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导尿在神经膀胱康复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于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神经膀胱患者共80例,将患者按照入院编号,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之后给予患醋酸去氨加压素片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进行间歇导尿治疗,两组患者在接受为期4周的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40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之后,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在治疗神经膀胱患者时,可以采用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导尿的治疗方法,此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患病状态,提高患者病后生存质量,获得非常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简易膀胱容量测定指导间歇性导尿 神经源性膀胱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康复护理对脊髓栓系术后神经膀胱功能恢复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我院从2022年1月到2024年2月期间收治的15例脊髓栓系综合征术后神经膀胱患儿,在住院接受治疗期间,患儿接受了持续留置尿管、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及健康教育等康复护理措施。对比进行康复护理前后患儿膀胱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在行康复护理措施后,拔尿管时膀胱容量大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接受间歇导尿1个月后,膀胱容量大于拔管时,残余尿量少于拔管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康复护理对脊髓栓系综合征伴神经膀胱患儿的术后重建膀胱功能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有力地提高了患儿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脊髓栓系综合征 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
  • 作者: 陈燕 马源 何育霖 刘二鹏 邢栋 杨兴欢 朱文 王庆伟 窦启锋 张会清 文建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9-15
  • 出处:《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年第17期
  • 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学中心&泌尿外科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45005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卫辉 453100,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开放实验室 450052;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尿动力学中心&泌尿外科 450052;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河南 卫辉 45310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神经双侧离断神经膀胱(NB)幼鼠模型的膀胱形态结构功能变化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方法选取SD雌性幼鼠64只,其中32只行L6+S1神经双侧离断建立NB模型,32只行假手术作为对照。神经离断和假手术3、6、12、24周后行膀胱测压检查。收集对应膀胱组织行马松染色和天狼猩红染色分析胶原纤维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TGF-β1、Smad2、Smad6蛋白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TGF-β1受体Ⅰ的蛋白水平变化。结果各NB神经离断组膀胱不稳定,存在膀胱漏尿点压(BLPP),膀胱无明显排尿收缩压;神经离断3、6、12周和24周鼠的膀胱基础压(22.10±2.51)、(18.20±1.52)、(31.20±2.82)、(41.10±3.41) cmH2O(1 cmH2O=0.098 kPa)和膀胱容量(22.30±1.72)、(49.10±5.54)、(30.30±2.68)、(13.50±1.52) mL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3.51±0.45) cmH2O和(0.52±0.04) 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神经离断组膀胱组织横切面大小为先增大(3、6周)后变小挛缩(12、24周),膀胱壁厚度先变薄(3、6周)后增厚(12、24周);膀胱质量随离断时间持续增加。马松染色结果显示,神经离断大鼠的膀胱壁中正常纤维结缔组织逐渐紊乱,膀胱壁分层结构逐渐解体,平滑肌肥大增厚,肌间胶原纤维逐渐增多,染色变深。天狼猩红检测示神经离断24周的膀胱组织中Ⅲ型胶原纤维明显增多,Ⅲ型/Ⅰ型胶原纤维比例(3.14±0.71)明显高于对应的假手术组(0.8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8,P<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发现,神经离断膀胱组织中TGF-β1和Smad2表达随着离断时间逐渐升高,通路抑制蛋白Smad6随离断时间逐渐降低。Western blot显示TGF-β1受体Ⅰ蛋白水平在12、24周的表达分别高于对应的假手术组1.3、1.6倍(t=6.06、14.45,均P<0.01)。结论脊神经双侧离断导致的幼鼠NB,收缩功能瘫痪,膀胱内压逐渐增高,膀胱正常结构逐渐解体,膀胱纤维化通路TGF-β1/Smads信号通路逐渐激活,小儿NB发展的过程为膀胱纤维化,临床治疗小儿NB应尽早预防膀胱纤维化。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纤维化 膀胱测压 转化生长因子β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康复护理对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病人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46例脊髓损伤后并发神经膀胱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均实施康复科护理常规,观察组还实施针对护理措施。观察两组病人自行排尿时间、入组2个月后自行排尿残余尿液量以及膀胱尿道异常率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中胸髓损伤、腰髓损伤、颈髓损伤病人恢复自行排尿的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2个月后观察组病人自行排尿残余尿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护理1个月、2个月时B型超声检查异常以及尿路感染异常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病人实施针对康复护理措施,可明显促进病人膀胱功能的康复,减低泌尿系统相关异常率,护理经验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康复护理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膀胱综合管理方案在神经膀胱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抽取本94例神经膀胱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用常规护理,实验组用膀胱综合管理方案,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实验组护理效果较好。结论:膀胱综合管理方案效果理想,能保障有效护理决策,提升护理质量水平,可减少患者排尿次数,降低残余尿量,改善预后效果,避免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膀胱综合管理方案 神经源性膀胱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管理在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康复护理效果及心理状态。方法:选取2021年8月到2023年10月收治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患者60例,并按随机数表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护理)30例,研究组(膀胱管理)30例,对两组护理效果及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膀胱管理后,可以提高其临床效果,使得膀胱功能得到改善,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膀胱管理 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膀胱患者的治疗当中,患者同时接受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与针灸治疗对其残余尿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一整年内收治的42例神经膀胱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治疗方案不同均分成常规组与配合组,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与神经肌肉电刺激仪配合针灸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膀胱残余尿量以及膀胱内压力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数据对比无差异存在,配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膀胱残余尿量明显减少,且膀胱内压力增加,两组患者治疗后数据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针对神经膀胱患者的治疗而言,患者接受电刺激仪配合针灸治疗的效果较好,其残余尿症状可得到较好改善,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针灸 残余尿 肌肉 电刺激仪 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措施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来我院治疗的90例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照分组的原则将实验对象分为两组,试验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45例,试验组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措施进行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进行治疗,8周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日排尿次数、残余尿量以及膀胱容量三个因素对比中,试验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脊髓损伤所致神经膀胱患者采取综合康复护理措施可以明显改善膀胱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综合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 神经膀胱临床指中枢神经系统或其周围神经受损引发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常见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总结分析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康复治疗方案和措施,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新思考,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督灸法改善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的疗效。方法脊髓损伤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2组均按常规药物治疗、激发技术、间歇导尿等。观察组同时配合督灸法,2组定期检测残余尿量。结果经过30d治疗,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督灸法对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有确切疗效。

