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床旁超声,探讨患者在住ICU期间上臂及小腿肌纤维厚度的变化情况。方法2019年4—7月,采用连续入组方法,选取青海省人民医院ICU住院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住ICU期间,使用床旁彩超连续每天测定患者的双侧上臂(肱二头肌)和双侧小腿最粗处(腓肠肌)的肌纤维厚度。结果58例患者入住ICU时,肱二头肌左侧、肱二头肌右侧、腓肠肌左侧、腓肠肌右侧的肌纤维厚度分别为(1.52 ± 0.37)、(1.50 ± 0.34)、(1.53 ± 0.39)、(1.51 ± 0.37) mm。患者入ICU后48 h分别为(1.45 ± 0.35)、(1.46 ± 0.37)、(1.44 ± 0.33)、(1.41 ± 0.32) mm,较入ICU 24 h呈现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106~4.711,P<0.05或0.01)。患者入ICU后72 h分别为(1.43 ± 0.36)、(1.44 ± 0.36)、(1.44 ± 0.32)、(1.39 ± 0.32) mm,较入ICU 24 h呈现显著性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29~4.504,P<0.05或0.01)。患者从入住ICU开始到入住ICU 1周,其肌纤维厚度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且肱二头肌左侧、肱二头肌右侧、腓肠肌左侧、腓肠肌右侧的肌纤维厚度较入ICU时分别下降了8.38%(0.13/1.55)、10.19%(0.16/1.57)、9.87%(0.15/1.52)、11.11%(0.17/1.53)。在出ICU时,患者肱二头肌左侧、肱二头肌右侧、腓肠肌左侧、腓肠肌右侧的肌纤维厚度较入ICU时分别下降了9.87%(0.15/1.52)、9.33%(0.14/1.50)、9.15%(0.14/1.53)、11.26%(0.17/1.51)。结论患者在入ICU 48 h内即可出现肌肉衰减的现象,且随着住院日数的延长呈衰减趋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附睾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沭阳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3例附睾横纹肌肉瘤患者,应用常规病理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析附睾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结果3例附睾横纹肌肉瘤患者的年龄分别为10岁、23岁和25岁,病程分别为1个月、2个月和4个月。左侧附睾1例,右侧附睾2例,均为单发性病灶,临床以阴囊肿块并进行性增大为主要症状。B超和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均发现附睾占位性病变,术后病理诊断为附睾横纹肌肉瘤,其中2例为腺泡状横纹肌肉瘤,1例为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肿瘤由原始间叶细胞和不同分化的横纹肌母细胞组成,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肌细胞生成素(myogenin)、肌调节蛋白(MyoD1)、波形蛋白(vimentin)和结蛋白(desmin)阳性,神经元特异性稀醇化酶(NSE)、S-100蛋白、肌动蛋白(actin)、平滑肌肌动蛋白(SMA)、内皮细胞标记物(CD34)、尤文氏肉瘤标记物(CD99)和广谱细胞角蛋白(CKpan)阴性。结论附睾横纹肌肉瘤是一种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获得较好的预后。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危头颈部横纹肌肉瘤(RMS)的高危因素与诊疗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根据美国儿童肿瘤组织(COG)、中国抗癌协会小儿血液肿瘤学组儿童横纹肌肉瘤协作组(CCCG-RMS)制定的危险度分组,筛选原发于头颈部的高危儿童横纹肌肉瘤为研究对象。采用穿刺病理/手术+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分析原发部位、年龄、病理分型、转移等因素与诊疗策略、预后的相关性。结果入组患儿29例。其中男17例(58.6%),女12例(41.4%);原发部位:眼眶区占位7例(24.1%),脑膜旁占位22例(75.9%);临床分期:Ⅲ期2例(6.9%),Ⅳ期27例(93.1%)。随访至2018年12月31日,死亡14例,存活15例,无病生存10例,总生存率为48.3%(15/29例),无病生存率为34.5%(10/29例)。Kaplan-Merier曲线分析提示总生存时间(76.0±12.0)个月,95%可信区间(CI):53.5~93.2个月;无事件生存时间(62.5±10.6)个月,95%CI:47.0~83.9个月。结论高危组头颈部RMS患儿预后相对较差,中枢神经侵犯是重要的致死因素,密切随访及防治中枢神经系统侵犯是提高RMS预后的主要任务。
