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与督查考核相结合在护理人员心肺复苏技能中的影响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护理人员64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的培训,包括观看录像和模拟练习等;研究组则通过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与督查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训。本研究主要观察了心肺复苏技能掌握评分、急救能力评分以及护理差错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在心肺复苏技能掌握评分上的平均分为90.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1(P<0.05)。急救能力评分方面,研究组平均为88.5,也高于对照组的81.7(P<0.05)。护理差错发生率方面,研究组为8/600次,对照组为18/610次,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肺复苏技能培训与督查考核相结合能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心肺复苏技能和急救能力,且可显著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使用机械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患者复苏结局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机械心肺复苏和徒手心肺复苏的相关文献,提取有效数据后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纳入20项临床研究,包含29 727例患者,其中11 104例患者在复苏过程中使用了机械心肺复苏,18 623例患者在复苏过程中全程使用徒手心肺复苏。Meta分析结果显示,机械心肺复苏相对于徒手心肺复苏不能有效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自主循环恢复发生率(RR=1.10,95%CI:0.99~1.23,P<0.01)、入院存活率(RR=1.01,95%CI:0.95~1.08,P=0.67)、出院存活率(RR=1.00,95%CI:0.86~1.15,P=0.14)、神经功能预后(RR=0.81,95%CI:0.61~1.06,P=0.69)。结论机械心肺复苏对比徒手心肺复苏,并不能显著改善心脏骤停患者的预后。不推荐机械心肺复苏完全替代徒手胸外按压。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不同通气方式对急诊需心肺复苏患者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06例急诊需心肺复苏患者,按照入院先后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气管插管,试验组采取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对两组的心肺复苏效果和气血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心肺复苏效果(气道开放时间、心跳恢复时间、呼吸恢复时间和意识改善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的氧分压和酸碱度低于试验组,而二氧化碳分压高于试验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面罩气囊口咽通气管-气管插管通气方式能够使急诊需心肺复苏患者复苏效果加强,有利于气血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简介: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中使用复苏囊面罩加压给氧进行通气支持治疗的效果。方法对90例心跳骤停的患者随机分为复苏囊面罩加压给氧组(42例)和气管内插管给氧组(48例),均使用带储氧袋的气囊连接高流量(10L/min)中心供氧系统,并分别连接于面罩加压手法控制给氧和气管插管给氧,并在心肺复苏开始及复苏后2min、5min、10min分别抽取动脉血做血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复苏开始及复苏后2min、5min和10min的动脉血PaO2均明显提高,PaO2明显下降,两组方法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抢救心跳骤停患者早期,可以使用带储氧袋的复苏囊面罩加压给氧代替气管内插管给氧快速建立通气支持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诊老年患者心肺复苏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68例出现心跳骤停的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施以院内或院前心肺复苏,分析心肺复苏结果,探究影响心肺复苏的因素。结果68例心肺复苏老年患者中复苏成功率为30.88%。复苏开始越早,救治成功率越高;比较心肺复苏成功组与失败组的平均肾上腺素用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电除颤8min前进行的救治成功率高于8min后(P<0.05);对心血管系统疾病引起的心跳骤停患者进行心肺复苏的成功率相对高一些。结论心肺复苏开始时间、电除颤时机、病因等因素是影响急诊老年患者心肺复苏结果的主要因素,应引起高度重视。
简介:目的:研究影响心肺脑复苏中若干因素.对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发生的原因、地点、年龄、性别及治疗经验及教训进行了探讨.方法:90例心脏呼吸骤停病人分为2组,其中A组为心肺脑复苏成功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0.3a±12.5a);B组为心肺复苏最终不能成功者70例(男性45例,女性25例,年龄68.4a±8.8a).结果:2组心肺复苏开始时间分别为2.4±1.6分钟和6.4±3.2分钟;电击除颤开始时间分别为4.0±1.2分钟和7.5±3.0分钟;2组比较有差异(P<0.01),与年龄及原发病等比较差别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现场进行快速及有效心肺脑复苏(CPCR)是抢救成功关键.同时重点处理脑复苏,迅速改善缺氧状态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简介:目的探讨院前心肺复苏(CPR)的有效措施,提高CPR成功率。方法对我院2003年1月~2006年12月院前急诊救治的24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院前猝死病例247例,约72%有明确的心血管病史,猝死的高发年龄段有2个:66—75岁(27.3%)和46—55岁(22.6%)。发生猝死病例中,既往有明显心血管病史者177例(71.66%),不明原因者20例(8.10%),其它原因者50例(20.24%)。引发猝死的直接原因为:室速、室颤(77.0%)。结论院前猝死事件中,以急性心血管事件所致比例最大,及时救治更为重要;对于已有心血管病病史的患者应注意其发生猝死的高度危险性,同时应注意低年龄组人群也有较高比例的猝死事件发生。心脏骤停患者尽早实施电除颤可明显提高CPR成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