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 本次实验将采用 针对孕妇加强孕期的营养指导,进一步提升体质量管理,从而改善妊娠结局。 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了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前来本院进行孕检的产妇为对象,经过专业的 产科门诊健康测评 检查,需要加强护理支持。在自愿参与实验调查的患者中,采用随机法,对 100 例产妇进行分组病情讨论。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则为孕期营养指导和体质质量管理,为妊娠良好结局做准备。 结果: 从护理质量上看,观察组 产妇的阴道分娩率为 90% ( 45/50 ) ,对照组为 72% ( 36/50 ) , 组间对比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与此同时,在产后 24 小时出血量上看,观察组为( 261.5±47.6 ) ml ,对照组则为( 374.9±57.3 ) ml ,且在新生儿体质量上看,也以观察组整体表现更好。 结论: 采用 营养指导和体质质量管理,有利于产妇的健康维系,并保障母婴安全,有助于良好的妊娠结局的实现,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聊城市第三人民医院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2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结合循证护理进行干预。观察和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生理、情感、功能、社会及家庭状态指标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将循证护理方法应用在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明显降低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北京学龄儿童青少年身高增长与血压变化的性别差异。方法基于北京市顺义区2009—2018年所有小学至高中体检资料,经匹配个人信息后形成70 769名学生的身高、血压重复测量的纵向数据,计算年龄别身高、血压及其增长速度,和以身高增速高峰年龄(PHA)为基点的血压增长速度,采用混合效应线性模型分析增长速度的性别差异。结果男、女生身高、血压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除10~11岁男生的身高低于女生,其他同年龄段男生身高、血压均高于女生;混合效应线性模型结果显示身高和血压增长速度存在性别年龄交互作用(P<0.001);北京市男生PHA为12岁,女生PHA为10岁,男生比女生晚2年。男、女生血压增长速度曲线均呈“双峰”状,男生血压最大增长速度年龄为13岁,女生为10岁,男生较女生晚3年。男生的身高、血压增长速度高峰均高于女生。在调整PHA后的血压增长速度曲线中,男生和女生均显示青春期血压增长与身高增长相一致,即血压增长速度在PHA前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在PHA达到高峰,之后又显著下降。结论青春期各年龄段男、女生身高与血压增长速度存在性别差异,且血压增长速度变化与身高增长密切相关。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新型半导体心脏专用碲锌镉(CZT)SPECT门控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相位分析技术评价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与收缩功能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8月于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行门控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的患者343例[男232例,女111例,年龄(60.08±12.88)岁],所有患者行CZT SPECT门控静息心肌灌注显像。通过相位分析软件分获得左心室整体收缩功能参数[舒张末期容积(EDV)、收缩末期容积(E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参数[相峰(PP)、相位标准差(PSD)、直方图带宽(PHB)、偏度(HS)、峰态(HK)]。将所有患者分为4组:心功能正常组(147例)、缺血性心肌病组(114例)、非缺血性心肌病无左束支阻滞组(50例)、非缺血性心肌病伴左束支阻滞组(32例)。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收缩功能参数与同步性参数间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PP、PSD、PHB与LVEF均呈负相关(r值:-0.194、-0.790、-0.799,均P<0.01),其中PP与LVEF相关性不佳,HS、HK与LVEF呈正相关(r值:0.767、0.676,均P<0.01);PSD、PHB与ESV呈正相关(r值:0.778、0.795,均P<0.01),而PP与ESV相关性不佳(r=0.145,P<0.01); PSD、PHB与EDV呈正相关(r值:0.722、0.732,均P<0.01),而PP与EDV无相关性(r=0.095,P>0.01);HS、HK与EDV、ESV均呈负相关(r值:-0.700~-0.580,均P<0.01)。心功能正常组、缺血性心肌病组、非缺血性心肌病无左束支阻滞组和非缺血性心肌病左束支阻滞组PSD、PHB与LVEF均呈负相关(r值:-0.834~-0.492,均P<0.01),HS、HK与LVEF均呈正相关(r值:0.243~0.792,均P<0.01)。结论CZT SPECT相位分析技术所得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定量参数与LVEF相关性较好,随着LVEF降低,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变差。缺血性心肌病及非缺血性心肌病均能影响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从而影响左室收缩功能,并且非缺血性心肌病伴左束支阻滞患者左室机械收缩同步性受影响较大。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与心脏磁共振成像(CMR)对Beagle犬局部放射性心脏损伤(RIHD)的诊断价值。方法将24只1岁龄健康雄性Beagle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照射后3、6和12个月组,每组各6只;其中各照射组左心室前壁行单次20 Gy调强放疗。对全部犬行18F-FDG PET/CT心肌代谢显像和CMR检查,计算18F-FDG摄取增高区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及面积。