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公共卫生管理在医疗卫生工作中承担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不断发展,我国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得的了进一步发展,传染病预防是一项复杂而多变的工作,为更好的预防传染病,维护社会稳定,目前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干预效果有待进一步加强。本研究详细分析了公共卫生管理在传染病预防中的定位与干预措施,旨在为今后的传染病预防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公共卫生管理 传染病预防 定位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综合性护理干预对结肠癌化疗患者疾病不确定感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本院共收治58例行化疗治疗的结肠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常规组29例)与综合性护理(综合组29例),对比两组结肠癌的疾病不确定感以及生活质量。结果开展护理后,综合组的疾病不确定感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结肠癌化疗患者应用综合性护理,能够降低疾病不确定感,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结肠癌 放疗 疾病不确定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冠心病重症加强病房(CCU)床旁安置主动脉球囊反搏泵(IABP)的可行性实践。方法回顾分析丽江市人民医院CCU在床旁彩超定位下床旁安置IABP的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IABP安置操作时间、操作过程不良事件、置管成功率、反搏效果、留置时间以及各种并发症等指标,对床旁紧急安置IABP的安全性进行初步评价。结果36例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操作,成功率为100%,平均操作时间为(11±5)min。操作过程中无一例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置管后床旁X线确认导管位置良好,反搏情况效果良好,平均留置时间为(5±3)d,无1例发生IABP相关的感染、出血、肢体缺血、肾缺血及空气栓塞等并发症。结论IABP是CCU病房内救治严重心源性休克的重要手段,心脏彩超定位下床旁安置IABP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重症加强病房 床旁 心脏彩超定位 主动脉球囊反搏 实践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夹式心电导联线在各类中心静脉导管腔内心电定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 3个电极片分别贴于锁骨下( RA)、左锁骨下( LA)、左腋中线与左肋下缘连接处( LL),显示Ⅱ导联心电图并打印。按中心静脉导管穿刺的步骤进行操作,送管至预测长度差 2cm时 ,暂停送管,根据不同中心静脉导管类型分别继续以下其中一种操作步骤: a. 三向瓣膜式(末端开口) PICC、新生儿 1.9F无导丝 PICC,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 20ml,将针头 1/3段插入 PICC导管末端的肝素帽中。助手取下心电导联线 RA端,用无菌保护套套好递给术者,术者用心电导联线 C形夹子夹在注射器针头外露 2/3金属针梗处,缓慢匀速推注生理盐水; b. 前端开口式 PICC导管、胸壁输液港、手臂输液港,退出导管内导丝使导丝头端与导管头端平齐,将导丝末端缠绕在 RA电极片金属纽扣底座上,用心电导联 C形夹子将导丝与电极片金属纽扣底座一起夹紧。分别在送管至“预测长度 -2cm”、“预测长度”、“预测长度 +2cm”时停顿 15s,缓慢推注生理盐水观察 P波变化。结果 1998例患者使用夹式心电导联线实时心电定位进行中心静脉置管,引出稳定心电图 1981例( 99.15%);术中发现导管异位例数 197( 9.86%),经调整后均出现特征性的高尖 P波;术后经胸片显示,导管尖端到达最佳位置 1948例( 97.5%)。结论 本研究利用临床广泛使用的心电监护仪的夹式心电导联线结合导丝或推注生理盐水的方法开展中心静脉导管尖端心电定位,操作简单,出图率高,降低了患者费用,节约了医疗资源,具有较好的临床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 标签: 腔内心电图 中心静脉导管 PICC 输液港 实时定位 尖端定位
  • 简介:目的:研究头颅模体在不同CT扫描条件下模拟定位图像对射波刀(CK)G4系统六维颅骨追踪(6D-skull)技术相同图像引导条件下头部体位系统误差的影响。方法:使用头颅模体(Lucy)模拟患者,将CT的X射线管不同管电压分为80kV组、100kV组、120kV组及140kV组,在不同管电压、相同管电流(440mAs)下,模体相同扫描层厚1mm,分别获取CT模拟定位(CT-sim)图像。通过MultiPlan计划系统分别生成相应的两幅正交定位数字重建图像(DRR)。将头颅模体置于治疗床面,按照CT-sim中心点摆位,采用CK图像引导系统的两个正交X射线管同时曝光与分别曝光方式,且曝光参数相同,记录每组、每种曝光方式各采集100份的3个线性方向(X轴、Y轴和Z轴)和3个旋转方向(L-R旋转、UP-DOWN旋转和CW-CCW旋转)6个方向的体位误差数据。根据公式M=2.5Σ+0.7δ计算X轴、Y轴和Z轴3个线性方向的外扩边界。结果:每种图像引导曝光方式相同方向头部体位误差数据各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9.133,F=235.431,F=234.349,F=31.638,F=289.814,F=515.825;P<0.01)。两种曝光方式不同管电压组头部体位误差数据以120kV组头部体位误差绝对值数据分析中的标准差较小,头部体位误差较稳定。计算两种曝光方式,不同管电压条件下3个线性方向中各类头部体位误差数据外放范围最大值为0.402mm,最小值为0.009mm,95%置信区间(95%CI)为0.17~0.27mm。结论:CT不同X射线管电压条件模拟定位图像,对相同条件图像引导产生的头部体位系统误差是有一定影响。在电压120kV,440mAs下的模拟定位图像对CK-G4系统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头部体位系统误差影响较小、系统误差的稳定性好,可提高CK-G4系统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图像引导的精准度。