  • 标签: 督灸法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脊髓横断面损伤致神经膀胱失禁的护理方式及效果。方法:抽取2019年月至2021年10月在本院诊治的52例脊髓横断面损伤致神经膀胱失禁病例,双盲法划入综合组与普通组(n=26)。普通组实施常规护理,综合组实施综合护理,比较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综合组病例的膀胱容量、残留尿量显著改善,与普通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普通组病例的症状改善率分别是96.15%、76.92%,综合组症状改善率相对较高(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脊髓横断面损伤致神经膀胱失禁中应用效果较好,建议推广。

  • 标签: 脊髓横断面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失禁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神经膀胱临床指中枢神经系统或其周围神经受损引发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是脊髓损伤常见并发症之一。本研究总结分析脊髓损伤后神经膀胱康复治疗方案和措施,旨在为临床工作提供新思考,以期进一步提高疗效。

  • 标签: 神经源性膀胱 脊髓损伤 康复治疗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脊髓炎致神经膀胱患者最佳拔尿管时机.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2年8月收住我科的脊髓炎病变致神经膀胱患者53例,分A,B两组.A组当膀胱充盈时患者能感觉到有尿意给予拔管;B组训练时不管有无尿意只要有尿液从尿管旁排出连续3~5次即拔除导尿管,观察并记录排尿情况.结果:B组患者拨尿管后排尿成功例数明显高于A组.结论:膀胱训练时不管有无尿意只要有尿液从尿管旁排出连续3~5次就应该拔除导尿管,以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

  • 标签: 拔尿管时机 脊髓炎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目的:分析肉毒素A治疗抗胆碱能药难治神经膀胱过度活动症的有效与安全。方法计算机检索发表在Pubmed、MEDLINE、EMBASE、EBSCO、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期刊网、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的文献,由2位评价者分别按照纳入标准收集资料,进行质量评价,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随机对照试验911例患者。目前资料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膀胱内注射安慰剂比较,注射肉毒素A能有效缓解尿失禁症状(WMD=-1.53;95%CI:-1.88~-1.18),增加最大膀胱容量(WMD=159.71;95%CI:111.47~204.95),降低最大逼尿肌压力(WMD=34.49;95%CI:-39.69~-29.29),改善生活质量(WMD=17.49;95%CI:13.99~21.00),但是也同时增加了尿路感染(RR=1.34;95%CI:1.06~1.70)和尿潴留(RR=7.19;95%CI:3.66~14.12)的风险。结论膀胱内注射肉毒素A能有效地改善抗胆碱药难治神经膀胱过度活动症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增加最大膀胱容量和提高膀胱顺应,减少尿失禁次数及降低最大逼尿肌不自主收缩压,但同时也需要密切关注尿路感染和尿潴留等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A型肉毒素 神经源性 膀胱过度活动 尿失禁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总结糖尿病并神经膀胱患者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011年~2016年收治我科的46例糖尿病并神经膀胱患者,进行基础疾病糖尿病和其并发症的护理,通过护理前、后护理效果观察,总结护理经验。结论当前临床对糖尿病神经膀胱(Diabeticneurogenicbladder简称DNB)的治疗手段有限,在护理神经膀胱患者时,加强基础疾病糖尿病的护理非常重要。

  • 标签: 糖尿病 神经源膀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在神经膀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2020年9月~2023年1月收治的13例神经膀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12 例)和对照组(11 例),实验组采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的神经膀胱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神经膀胱康复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方案对神经膀胱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实验组神经膀胱功能改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的尿常规、简易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残余尿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模式的神经膀胱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出院后神经膀胱功能训练的依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防范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脊髓损伤自助小组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在神经膀胱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康复医学科2020年9月~2023年1月收治的13例神经膀胱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实验组(12 例)和对照组(11 例),实验组采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的神经膀胱康复护理干预方案,对照组给予常规的神经膀胱康复护理方案,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方案对神经膀胱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实验组神经膀胱功能改善与对照组对比,实验组的尿常规、简易膀胱容量及压力测定、残余尿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采用脊髓损伤自助小组模式的神经膀胱康复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出院后神经膀胱功能训练的依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防范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脊髓损伤自助小组 神经源性膀胱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主要探讨脊髓损伤(SCI)后神经膀胱尿潴留患者康复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SCI后神经膀胱尿潴留患者展开研究,并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行康复训练,研究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针灸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效果。结果:未实施治疗前两组患者膀胱容量、残余尿量与膀胱功能积分无差异性,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膀胱容量高于对照组,残余尿量低于对照组,且膀胱功能积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SCI 神经源性膀胱尿潴留 康复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