简介: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持续性气流受限为特征、可预防和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其气道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具有难以治愈、病程长等特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OLD)2020报告倡导慢阻肺需要进行长期疾病管理,以延缓疾病进展,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将从药物干预、吸入装置以及非药物干预等3个方面,对如何实现慢阻肺的长期疾病管理进行探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阻运动对老龄大鼠股四头肌线粒体功能、肌少症及肌纤维形态的影响。方法老龄雄性大鼠(SD),喂养18月龄后开始8周抗阻运动,测最大抗阻负重跑,再分别以0%、30%、50%、70%最大负重进行间歇跑台抗阻运动,跑台放置坡度为35°,跑速15 m/min,隔天运动。对照组不运动。8周末检测股四头肌线粒体膜电位,释放到胞浆细胞色素C(Cyt c)、凋亡诱导因子(AIF)和凋亡蛋白(Smac/DIABLO)含量,股四头肌纤维横截面积(CSA)和蛋白质含量,并观察肌纤维形态结构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0%、30%、50%和70%四个抗阻运动组线粒体ΔΨmt均升高,且0%、30%、50%组升高(t=7.412、5.611、6.213,均P<0.01);与0%组比较,30%组线粒体ΔΨmt下降的细胞百分率(10.6%)(t=9.356,P<0.05),而70%组线粒体ΔΨmt升高的细胞百分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03%)(t=8.341,P<0.05)。与对照组比较,8周抗阻运动老龄大鼠股四头肌胞浆Cyt c、AIF和Smac/DIABLO的含量下降,其中0%、30%、50%三组股四头肌胞浆Cyt c、Smac/DIABLO含量下降(t=8.324、7.516、6.871,均P<0.05),以及0%、30%、50%三组AIF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434、8.78、7.342,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0%、30%、50%三组肌纤维空泡面积下降(t=5.567、6.784、7.432,P<0.01);30%、50%、70%三组股四头肌蛋白质含量升高(t=7.478、6.765、4.564,均P<0.01);与0%组相比,30%、50%、70%三组股四头肌蛋白质含量升高(t=9.236、8.342、6.456,均P<0.01)。结论低、中等负重抗阻运动可改善老龄大鼠股四头肌线粒体功能,减少股四头肌线粒体释放促凋亡蛋白Cyt c、AIF、Smac/DIABLO;低、中等负重抗阻运动可提高肌纤维蛋白质含量,减少肌纤维空泡面积,维持肌肉质量,延迟肌少症的出现。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胰岛素抵抗时磷酸化叉头框蛋白O1(pFoxO1)介导的肌肉环指蛋白(MuRF)骨骼肌蛋白降解途径,探讨胰岛素抵抗时骨骼肌蛋白含量变化及健脾清化方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c57小鼠制备肥胖伴胰岛素抵抗模型。将成模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健脾清化方组、二甲双胍组,每组10只。健脾清化方组灌胃健脾清化方水煎液20.961 g生药/kg,二甲双胍组灌胃二甲双胍混悬液18.498 g/kg,模型组灌胃等体积的生理盐水,1次/d,连续给药4周。分别于造模后及给药后进行腹腔葡萄糖耐量试验(IPGTT),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pFoxO1、FoxO1、MuRF、肌生成促进因子1(MyoD)、肌球蛋白(myosin)相对表达,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MyoD、myosin的定位和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健脾清化方组小鼠糖耐量试验中0、60、120 min血糖降低(P<0.05);健脾清化方组和二甲双胍组pFoxO1/FoxO1蛋白表达比值[(0.27±0.07)、(0.24±0.14)比(0.05±0.03)]升高(P<0.05),MuRF蛋白相对表达[(1.22±0.42)、(1.15±0.32)比(3.21±0.35)]降低(P<0.05),健脾清化方组MyoD[(1.42±0.45)比(0.4±0.11)]、myosin[(0.80±0.11)比(0.51±0.08)]蛋白相对表达升高(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健脾清化方组MyoD[(5.06±1.72)比(2.28±0.83)]和myosin[(60.28±7.47)比(39.77±3.34)]表达升高(P<0.05)。结论健脾清化方可有效提高肥胖伴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骨骼肌蛋白含量,其机制可能与促进骨骼肌FoxO1磷酸化,抑制骨骼肌蛋白MuRF降解途径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对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因骨折造成的肘关节僵硬患者分为机器人组(40例)及JAS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干预(包括物理因子治疗、关节松动治疗及运动疗法等),机器人组在此基础上辅以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训练,JAS组则辅以静态渐进性牵引支具JAS治疗。2组患者均每次治疗100 min,每日治疗2次,每周治疗5 d,连续治疗8周。于治疗前、治疗8周后分别采用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HSS)肘关节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同时检测2组患者肘关节屈伸、旋转主动活动度(AROM)。