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解剖定位用于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确诊并住院治疗的胃癌患者30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胃的解剖的研究学习,结合术前胃主要血管的三维重建,实施30例腹腔镜下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结果发现胰腺、胃十二指肠动脉、结肠中血管、胃左血管位置较恒定而突出,易于识别,是腹腔镜胃癌D2根治术中重要的解剖定位,按此标本解剖标志对患者行手术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手术顺利,术后2周左右均予以出院;随访6个月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远端胃癌D2根治术安全可行,利用胰腺、胃十二指肠动脉、结肠中血管、胃左血管位置恒定而突出,在腔镜下易于识别的特点,作为腹腔镜下远端胃癌D2根治手术中的解剖定位,有利于手术的顺利开展。

  • 标签: 解剖定位标志 腹腔镜 远端胃癌D2根治术 实践体会
  • 简介:目的探究在膝关节翻修术中选用股骨内收肌结节作为关节线定位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我院完成的膝关节翻修手术20例,从X线正位上测量股骨内外上髁宽度(FW)和股骨内收肌结节(AT)至膝关节线(JL)的垂直距离(ATJL),计算比值,将比值接近正常膝关节生理比值(0.53)的10例归入匹配组,其余10例归入不匹配组,对比分析两组在术后6周、3个月、12个月的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OM)、KSS临床和功能评分以及并发症等方面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匹配组在膝关节活动度和KSS临床评分方面优于不匹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术后KSS功能评分、并发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AT作为膝关节翻修术中确定JL的标志点这一方法有一定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可以成为临床医生的一种新思路,但其准确性仍需进一步的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来验证。

  • 标签: 再手术 关节成形术 置换 解剖学
  • 简介:摘要乳腺组织定位记夹是一种可经皮穿刺并在乳腺病灶组织中放置、具有定位记作用的含金属标志物,主要用于可疑小肿块及不可触及乳腺癌的标记、接受新辅助治疗的乳腺癌的标记、新辅助治疗前阳性淋巴结的标记以及指导随后的定位切除。相对于现阶段最常用的导丝定位技术,乳腺组织定位记夹的应用是一种创新与补充,特别是对于穿刺活组织检查后影像学检查无法定位的乳腺癌以及新辅助治疗达到pCR或接近pCR的影像学阴性乳腺癌,其成为术前唯一能精确定位原发肿块位置的技术。但是,该技术仍存在放置后移位等问题,其安全性、临床效果以及适应证等有待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 标签: 乳腺肿瘤 组织 定位标记 精准医学
  • 简介:目的建立一套颅面部三维重建影像部分骨组织标志点的三维定位准.材料和方法提出颅面部和面部不对称畸形相关的25个骨组织标志点的三维定位要求,选取37例面部不对称畸形、6例正常人符合Dicom3.0协议、层厚0.13mm以内的CT数据,利用三维重建软件对骨组织进行三维重建,由两名不同观测者按照提出的定位要求分别定位这25个标志点,获取其三维坐标.使用直线相关性和零截距直线回归分析得到2名观测者获得的各标志点坐标及模的直线相关系数和零截距直线回归系数.结果下齿槽座点、眶下缘点、眶上缘点、耳点、髁突点等5类标志点仅在X轴方向上的定位的直线相关系数在[0.9500,1.0500]之外,在空间和其他方向以及其余16个标志点在各个坐标轴及空间上定位的直线相关系数r和直线回归系数b均在[0.9500,1.0500]之内,p<0.0001.结论笔者提出的对三维重建骨组织表面25个标志点的定位要求可作为正常或面部不对称畸形骨组织三维重建标志点的定位准.

