊乱、炎症促进、胆固醇降低有关的属相对丰度较高。

  • 标签: 学龄儿童 肥胖 肠道菌群 多样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移植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小鼠肠道的调节及其机制。方法选取SPF级雄性昆明小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组)、粪移植组(B组)和慢性肾功能衰竭组(C组),每组10只。B、C组通过腺嘌呤灌胃建立慢性肾功能衰竭小鼠模型。建模后,B组进行粪移植干预,A、C两组进行等量生理盐水灌胃,实验期间每天观察小鼠生长情况、毛发、精神活动状态,并测量小鼠体重。干预结束后3 d处死小鼠,检测其血清肌酐、尿素氮水平;光镜观察肾脏、结肠病理改变。采用免疫荧光单标法检测小鼠结肠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1)的分布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C组小鼠的尿素氮、血清肌酐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组小鼠的尿素氮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小鼠的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轻度水肿,部分肾小管萎缩,肾小管管腔稍有扩张。C组小鼠的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严重,肾小管上皮细胞排列疏松,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坏死,肾小管管腔明显扩张。B组小鼠的结肠组织肠黏膜下层疏松水肿,间隙稍增大,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数量稍减少。C组小鼠的结肠组织肠黏膜下层明显疏松水肿,其间隙明显增大,出现局灶性肠黏膜坏死,杯状细胞被破坏,纤维组织增生。B、C组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的claudin-1表达均减少,C组小鼠肠黏膜上皮细胞间的部分claudin-1缺失。结论粪移植可调节慢性肾功能衰竭小鼠肠道,可一定程度上改善胃肠道结构以及对延缓小鼠肾脏衰竭的效果。

  • 标签: 肾功能不全 粪菌移植 小鼠 模型,动物
  • 简介:摘要胃肠道是人体内的储存库。肠道与人体构成共生关系,不仅参与营养物质代谢、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肠道屏障功能等正常生理过程,也与人体的多种疾病发生进展特别是胃肠道肿瘤的发病密切相关。同时肠道影响着肿瘤的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疗效和毒副反应。随着基因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和普及化,探索肠道与胃肠道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并为胃肠道肿瘤的预防和诊治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

  • 标签: 胃癌 结直肠癌 肠道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复合乳酸胶囊联合叶酸对小儿腹泻病肠道、肠粘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在我院收治的小儿腹泻病患者中,择取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按照双色球分组的方式,将其划分为2组。其中,采取单纯叶酸治疗的为对照组;采取复合乳酸胶囊联合叶酸治疗的为观察组。检测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肠道肠道屏障功能,对其疗效进行评估。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肠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指标比较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相较于对照组偏高(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儿的MFG-E8、TNF-α、D-LA指标对比并无差异(P>0.05)。在治疗后,观察组的MFG-E8、TNF-α、D-LA指标相较于对照组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病予以复合乳酸胶囊联合叶酸治疗,可改善肠道与黏膜屏障功能,保证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复合乳酸菌胶囊 叶酸 小儿腹泻病 肠道菌群 肠道屏障功能
  • 简介:摘要自闭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种严重的因神经系统失调导致的发育障碍,尽管目前对其病因及病理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临床上可观察到ASD患儿常表现出胃肠道(GI)问题和免疫失调等症状。研究表明,肠道及其代谢产物不仅与GI问题有关,还与ASD的行为症状有关。此外,母体感染也可能会增加后代患ASD风险。笔者现围绕肠道影响ASD的可能机制以及几种与肠道有关的可能治疗儿童ASD的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治疗或预防儿童ASD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肠道菌群 自闭症谱系障碍 儿童 "脑-肠-菌"轴
  • 简介:摘要研究发现,老年心力衰竭(HF)患者的肠道群组成的变化可能影响HF的发展。目前提出"肠道假说"认为,HF可导致肠黏膜缺血,破坏肠道屏障,引起细菌移位和循环内毒素增加,加重病情进展。然而,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表明肠道及其代谢产物与HF发病机制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因此,本综述回顾了老年HF患者肠道及其代谢产物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未来的HF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更多帮助。

  • 标签: 肠道菌群 老年人 心力衰竭 代谢产物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肠道是营养成分消化吸收的主要场所,肠道参与了机体的能量存储、代谢、免疫等活动,在维持机体健康及诱导肿瘤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阐明。近年来,随着对肠道研究的深入,肠道在MM的发生、发展方面的机制逐渐被探索发现。不同疾病状态下,MM患者肠道的组成和丰度均可发生变化,同时肠道可通过调控其代谢物进而在机体发挥作用,肠道可能是未来MM治疗新的潜在靶点。现就肠道与MM疾病的相关性作一综述。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肠道微菌群 代谢物 免疫疗法 治疗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