结果治疗8周后机器人组HSS评分、MBI评分、肘关节屈伸ROM、旋转ROM、优良率[分别为(86.00±12.50)分、(95.29±4.07)分、(120.94±13.69)°、(159.21±9.01)°和76.5%]均较治疗前及JAS组[分别为(70.16±12.14)分、(91.13±4.42)分、(101.77±16.00)°、(157.00±12.59)°和54.8%]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外骨骼康复机器人能有效改善骨折后肘关节僵硬,促进患者肘关节功能恢复,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该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比较肌肉密度(肌肉质量)和肌肉大小(肌量)与起立-行走测试及握力的相关性。方法招募北京积水潭医院附近新街口社区的301名老年志愿者。所有研究对象均行髋部CT检查及大腿中段1 cm层厚的CT扫描。用Osirix软件体质分析模块分别测量髋部臀大肌和大腿中段的肌肉面积和密度。完成握力和起立-行走测试(TUG)。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肌肉密度和大小与TUG和握力的相关性。结果校正年龄和BMI后,女性臀大肌密度与TUG呈负相关(Ptrend=0.0366),而女性臀大肌大小及大腿中段肌肉大小均与TUG无关;对于男性,各个肌肉密度和大小均与TUG无关。校正年龄和BMI后,男性臀大肌密度与握力呈正相关(Ptrend=0.0334),而大腿中段肌肉大小与握力也呈正相关(Ptrend=0.0155);对于女性,各个肌肉密度和大小均与握力无关。结论肌肉大小和密度与握力及起立行走测试的关系存在性别差异,臀大肌的肌肉密度与肌力和躯体功能相关,而大腿中段肌肉大小与肌力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年龄组肌肉减少症(肌少症)患者临床及肌肉指标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了404例门诊长期随诊、年龄大于60岁的老年人。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老年分类标准,将人群分为年轻老年组、老老年组及长寿老年组;并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共识2019年诊断标准,将各年龄段老年人群又分为肌少症组和非肌少症组。记录一般临床数据资料,并测定上臂围、小腿围、外周骨骼肌指数、握力、日常步速、简易体能状况量表及3 m起立步行实验(3mTUG)等数据,同时采用多频生物电阻抗仪进行人体成分测量。结果本研究中研究对象年龄为(85.24±8.23)岁,其中年轻老年组90例(22.28%),老老年组165例(40.84%),长寿老年组149例(36.88%)。共筛选出肌少症患者123例(30.45%),各组间患病率分别为年轻老年组25例(27.78%)、老老年组47例(28.48%)、长寿老年组51例(34.23%)。相较于非肌少症,各年龄组的肌少症患者的基础代谢率显著下降,年轻老年组血红蛋白及白蛋白水平下降,老老年组和长寿老年组肌少症患者的腰围和体质指数下降,老老年组肌少症患者体脂百分比升高。在肌少症人群中,相较于年轻老年组,长寿老年组肌少症患者中男性比例更高。多组间比较结果提示,相较于年轻老年组,老老年组及长寿老年组的谷丙转氨酶及前白蛋白水平下降,血清肌酐升高,外周骨骼肌指数无显著变化,但握力[(27.7±5.9)kg比(23.2±6.9)kg比(21.4±5.8)kg,F=5.81,P=0.004]、步速[(0.8±0.2)m/s比(0.7±0.2)m/s比(0.5±0.2)m/s,F=11.88,P=0.000]、小腿围[(33.4±3.3)cm比(15.9±8.4)cm比(31.5±3.1)cm比(30.9±3.3)cm,F=3.58,P=0.031]均显著下降,3 m起立步行实验[(10.0±2.1)s比(15.9±8.4)s比(20.8±12.8)s,F=6.98,P=0.001]时间增加。偏相关分析提示年龄与握力(r=-0.374,P=0.001)、日常步速(r=-0.441,P=0.000)、小腿围(r=-0.223,P=0.017)呈负相关,而与3mTUG时间与年龄间呈正相关(r=0.319,P=0.009)。结论相较于年轻老年肌少症患者,高龄肌少症患者肌肉功能、肌肉力量和下肢肌肉质量出现了明显下降。伴随年龄的增长,我们需更加关注肌肉功能、肌肉力量及局部肌肉质量的变化对不良事件的影响。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具有TFCP2基因重排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s,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2例具有TFCP2基因重排RMS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检测资料,同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例1女,31岁,肿物位于左上牙龈;例2女,49岁,肿物位于右上颌后牙区。镜下形态:例1由条束状、旋涡状的短/胖梭形细胞构成;例2肿瘤与骨组织混杂生长,长梭形细胞为主伴有少量上皮样细胞。免疫表型,例1肿瘤细胞部分表达结蛋白及广谱细胞角蛋白,例2肿瘤细胞弥漫表达结蛋白;2例均MyoD1弥漫阳性,Myogenin阴性,间变性淋巴瘤激酶Ventana-D5F3部分阳性。间期荧光原位杂交(FISH)检测到TFCP2基因易位。二代测序检测到EWSR1-TFCP2融合基因。例1术后5个月左颈淋巴结转移,例2术后32个月前腭部肿瘤复发。结论具有TFCP2基因重排RMS是RMS的一组特殊亚群,好发于骨,特别是青年患者颅面骨,表现为上皮样细胞和/或梭形细胞形态,预后不良。