  • 标签: 面部不对称 畸形 三维重建 影像部 骨性 标志点
  • 简介:摘要:本文针对城市配网电缆线路越来越多,电缆头制作运维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电缆头制作快速定位记装置,提升了电缆制作测量标记方面的自动化和精细化水平,提高了现场抢修和维护的工作效率。

  • 标签: 配网电缆线路 电缆头制作 快速定位标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以下简称PLDD)穿刺定位方法的改良及其结果;方法采用自制立体定位尺改良穿刺定位方法对49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简称改良组)行PLDD,并与行传统穿刺定位方法的PLDD56例(简称传统组)作比较;结果改良组较传统组操作精确度高,误差小,病人接受x线次数少,资源耗费少,操作省时省力;结论应用立体定位尺的改良式穿刺定位方法在PLDD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立体定位标尺 经皮激光腰椎间盘减压术 穿刺定位
  • 简介:目的探讨显微镜与内镜下不同纵裂入路的结构显露特点及解剖结构标志定位。方法成人尸头10具,分为A组和B组,每组5具,分别采用经前额纵裂入路和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联合室内孔入路,在显微镜和内镜下观察内部结构。结果显微镜与内镜下经前额纵裂入路微创并可充分显露和定位鞍区和第三脑室,有利于切除第三脑室前部和鞍区肿瘤,而经纵裂胼胝体脉络膜裂入路联合室内孔入路微创并可充分显露和定位第三脑室及侧脑室解剖结构,有利于第三脑室、房部、体部及侧脑室额角的手术操作。结论两种纵裂入路均可在显微镜、内镜下充分显露第三脑室等部分结构,组织创伤小,临床上可根据病变特点和手术需求选择合理的入路方式。

  • 标签: 手术入路 纵裂 解剖学 局部 显微镜检查 内窥镜检查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经口入路内镜下咽旁间隙的解剖恒定标志 ,了解颈内动、静脉及后组颅神经等解剖结构的毗邻关系,为提高经口入路内镜下咽旁间隙病变、肿瘤切除手术成功率提供解剖依据。方法: 2015年 1月 ~2016年 3月,对 10具( 20侧)灌注新鲜尸头先行 CT扫描及三维重建,观察咽旁间隙等咽旁结构,然后应用内镜口内径路行咽旁间隙解剖。结果: CT 图像上,咽旁间隙位于咽隐窝的外侧,呈低密度三角形,翼内肌、翼外肌、咬肌、颞肌位于咽旁间隙的外侧,呈中密度阴影,茎突位于咽旁间隙的前部阴影,咽旁间隙后部颈内动脉呈中密度阴影。解剖发现,经口进路可以良好暴露翼内肌外侧至咽上缩肌的咽旁间隙区域。茎突及其附着的茎突舌肌及茎突咽肌在这一解剖路径中具有关键的解剖标识作用。在茎突舌肌及茎突咽肌的后方,咽上缩肌的外侧能清楚的暴露颈内动脉、颈内静脉及 IX-XII对颅神经。 结论 内镜口内进路咽旁间隙解剖中咽上缩肌、茎突、茎突舌肌、茎突咽肌是重要的解剖标志,颈内动脉位于咽上缩肌的外侧,靠近咽上缩肌内侧能够保护颈内动脉。

  • 标签: [ ]咽旁间隙 经口入路 内镜辅助 解剖标志
  • 简介:目的探讨头部的体表定位与脑膜中动脉的关联性。方法对3个颅骨外所需的体表定位用红笔标识,将颅骨锯开进行预实验观察研究脑膜中动脉的体表定位,然后对30件头部标本按不同的部位要求进行开颅验证。结果所研究的脑膜中动脉解剖定位经过开颅观察统计都在头部体表定位的标识区域内。结论脑膜中动脉解剖定位的测量研究,为临床提供较准确的体表定位,可以判断颅外伤时硬脑膜外出血的部位,也可指导开颅手术避开三个易伤点,以免损伤脑膜中动脉。

  • 标签: 脑膜中动脉 解剖定位 应用
  • 简介:目的比较面神经垂直段CT定位解剖定位。方法15例开颅取脑后的颅底标本,对面神经管垂直段至外耳道后壁、外耳门后缘、颈静脉窝外侧壁与前壁水平之间距离进行直接测量,并与64层螺旋CT测量进行比较。结果尸骨直接测量与CT测量结果分别是(3.01±0.65)mm与(3.09±0.68)mm,(10.98±1.72)mm与(10.98±1.64)mm,(3.99±1.23)mm与(3.91±1.17)mm,(8.32±1.86)mm与(8.24±1.92)mm;两种方法测量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测量方法可靠,测得值可信。CT扫描有助于明确诊断。

