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患者精神症状、精神残疾与家庭关系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康复精神分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自2012年1月~2015年1月。采取数字抽签法将这100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施行兴趣小组模式康复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兴趣小组模式的基础上进行社交技能训练。两组均进行为期6个月的康复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以及家庭关怀度指数。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家庭关怀度指数均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家庭关怀度指数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的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分、精神残疾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更低(P<0.05),其家庭关怀度指数较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患者的康复期阶段施行社交技能训练,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精神症状,减轻精神残疾,有效改善患者的家庭关系。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精神残疾 家庭关系 社交技能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病人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精神科在2015年1月—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精神分裂病人60例,按数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给予精神科常规治疗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之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护理前后便秘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理4周、6周、8周、10周以及12周时便秘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住院精神分裂病人实施针对性护理,可降低病人住院期间便秘的发生率,对提高病人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精神分裂症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58例精神分裂住院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自知力与治疗态度评分、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管理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住院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可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自知力和治疗态度以临床治疗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个案管理护理 精神分裂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要承担的责任越来越多,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这就造成了神经疾病的患病率逐年升高,并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其中,精神分裂患者数量逐年不断升高,精神分裂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给社会和家人带来沉重的负担。随着精神分裂患者人数不断增多,给临床护理带来了较大的难度,以往的常规护理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了,本文针对这一情况,探讨人性化的护理措施对精神分裂患者的影响。

  • 标签: 人性化护理 精神分裂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精神分裂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共情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月—2017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120例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患者同意前提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下分为两组,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采用共情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述情障碍及精神状况。结果经护理,两组患者的TAS-20评分及SDS评分均明显下降,护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评分改善幅度更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共情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患者中,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述情障碍和精神状况,是理想的护理模式,值得推广。

  • 标签: 共情护理模式 精神分裂症 TAS-20评分 SD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精神分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在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治疗的90例精神分裂患者纳入研究,以数学领域盲选法为依据将患者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时间指标及生活能力量表评分。结果在护理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56%,与对照组73.33%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指标上,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少,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指标上,观察组护理后生活能力量表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精神分裂患者的过程中,给予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良好,能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缩短住院时间及症状消失时间,恢复生活自理能力。因此值得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临床护理路径 精神分裂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体质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8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精神分裂患者,共60例,按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又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体质量和BMI有所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患者患者,经综合护理干预后能够极大的改善体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体质量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抑郁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分析2组护理效果及其抑郁症状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8%,对照组为74%;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对照组为78%;观察组护理后抑郁评分为(7.01±1.26)分,对照组为(10.03±2.0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用于精神分裂患者的护理中,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分裂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后的效果评价。方法将100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0人),对照组进行精神科常规护理,研究组对精神分裂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两组4周后运用护士观察量表(NOSIE)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NOSIE的总消极因素分数低于对照组,总积极因素和病情总估计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精神分裂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的精神康复

  • 标签: 精神分裂症患者 临床护理路径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家属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对30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患者家属进行护理干预,在干预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患者家属情绪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30名患者家属的SAS、SDS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可改善首次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家属的焦虑抑郁情绪。

  • 标签: 护理干预 精神分裂症 患者家属 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精神分裂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6月接收的精神分裂患者60例,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人性化护理干预服务,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思维障碍、抑郁焦虑、缺乏活力、激惹性以及敌对性等BPR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更加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人性化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总结相关的护理经验。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患者60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实施对比研究,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全面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前两组完全遵医行为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完全遵医行为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DAI评分均明显提高,但观察组幅度更为明显,护理后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改善其遵医行为。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遵医行为 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精神分裂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过去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精神分裂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精神疾病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在治疗期间仅出现3例不良心理状态,少于对照组的11例;对精神分裂治疗期间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达到92.9%,高于对照组的76.2%;SDS和SAS心理状态评分的护理干预前后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精神分裂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精神分裂治疗总有效率为90.5%,优于对照组的69.1%。结论精神分裂患者在治疗期间接受个性化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在治疗期间保持良好心理状态,防止不良情绪的出现,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护理服务患者满意度。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个性化护理干预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住院精神分裂患者攻击行为的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有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患者62例以及无精神分裂患者65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础资料,分析精神分裂患者出现攻击的相关因素,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观察组患者既往有攻击史的结构比高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精神病表现、激惹、社会兴趣、社会能力得分与对照组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住院精神分裂患者发生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有精神病表现、易激怒、缺乏社会兴趣、社会能力差等;临床上应加强对住院精神分裂患者的护理,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加强心理疏导和药物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症状。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因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男性精神分裂患者精神症状及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治疗的男性精神分裂患者70例,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精神护理常规,研究组在护理常规基础上,根据协同护理的模式实施多元化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精神症状评分(PANSS)、自我管理水平评分变化。结果两组护理后PANSS总分较护理前明显下降(P<0.05),且研究组护理后PANS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自我管理水平指标较护理前明显增加(P<0.05),且研究组各项自我管理水平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对男性精神分裂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精神症状的改善,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 标签: 协同护理 精神分裂症 精神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精神分裂患者采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将96例精神分类患者分为观察组(n=48,予以氨磺必利治疗)和对照组(n=48,予以阿立哌唑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电图异常率及心肌酶指标。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电图异常率对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两组患者用药前后心肌酶组间改善程度对比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针对精神分裂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酶水平和心电图,临床需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对症用药。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抗精神病药物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患者给予利培酮这种新型非典型药物治疗,研究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在治疗精神分裂患者上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于2012年4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76例精神分裂患者,随机编号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8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氟哌啶醇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则使用利培酮这种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对比两组治疗后的PANSS、CGI评分情况,评估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评分得到明显改善,且不良反应例数大大减少,治疗有效率提高到93.2%,远远高于对照组的7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能有效克服经典型药物的缺陷与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是一种较为安全、高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的痊愈。

  • 标签: 抗精神病药 非典型 精神分裂症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进行精神分裂治疗的80例患者,所有患者采用非典型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药物统计中心指定的限定日用剂量对我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药物的利用指数与联合用药的情况等。结果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用药频度序列主要为喹硫平、利培酮、氯氮平、阿立哌唑、齐拉西酮、奥氮平。患者单一药物治疗的患者有44例,二联或三联用药治疗的患者有36例,药物利用度指数小于等于1。结论本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要用结构的倾向较为合理,对精神分裂的治疗通常采用单一的药物治疗,联合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治疗并不是最为合理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非典型药物 精神分裂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应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对精神分裂状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以我院诊治的60例精神分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利培酮与氟哌啶醇治疗,治疗一段时间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通过选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无显著区别(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血压、身体质量指数≥24发生率及舒张压、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应用非典型抗精神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状具有确切疗效,基本不会对机体代谢功能产生任何影响,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非典型性抗精神药物 临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