全部检查结束后1周处死实验犬,取心脏进行Masson染色及电子显微镜检查。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组间差异。结果对照组心肌18F-FDG几乎不摄取,照射后3个月即可见犬心肌18F-FDG摄取增加,照射后3、6和12个月组的心肌SUVmean分别为5.90±1.31、4.66±2.21和3.21±0.82,与对照组(1.13±0.21)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81,P<0.05);照射组18F-FDG摄取增高面积随着照射后时间延长逐渐下降(F=195.74,P<0.01)。CMR示照射后6和12个月组的心肌灌注降低、进行性纤维化加重;与对照组相比,照射后6和12个月组的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SV)增加(F=15.479和16.908,均P<0.01),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下降(F=63.715,P<0.01)。Masson染色发现照射后心肌纤维化进行性加重;电子显微镜检查示照射后心肌线粒体变性肿胀,线粒体数量进行性减少。结论照射后局部心肌18F-FDG摄取增高对于RIHD的危险性有预测价值,18F-FDG PET/CT显像能早于CMR发现RIHD。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北京市顺义区6~8岁儿童躯干脂肪指数(TFI)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8年10月至2019年6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开展的“儿童生长与健康队列”。采用人群普查的方法,最终纳入资料完整的1 503名6~8岁儿童为研究对象。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和超声检查收集身高、体重、体成分、血压、血常规与生化和cIMT等信息,采用线性回归分析cIMT相关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确定TFI识别高cIMT儿童的最佳截断值,并同时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TFI儿童的cIMT水平的差异。结果研究对象年龄为(6.7±0.3)岁,其中男童占50.0%(752名)。男、女童cIMT分别为(0.358±0.024)和(0.355±0.023)mm,TFI的M(P25,P75)分别为0.70(0.22, 1.78)和0.74(0.23, 1.52)kg/m2。男、女童高cIMT检出率分别为2.1%(16名)和3.3%(25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童身高、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FI与cIMT呈正相关(P值均<0.05);女童身高、SBP、甘油三酯(TG)、TFI与cIMT呈正相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cIMT呈负相关(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FI识别高cIMT的最佳截断值男童和女童为1.78和1.14 kg/m2,分别位于P75和P66。应用TFI最佳截断值进行分组,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调整年龄、身高、SBP、DBP、TG和HDL-C等因素后,不同TFI男、女童的cIM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5)。结论TFI与cIMT有关联,具有识别早期血管结构损害的潜在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杭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分布变化情况,确定重点人群,探索教学环境等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参照《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细则》的要求,于2013─2017学年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杭州市每个行政区县,分别随机抽取3所学校(小学1所、初中1所、高中1所)的在校学生进行视力检查。通过卡方检验和趋势卡方检验,比较不同性别、城乡及学段间学生视力不良分布状况及严重程度的差异。通过秩相关分析,探讨教学环境指标合格率与视力不良率之间的关联性。结果:共调查了48所学校244 338名中小学生,这5个学年学生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为76.44%。各学年女生的视力不良率高于男生(χ2=546,P<0.001),郊县学生视力不良率高于市区(χ2=5 313,P<0.001),小学、初中、高中学生的视力不良总检出率依次增高,学段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教学环境指标中课椅符合率与视力不良率之间具有相关性(r=-0.581,P=0.029)。结论:杭州市中小学生视力不良率处于全国较高水平。小学是关键阶段,女生和郊县学生是重点干预对象。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ICL)植入术矫正中高度近视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在武汉、长沙、重庆爱尔眼科医院对2009年12月至2014年12月接受ICL术后5年以上的患者进行回访。收集术前及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拱高、眼轴长度(AL)、视觉问卷等的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68例(320眼),随访时间为术后5~9(5.9±1.0)年。术前及末次随访的等效球镜度(SE)分别为-18.25~-4.38(-10.47±3.08)D和-4.00~+0.38(-0.91±0.82)D。末次随访的安全指数和有效指数分别为0.15~1.71(1.10±0.20)和0.33~2.00(0.86±0.30)。末次随访的UCVA、BCVA均较术前提高(t=58.903、6.637,P<0.001),AL轻度增长(t=-9.136,P<0.001),角膜内皮细胞计数平均减少5.7%(t=10.077,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末次随访拱高为24~1 300(402±185)μm。视觉症状问卷显示95%患者对手术满意,夜间视力和夜间驾驶容易度评分最低。