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中药饮片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通过特定中药加工方法,如煎煮、炮制等制成的中医临床中常用的处方药,中药饮片的应用具有悠久的历史,对疑难杂症及疫病的防治均具有重大作用。中药饮片的质量关乎用药安全和疗效,而中草药具有易变质、成分复杂的特点,在选材、加工、贮存、调剂、验收和使用环节中出现问题,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中药饮片质量。但目前我国市面上的中药饮片的管理普遍存在生产不规范、监督不过硬、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究其原因,在未能建立起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的情况下掺假、以劣充好、不同批次饮片性状和质量差异过大等现象则难以避免。中药特色技术如中草药性状鉴别、加工和质量验收都是祖国医学在长期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成功经验,将中药特色技术评估标准引入中药饮片的质量管理中,有助于加强对于中药饮片各环节的监控、建立起标准的操作规范和一套完整的质量评价体系,从而进一步保障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了评估分析将中药特色技术引入内科中药饮片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对此进行了研究。
简介: 【摘要】陈正平,江苏省名中医,主任中医师。工作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辨证精准,用药灵活,尤擅长内科、妇科疾病。陈老认为女子肾中精气充则天癸至、精气亏则天癸竭。在女子,以阴为本,阴主藏,主守,以阴柔之质为态,故女子重在育阴。而绝经前后诸证患者多为肝肾阴虚之故,出现阴阳失衡,阴虚而阳旺有内热,此中又以肾阴虚为根本。当归六黄汤乃滋阴泻火良方,陈老临床上多合二仙汤用于肝肾不足、虚火上炎之证。两方合用,共济精血,虽温肾但无燥烈、虽柔肝但无滋腻,组方用药严谨,疗效更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在中药材鉴定临床应用中运用传统经验鉴定法的效果。方法:选取松贝、枸杞子、柴胡等13种常见的中药材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10种中药材分为等量的两份,一份采用传统经验鉴定法进行鉴定,设置为观察组;另一份采用现代鉴定方式进行鉴定,设置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的鉴定准确率。结果:经鉴定完成后,对照组以及观察组的鉴定准确率无明显差异,其中(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传统经验鉴定法对中药材进行鉴定,能够达到与现代鉴定方式同样的效果,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的优势,在实际应用种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推广与应用。
简介:由国际华夏医药学会、利落东华三院、澳门中华医学会、台湾中国医药大学、韩国韩方病院协会、日本国群马技术生环境研究所和中国天津医科大学共同主办,中华医学会烟台市分会承办,中国天津中新药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办以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香港华夏医药学会、中国天津达仁堂达二药业有限公司参与协办的“2006国际华夏医药新技术新管理高峰论坛(中国烟台)”,于2006年10月22日-25日在黄金海岸的明珠中国烟台市举行,有来自海内外120多名代表参加。本届论坛得到了中国烟台市人民政府和市卫生局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田宝明副市长阁下和市卫生局杨吉顺局长阁下分别出席了会议的联谊活动和开幕式。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总结中医整体观及阴阳五行在消化系疾病的经验,为以后临床上更有效治疗消化系疾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4月近两年来本院门诊观察定期随诊病人33例的消化系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回归性分析。通过西医先进的现代检查技术,将疾病进行明确判断,包括致病的机理、临床病理的特征、病情的演变规律和发病的原因等。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整体观及阴阳五行进行证论治。观察记录上述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临床症状如面色萎黄、肢倦便溏、腹胀纳呆、懒言食少、内脏下垂、乏力神疲等轻重程度及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患者临床症状面色萎黄、肢倦便溏、腹胀纳呆、懒言食少、内脏下垂、乏力神疲等程度分别为(3.71±1.11)分、(3.88±1.23)分、(4.21±1.32)分、(4.18±1.25)分、(3.57±1.29)分、(3.64±1.25)分;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面色萎黄、肢倦便溏、腹胀纳呆、懒言食少、内脏下垂、乏力神疲等程度分别为(2.47±0.29)分、(2.46±0.25)分、(2.39±0.27)分、(2.63±0.32)分、(2.55±0.11)分、(2.24±0.23)分。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面色萎黄、肢倦便溏、腹胀纳呆、懒言食少、内脏下垂、乏力神疲等程度明显轻于治疗前(P<0.05)。经治疗患者中治愈者18例(54.55%),好转者9例(27.27%),无效者6例(18.18%),临床总有效率为81.82%。结论通过本此实验可知西医先进现代检查技术结合中医整体观及阴阳五行进行辩证论治突破实现了中西医在深层次相结合关键,中心指导思想为阴阳五行说及中医的整体观念,进一步证实现代中医临床消化系疾病的确诊治疗模式需在中西医合理结合下进行审病、辨证、治病。能有效减轻患者面色萎黄、肢倦便溏、腹胀纳呆、懒言食少、内脏下垂、乏力神疲等临床症状,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有效改善患者病情,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疾病带来的危害,值得应用于临床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