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对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只作了简单而原则的规定,但实际操作时却复杂得多,原因是按照权益法的核算原理,在扣除部分投资存在的股权投资借方差额后,所有长期股权在投资存续和权益核算的期间内,投资企业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与其享有的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之间存在恒等式关系。从成本法核算转换为权益法核算以后,就必须对原成本法下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进行追溯调整,否则这一恒等式关系就无法建立而不符合权益法的基本原理。本文以新准则的规范为依据,分析研究因追加投资导致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的会计处理。

  • 标签: 长期股权投资 股权投资差额 借差 贷差 成本法 权益法
  • 简介:中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特殊,公司治理尚不规范,这是否会影响到审计意见的出具?本文利用1998年至2001年中国资本市场的有关数据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控制了公司规模、财务风险、经营业绩、盈余管理、事务所规模、关联交易以及审计费用的影响后,我们发现股权结构对审计意见有显著影响。相对于法人股的性质,当第一大股东为国有股时,公司更容易获得标准无保留意见。当第一大股东与其他法人股东的股权差距越大时,股权制衡度越低,内部人控制程度越高,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无保留意见的可能性越小。此外,本文增设了关联交易和审计费用这两个新控制变量,但检验结果没有发现两者对审计意见有显著影响。

  • 标签: 股权结构 审计 中国 资本市场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 简介:经营者激励与约束问题始终是公司治理研究的核心问题。自Berle和Means(1932)以来,股权激励作为经营者激励的重要方式,一直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近年来,股权激励被普遍认为是我国国有企业转换机制的重要途径。从1999年起,北京、上海、武汉、杭州等地开始探索经营者股权激励机制。2002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也转发了财政部和科技部制定的《关于国有高新技术企业开展股权激励试点的指导意见》。自去年以来的股权分置改革以及MBO政策解禁,我国迎来了新一轮经营者股权激励改革的高潮。然而,关于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问题理论上始终分歧较大,已严重困扰着经营者股权激励改革。黄之骏与王华的论文《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基于内生性视角的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以下简称黄文),选取2001-2004年的高科技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试图从内生性研究视角研究经营者股权激励与企业价值的关系。作者发现,各种企业可观测特征和不可观测因素对经营者股权激励水平有显著影响;对高科技企业来说,即使考虑到内生性影响,

  • 标签: 股权激励机制 经营者激励 企业价值 经验证据 内生性 国有高新技术企业
  • 简介:一、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内涵(一)会计信息质量内涵我国国家标准对会计信息质量定义为:“产品、过程或服务满足规定或潜在要求(或需要)的特征和特性总和”,而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就是会计信息产品为满足规定或潜在需要而必须具备的那些特征和特性要求。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是为会计目标服务的.它是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标准。

  • 标签: 会计信息质量 公司治理结构 上市公司 会计信息产品 国家标准 质量特征
  • 简介:股票期权、限制性股票和股票增值权是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应用得最多的三种股权激励方式,不同股权激励方式下激励对象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和计算依据等都不一样。本文对这三种股权激励方式下激励对象的个人所得税负担作一系统的比较。

  • 标签: 个人所得税 股票期权 限制性股票 股票增值权
  • 简介:改革不但是一个制度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利益再分配的过程,必然要触动各个利益集团的既得利益。在法律制度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就使诸如大肆挥霍公款、地方保护主义、层出不穷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土政策等成为司空见惯的现象,严重的发展到法人走私、企业骗汇、偷漏税等刑事案件,这些都是各利益集团的丑恶表现。另外,改革力度的骤然加大,也可能带来通货膨胀,失业率上升等社会问题。为了避免各利益集团在政治上的对抗和社会剧烈动荡,注定中国改革只能是采取渐进的方式,因此,在国民经济中占很大比重的国有企业的改革,也只能采取渐进的方式。

  • 标签: 股权设置 中国特色 政企不分 股份制企业 利益集团 国有企业
  • 简介:所谓网状股权结构,是指企业集团内部由于投资层次较多和相互持股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股权结构。这种股权结构在西方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垄断和避税。如今,网状股权结构早已融入企业集团的运转模式,成为资本运营的重要载体和产物。根据德意志联邦银行的统计,20世纪90年代后期,德国上