简介:摘要目的确定微血管减压术中异常肌反应(AMR)监测的适宜神经肌肉阻滞(NMB)程度。方法选择术前诊断为面肌痉挛并拟行微血管减压术患者50例,性别不限,年龄20~64岁,体重指数≤30 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静脉注射咪达唑仑0.05~0.10 mg/kg、舒芬太尼0.3~0.5 μg/kg和丙泊酚1.5~2.5 mg/kg,待患者意识消失后行电生理监测,电刺激面神经颧支,在颏肌记录AMR的基础值;同时使用TOF-Watch SX肌松监测仪监测NMB程度,静脉注射罗库溴铵0.6 mg/kg后,在不同NMB程度(100%、75%、50%和25%)时测定AMR的振幅和潜伏期,计算振幅保留比率(实测AMR振幅与基础值的比值),分析振幅保留比率和潜伏期与NMB的关系。AMR监测中适宜NMB程度的判断标准:1.AMR振幅保留比率≥50%;2.电刺激面神经无任何体动反应。结果在不同NMB程度进行电刺激面神经时,均无患者发生体动反应。振幅保留比率(Y)与NMB程度(X)呈负相关(r=-0.943,t=-42.73,P<0.001),回归方程为Y=90.36-0.894 7X,决定系数R2为0.880 4(F=1 825.41,P<0.001);潜伏期与外周NMB程度呈正相关(r=0.879,t=28.67,P<0.001),回归方程为Y=10.77+0.074 3X,决定系数R2为0.768 1(F=821.30,P<0.001)。判断微血管减压术中AMR监测的适宜NMB程度为25%~45%。结论微血管减压术中AMR监测的适宜NMB程度为25%~45%。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摄食吞咽训练同步颏下肌群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对脑卒中后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筛选标准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83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常规组)28例、摄食吞咽训练联合NMES组(联合组) 28例和摄食吞咽训练同步NMES组(同步组) 27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吞咽训练,在此基础上,联合组接受摄食吞咽训练联合颏下肌群NMES治疗(即摄食吞咽训练结束10 min后,再进行颏下肌群NMES治疗),同步组则在接受摄食吞咽训练的同时进行颏下肌群NMES治疗。于治疗前、治疗6周后(治疗后)采用吞咽障碍结局与严重度量表(DOSS )评估3组患者的吞咽功能,并记录其脑卒中相关性肺炎(SAP)感染情况和湿性嗓音例数。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DOSS分级均优于组内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同步组治疗后的DOSS分级和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常规组和联合组治疗后,而联合组治疗后的DOSS分级和总有效率亦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组和联合组分别出现6例和15例SAP病例,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同步组SAP例数只有2例,显著低于常规组和联合组,联合组SAP例数显著多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常规组、联合组和同步组的湿性嗓音例数分别为7例、21例和6例,即常规组和同步组的湿性嗓音例数显著少于联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摄食吞咽训练同步NMES可显著改善脑卒中后轻、中度吞咽障碍患者的吞咽功能,而单纯的摄食吞咽训练可能增加误吸和肺部感染的发生,影响康复训练的安全性。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肌肉质量和力量的变化特点。方法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法选取北京9家医院内分泌科就诊的≥50岁T2DM患者670例(男320例,女350例)为T2DM组,随机抽取年龄相匹配的无T2DM的北京医院退休职工214例(男54例,女性75例)为对照组。采用生物阻抗法进行身体成分检测。肌肉含量减少诊断截值为四肢骨骼肌指数(ASMI)男性<7.18 kg/m2,女性<5.73 kg/m2;肌肉力量降低诊断截值为握力男性<29.5 kg,女性<21.2 kg;肌肉含量下降和力量降低诊断为肌少症;计算肌肉质量(握力/优势侧上肢肌肉含量),比较单位重量的肌肉力量。多因素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2DM组患者空腹血糖、腰臀比、吸烟、饮酒、合并高血压、冠心病高于对照组人群(P<0.05或P<0.01)。男性T2DM组患者握力、肌肉质量低于对照组(t=4.408、3.972,均P<0.01);男性受试者中体质指数(t=-5.567,95% CI:-0.375~-0.179,P<0.01)和糖化血红蛋白(t=-2.322,95%CI :-0.420~-0.035,P<0.05)与肌肉质量呈负相关。增龄(OR=1.062,95% CI:1.023~1.103,P<0.01;OR=1.074,95%CI:1.027~1.122,P<0.01)和糖化血红蛋白升高(OR=1.353,95%CI:1.150~1.591,P<0.01;OR=1.269,95%CI:1.044~1.543,P<0.05)是肌肉力量降低和肌少症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论与非T2DM者比较,中老年男性T2DM患者肌肉力量和质量下降更明显,除增龄外,糖化血红蛋白和体质指数升高是肌肉力量和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