  • 标签: 面神经管 计算机断层摄影 人体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进行肛瘘手术的过程中进行超声引导下亚甲蓝定位记的作用。方法 结合对比手术治疗的方式展开探究,纳入复杂肛瘘患者50例,开展时间为2020年2月至2021年4月,双盲法划分为2组,对照组25例,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25例术中进行超声引导下亚甲蓝定位记。分析手术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术后复发率、肛瘘内口准确率,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超声引导下亚甲蓝定位标记 肛瘘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Zuckerkandl结节(zT)与喉返神经(RLN)和上甲状旁腺(sP)的解剖关系及临床应用。方法对我院同一手术组连续施行的153例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癌121例,甲状腺良性疾病32例)行回顾性分析,观察zT的有无及大小,及与RLN和sP的解剖位置。结果zT出现在多数病例:在右侧为88.2%(135/153),左侧为82.4%(126/153),两侧同时出现的为76.5%(117/153)。RLN主要位于zT与甲状腺腺体之间,其右侧为91.7%(99/108),左侧94.7%(90/95)。sP右侧94.4%(102/108)在zT的头侧10点和11点钟方向,其左侧92.6%(88/95)在zT的头侧1点和2点钟方向。结论ZT与RLN和SP之间有着重要的解剖关系。

  • 标签: Zuckerkandl结节 喉返神经 甲状旁腺 解剖标志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总结采用全方位定位识法管理手术室仪器的效果。具体方法为每一仪器都设立固定资产“身份证”标识和序列号标识及定位识;用白板制成仪器分布表悬挂于手术室中心控制室墙上,同时各手术间电脑桌面上都有仪器分布表,可快速查询仪器状态;使用手术间房间号牌对换借用公用仪器,明确公用仪器的去向。经过2年实践,提高了护士工作效率,仪器设备归位率提高到95.7%,使用率提高到93.8%。

  • 标签: 手术室 仪器设备 管理 定位标识
  • 简介:很多病句题都是有章可循的,其句子含有一些语病的“标志语”,这些“标志语”往往是辨析病句的“抓手”。做此类题时,考生如果能快速找出“标志语”,就可以定位靶心,有的放矢了。下面笔者结合2013年高考真题就通过“标志语”辨析病句做一个归类,希望对考生复习备考能有所帮助。

  • 标签: 病句题 复习备考 考生 语病 归类 真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B超定位下与传统解剖定位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DeepveincatheterizationDVC)的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救治与护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128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62例)在B超定位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B组(66例)在传统解剖定位下行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观察①穿刺置管一次性成功率。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A组患者穿刺置管一次性成功率高于B组;不良事件损伤动脉发生率、导管相关性感染及导管堵塞的发生率均低于B组(P<0.05)。结论在超声引导下行深静脉穿刺置管术是一种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需长期静脉用药的患者。

  • 标签: B超定位 深静脉置管术DVC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讨论超声引导定位与传统解剖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2年3月-2023年3月期间收治的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患者364例,进行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8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解剖定位,实验组采用超声引导定位。分析比较两组患者麻醉有效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麻醉有效性增高、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对于采用传统解剖定位,使用超声引导定位臂丛神经阻滞的麻醉效果较好。

  • 标签: 超声引导定位 随机对照研究 臂丛神经阻滞 传统解剖定位 麻醉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比超声引导定位与传统解剖定位行臂丛神经阻滞临床麻醉效果。方法选取需在臂丛麻醉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于我院2023年2月 -2024年2月收治,然后按照简单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60例,实施传统解剖定位)和实验组(60例,实施超声引导定位)。最后分析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麻醉起效时间、穿刺时间、维持时间和阻滞效果)。结果 在对比两组的麻醉效果之后,其中实验组的麻醉穿刺时间、起效时间等都比对照组好,且阻滞效果也比对照组更好(P<0.05)。结论 对于需在臂丛麻醉下行上肢手术的患者来讲,实施超声引导定位比传统解剖定位的效果更好,且起效时间更快、维持时间更长等等,同时还能降低出现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超声引导定位 传统解剖定位 臂丛神经阻滞 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