共32眼(10.0%)出现并发症或已行手术治疗,包括白内障手术(5眼,占1.6%),ICL调位(10眼,占3.1%),ICL置换(9眼,占2.8%),ICL取出(2眼,占0.6%),外伤性视网膜脱离(3眼,占0.9%),玻璃体积血(1眼,占0.3%),脉络膜新生血管(1眼,占0.3%),黄斑出血(1眼,占0.3%)。结论:术后5年以上远期随访,ICL植入矫正中高度近视安全有效,患者满意度高,而且存在较少的并发症及不良事件。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支气管镜治疗老年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浙江医院收治80例住院老年重症VA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乙酰半胱氨酸+支气管镜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78±7)岁]和单纯支气管镜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80±7)岁],对其进行前瞻性队列研究。单纯支气管镜组患者除进行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外,采用支气管镜治疗;乙酰半胱氨酸+支气管镜组患者在单纯支气管镜组治疗基础上行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治疗。2组患者均持续治疗7 d。2组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行简化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取静脉血10 mL,检测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取动脉血1 mL,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吸气平台压(Pplat)、动态肺顺应性(Cdyn)、气道阻力与呼吸做功及抗生素使用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对数据行χ2检验、t检验。结果(1)乙酰半胱氨酸+支气管镜组患者治疗后简化CPIS、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明显低于单纯支气管镜组(t=2.32、2.15、6.08、7.12,P<0.05或P<0.01)。乙酰半胱氨酸+支气管镜组、单纯支气管镜组患者治疗后简化CPIS、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均明显低于治疗前(t=13.76、13.60、12.70、8.32,11.44、14.28、9.48、9.50,P<0.01)。(2)乙酰半胱氨酸+支气管镜组患者治疗后PaO2、氧合指数明显高于单纯支气管镜组(t=4.14、2.55,P<0.05或P<0.01),PaCO2明显低于单纯支气管镜组(t=4.36,P<0.01)。乙酰半胱氨酸+支气管镜组患者治疗后PaO2、氧合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t=10.90、43.72,P<0.01),单纯支气管镜组患者治疗后PaO2、氧合指数明显高于治疗前(t=6.55、43.03,P<0.01);乙酰半胱氨酸+支气管镜组、单纯支气管镜组患者治疗后PaCO2明显低于治疗前(t=21.54、21.92,P<0.01)。(3)乙酰半胱氨酸+支气管镜组患者治疗后Cdyn明显高于单纯支气管镜组(t=5.41,P<0.01),Pplat、气道阻力、呼吸做功明显低于单纯支气管镜组(t=2.18、5.46、2.49,P<0.05或P<0.01)。乙酰半胱氨酸+支气管镜组、单纯支气管镜组患者治疗后Cdyn明显高于治疗前(t=16.10、10.90,P<0.01),Pplat、气道阻力、呼吸做功明显低于治疗前(t=21.18、11.13、9.32,15.50、5.17、5.97,P<0.01)。(4)乙酰半胱氨酸+支气管镜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分别为(6.9±1.9)、(8.7±2.8)d,明显短于单纯支气管镜组的(10.1±2.2)、(11.6±3.5)d,t=6.85、4.09,P<0.01。结论乙酰半胱氨酸雾化吸入联合支气管镜治疗能够明显控制老年重症VAP患者的肺部感染程度,改善患者的呼吸力学指标、血气分析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去甲氧柔红霉素、柔红霉素对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血液科 2017 年 1月 ~2018 年 12月期 间收治的 40 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分组,分为实验组( 20 例)、参照组( 20 例)。实验组接受去甲氧柔红霉素、阿糖胞苷诱导联合方案治疗,参照组接受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诱导剂联合方案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①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 P< 0.05)。②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分析、肺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 d。比较两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血气分析、肺功能和炎性因子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68%)高于对照组(70.73%)(χ2=6.609,P<0.05);观察组治疗后氧分压[(76.93±3.67)mmHg]高于对照组[(68.32±2.86)mmHg],而二氧化碳分压[(45.46±4.87)mmHg]低于对照组[(57.29±5.26)mmHg](t=11.849、10.567,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1.76±0.16)L]和用力肺活量[(2.79±0.16)L]均高于对照组[(1.42±0.12)L和(2.31±0.19)L](t=10.885、12.373,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16.83±3.45)ng/L]、白细胞介素6[(23.15±5.46)ng/L]和C反应蛋白[(6.87±1.45)mg/L]均低于对照组的(37.49±6.98)ng/L、(47.38±7.19)ng/L和(15.98±2.67)mg/L(t=16.990、17.185、19.199,均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联合低分子肝素钙对COPD合并呼吸衰竭疗效明显,且可改善患者血气分析和肺功能,并减轻炎性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