  • 标签: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CT模拟定位 系统误差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六维颅骨追踪
  • 简介:目的探讨前哨淋巴结(SLN)术中定位检测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腹腔镜辅助下行远端胃癌根治术;观察组在术中SLN定位检测指导下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情况、术后情况、炎性指标[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量、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RP、IL-6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术前及术后1、3、7天)的CRP、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CRP、IL-6水平在组间和时间存在交互作用(P﹤0.01)。随访3年,观察组患者的3年总生存率为77.5%,对照组患者的总生存率为67.5%。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中,SLN术中定位检测能够指导区域淋巴结清扫,手术效果可靠,且能够明显减少淋巴结清扫数量,减少术中出血量。

  • 标签: 腹腔镜 胃癌根治术 胃肿瘤 前哨淋巴结 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3D-Slicer辅助定位下微创软通道置管外引流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6年5月—2018年5月行微创软通道置管外引流术治疗的,出血量在30~60mL的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52例。依据确定脑血肿体表穿刺点的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3D-Slicer辅助定位组(3D-Slicer定位组)和CT定位组(对照组),每组各26例。对比两组患者脑血肿穿刺满意率、尿激酶冲洗次数、术后1d、3d血肿清除率、拔管时间、术后并发症及神经功能恢复状况。结果3D-Slicer定位组患者的血肿穿刺满意率、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尿激酶冲洗次数及拔管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再出血及颅内感染方面并发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3个月时,3D-Slicer定位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3D-Slicer可为高血压脑出血微创软通道置管血肿引流手术,提供更加精准的体表定位;并可在术后较短时间内彻底引流血肿,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3D-Slicer 微创软通道 疗效
  • 作者: 白军徐长荣沈中顺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1-11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1期
  • 机构:              (吉林市人民医院麻醉科 吉林吉林  132001)  【摘 要】目的:分析在肩关节手术中经超声、神经刺激仪双重定位下开展肌腱沟臂神经丛阻滞对术后康复效果所产生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18年6月期间于本院就诊且接受肩关节手术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30例)及观察组(30例),均在术中采取肌间沟臂神经丛阻滞麻醉方案,观察组联用超声与神经刺激仪,分析两组麻醉及康复效果差异。结果:观察组阻滞麻醉起效时间显著缩短于对照组,术后UCLA评分、Constan-Murley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及术前(P<0.05)。结论:在肩关节手术中经超声、神经刺激仪双重定位下开展肌腱沟臂神经丛阻滞的临床效果良好。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定位标志用于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3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胃的解剖的研究学习,结合术前胃主要血管的三维重建,实施30例腹腔镜下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结果发现胰腺、胃十二指肠动脉、结肠中血管、胃左血管位置较恒定而突出,易于识别,是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重要的解剖定位标志,按此标本解剖标志对患者行手术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2周左右均予以出院;随访6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行,利用胰腺、胃十二指肠动脉、结肠中血管、胃左血管位置恒定而突出,在腔镜下易于识别的特点,作为腹腔镜下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中的解剖定位标志,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

  • 标签: 解剖定位标志 腹腔镜 远端胃癌D2根治术 实践体会
  • 简介:目的:探讨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复合Hookwire定位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孤立性肺小结节(SPN)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3例在医院治疗的SPN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给予CT和DSA复合Hookwire定位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CT引导下Hookwire定位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定位时间、楔形切除时间、手术时间、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转开胸手术比例以及定位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观察组手术定位时间和楔形切除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2,t=-2.869;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P<0.05);观察组术后FVC和FEV1分别为(2.10±0.20)L和(1.03±0.11)L,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4,t=5.035;P<0.05);观察组无转开胸手术,对照组2例转开胸手术,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580,P>0.05);两组出血并发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64,P<0.05);气胸、气胸伴出血以及钩子脱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19,x2=1.516,x^2=0.001;P>0.05)。结论:CT和DSA复合Hookwire定位辅助胸腔镜手术治疗SPN有较好的效果,能高效、准确切除病灶,对患者肺功能影响较小。

  • 标签: 胸腔镜手术 CT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孤立性肺小结节 复合Hookwire定位
  • 简介:目的对比医用胶与Hook-wire在肺小结节(最大径≤30mm)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前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07例接受胸腔镜下肺楔形切除、肺段或肺叶切除术的肺小结节患者的资料。按术前定位方法分为医用胶组(88例,共90个结节)及Hook-wire组(19例,共19个结节),比较2组病灶位置、结节大小、结节与胸膜的距离、结节良恶性、胸腔镜手术方式及并发症(包括气胸、肺出血、局部疼痛、咳嗽)的差异,并对并发症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2组病灶位置、结节大小、结节与胸膜的距离、结节良恶性及胸腔镜手术方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前定位成功率均为100%。医用胶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及肺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Hook-wire组(P均<0.01)。定位方法为总体并发症、肺出血、局部疼痛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节到胸膜的距离为肺出血的独立危险因子。结论医用胶可用于肺小结节胸腔镜下肺组织切除术前定位,且相对于Hook-wire定位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标签: 医用胶 定位 胸腔镜检查 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