  • 标签: 网状股权结构 企业集团 中国 利润分配 收益确认 资本运营
  • 简介:本文以2011~2015年我国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机构投资者独立性为视角,实证研究了股权集中度与异质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的关系,以及会计稳健性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股权集中度与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偏好呈现U型关系。股权集中度与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显著负相关,而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显著正相关。会计稳健性对股权集中度与机构投资者总体持股偏好之间关系起到U型调节作用。会计稳健性对股权集中度与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之间关系的负调节效应不显著,而对股权集中度与非独立机构投资者持股偏好之间的关系的正向调节效应显著。

  • 标签: 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股权集中度 会计稳健性 持股偏好
  • 简介:在民生证券公司为顾地科技办理股权质押业务这一案例中,民生证券公司采用历史模拟法下的VaR模型进行风险评估。该方法存在缺陷,应引入流动性风险La-VaR度量模型予以改进,改进后的模型具有适用性。此类案例研究可得出结论:股权质押率的确定应考虑对流动性风险的度量,进而让证券公司可以承受股市更大的波动风险。

  • 标签: 流动性风险 La-VaR 股权质押率 股权质押
  • 简介:从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新公司法,对降低公司设立条件、规范公司对外投资担保行为、调整公司财务会计制度、完善公司合并、分立和公司清算制度、确立公司及有关人员的诚信准则等作了调整与完善。下面就相关方面一一加以说明:

  • 标签: 公司法 权利义务 财务会计制度 公司清算制度 设立条件 担保行为
  • 简介:本文实证研究了2001—2004年间中国证券市场中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治理与上市公司股利政策之间的关系。针对我国特殊的股权结构制度背景下,现金股利政策的两种理论观点——"自由现金流假说"和"利益输送假说"以及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呈现的"恶意派现"现象,实证检验了我国机构投资者是否能够发挥治理、监督作用。研究结果发现:在2001—2004年间,机构投资者持股公司的每股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显著地高于非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发放现金股利公司的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显著地高于不发放现金股利公司,公司现金股利发放水平成为投资者构建投资组合的重要标准;机构投资者的持股比例不会对上市公司的股利政策产生影响,对于我国上市公司近年来出现的"恶意派现"现象,机构投资者发挥了其监督治理职能,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上市公司发生"恶意派现"的可能性越小。

  • 标签: 机构投资者 公司治理 股利政策
  • 简介:本文以2011~2015年沪深A股农业上市公司为样本,通过综合功效系数得分XS划分企业财务风险的高低,然后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农业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财务风险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农业上市公司中,股权集中度、国有控股、两职合一能抑制财务风险;股权制衡度、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监事会规模会扩大财务风险;董事会会议次数、监事会会议次数、高管人员持股比例、高管人员薪酬对财务风险没有显著影响。

  • 标签: 农业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 财务风险 功效系数法 二分类Logistic模型
  • 简介:崔学刚的论文“大股东变更、公司治理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以下简称崔文),以1997—2000年中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的变更事件为研究样本,分析了大股东变更前的股权结构以及变更后的公司治理的改变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作者发现,大股东变更前目标公司的国家股比例,收购方是否是民营企业、大股东变更后半年内董事长变更等对大股东变更后公司绩效的改善都有重要的影响。

  • 标签: 中国 上市公司 公司治理机制 公司绩效 流通模式
  • 简介:为解决上市公司股权分置问题,中国政府于2005年起实施了一场改革(亦即股权分置改革),以使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能够上市流通。股权分置改革的核心问题是非流通股股东向流通股股东支付多少股改对价,以往的研究表明,机构投资者(基金)持股比例越高,股改对价越低,也就是说,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和非流通控股股东“合谋”,以制定一个对流通股股东较低的股改对价(Chenefa1.,2011;Firtheta1.,2010)。本文进一步拓展这一研究,旨在考察基金治理是否能够缓解基金管理者与非流通控股股东的“合谋”问题。我们的研究发现,开放式基金和外资背景的基金与非流通控股股东“合谋”的可能性更低,而机构持有份额比例较高的基金则更有可能和非流通控股股东发生“合谋”。

  • 标签: 基金治理 股改对价 股权分置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