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儿童医院 山东 济南 250000
【摘 要】目的 探讨清洁间歇导尿对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 2019年6月期间,在我院治疗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儿100例作为分析对象,根据研究所需,将分析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以留置导尿管护理为主,观察组则给予清洁间歇性导尿护理。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则为78.0%,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儿时,给予患儿清洁间歇性导尿护理,操作简单,临床护理效果良好,患儿满意度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间歇导尿;神经源性膀胱;护理效果
神经源性膀胱是因患儿中枢或周围神经被破坏或损伤,进而导致膀胱、尿道功能障碍,脊髓损伤多由外伤所致,会引起多种并发症。中枢神经和周围的神经系统控制人体的膀胱功能,当人体脊髓受损后,就会对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产生影响,导致神经源性膀胱[1]。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尿潴留、残余尿量增加、泌尿系统感染等。神经性膀胱虽不能完成根治,临床上一般采取留置导尿管处理。不过,长期留置导尿管会使得患儿的泌尿系统的防御机制受到破坏,严重者可发生肾积水、肾衰竭等并发症。清洁间歇导尿是指在病情许可的情况下使患儿尽早拔除导尿管,并进行间歇性导尿的护理措施,在癃闭、尿潴留等疾病中应用较多[2]。本文选择100例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患儿做分析对象,研究清洁间歇导尿对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护理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100例分析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儿中,男、女患儿数分别为38例和30例;最大年龄11岁,最小年龄4岁,平均年龄(7.2±5.1)岁。观察组患儿中,男、女患儿数分别为35例和33例,最大年龄12岁,最小年龄3岁,平均年龄(7.9±2.1)岁。所有患儿均符合本次研究分析对象选择标准,知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较小,使用统计学软件进行检测,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具体方法:每周更换导尿管,在更换前先夹闭导尿管4 h,拔出导尿管后进行观察,若膀胱残余尿量在100 ml以上,需重置导尿管。每次更换前使用膀胱扫描仪记录膀胱容量。观察组患儿通过施以基础护理和清洁间歇导尿护理方式,具体如下:
第一,在开展间歇导尿护理前,护理人员应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患儿阐述清楚本次护理的目的以及在护理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等。
第二,指导患儿按时、按量的饮水,宜早8时-晚20时,同时记录患儿每日摄入的粥、水含量,每日总饮水量需要达到1500-2000ml。
第三,做好手的卫生清洁再进行清洁导尿,用湿纸巾或清洁毛巾对患儿的尿道口进行清洁,选择亲水涂层型的导尿管,再将导尿管经尿道插入患儿的膀胱内待尿液流出后再前行插入1-2厘米,最后,直至膀胱内的尿液完全排空后再将导尿管拔出,在此过程中要重点记录导尿量及其时间等重要数据信息。
第四,患儿的导尿次数取决于残留患儿膀胱内的尿量多少而定,当残余尿量<200ml,每8h导尿1次;当残余尿量<300ml,每6h导尿1次;当残余尿量>300ml,每4h导尿1次;当残余尿量<100ml,无需导尿。每周使用膀胱扫描仪记录膀胱容量。
两组干预周期均为8周。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组间比较。①护理效果:显效:患儿基本恢复自主排尿,经检查显示膀胱残余尿量为50-100 ml;有效:患儿能自主排尿,偶有溢尿现象,经检查显示膀胱残余尿量<200 ml;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未见好转。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护理满意度应用医院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得分与满意度成正比。
1.4 统计学方法
吟咏SPSS23.0统计学软件检验两组比较结果,以P<0.05表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则为78.0%,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比较 [n(%)]
组别 | 例数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率 |
观察组 | 50 | 31(62.0) | 17(34.0) | 2(4.0) | 48(96.0) |
对照组 | 50 | 15(30.0) | 24(48.0) | 11(22.0) | 39(78.0) |
2.2 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0%,组间比较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患儿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组别 | 例数 | 非常满意 | 满意 | 不满意 | 总满意度(%) |
观察组 | 50 | 37(74.0) | 11(22.0) | 2(4.0) | 48(96.2) |
对照组 | 50 | 21(42.0) | 20(40.0) | 9(18.0) | 41(82.0) |
3 讨论
清洁间歇导尿患儿不需要消毒操作,也无需消毒导尿管,可促进膀胱间歇性充盈与排空,使膀胱反射尽快恢复,从而恢复排尿功能,其对于不完全性膀胱功能障碍者,尤其是轻中度脑卒中患儿的治疗效果显著[3]。这有效解决了患儿尿液安全排出的问题,有效地保护肾功能,而且还大大的降低了患儿尿路感染发生的几率,为患儿顺利回归家庭和回归社会创造条件。本次研究中采取清洁间歇性导尿的方式,由于这种方式具有操作简单、便捷的优势,而且可使患儿的膀胱有规律性的充盈和排空得以维持似正常的生理状态,与此同时,患儿膀胱内的残余尿量在有规律的进行排放时,对恢复患儿膀胱的正常排尿功能以及收缩功能具有非常大的帮助,间歇性导尿被国际尿控协会推荐为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功能障碍的首选方法,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泌尿系统感染几率的产生。综上所述,在治疗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儿的过程中,通过施以清洁间歇导尿护理不仅可以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而且还大大的降低了患儿尿路感染发生的几率,保护肾功能从而也进一步的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吴珺,罗亚晶.间歇导尿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在中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J].按摩与康复医学,2020,11(22):92-94.
[2]罗六妹,文春兰,叶丽萍.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行间歇导尿护理对尿路感染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20,18(05):85-87.
[3]常云萍.间歇导尿在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中的应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6):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