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脊髓疾病以及脊髓损伤会在产生病变的脊髓平面或损伤的脊髓平面以下造成功能障碍,其中膀胱功能障碍十分常见,即神经源性膀胱。膀胱的神经支配由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共同构成 。神经源性膀胱是由于这些神经的功能障碍,导致患者排尿障碍尿潴留,憋尿障碍尿失禁,膀胱的充盈感障碍及痛觉障碍,还会造成继发的损害,如尿路感染、膀胱高压。由于膀胱特殊的解剖位置,无法直接触及整个膀胱,手法治疗本身有较大难度与局限性,且治疗的神经发育学机制研究尚不完善。本篇综述汇总了膀胱功能训练的各种主流手法治疗,并对各种手法进行讨论。已知的常用的膀胱功能训练方法:排尿中断训练,盆底肌力训练,提肛练习,Crede手法,间歇性导尿,尿管夹闭练习,腹式呼吸,腹直肌训练,肛门刺激,膀胱按摩等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膀胱功能训练对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的治疗效果。方法共入选2017年1-12月时间段在我院治疗的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患者80例,以国际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划分成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两组患者均给予间歇导尿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膀胱功能训练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7.5%和72.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的RUV、Pdet、FS、MFR等尿流动力学指标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以上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显著大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膀胱训练能够提高神经源性膀胱排尿障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尿流动力学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隙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对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恢复的疗效。方法对36例脊髓损伤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采用间隙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观察训练前后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肛门括约肌收缩情况、尿意,自主排尿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训练后膀胱最大容量、残余尿量、肛门括约肌收缩情况、尿意和自主排尿明显好于训练前(p值<0.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间隙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可促使神经源性膀胱功能的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家庭支持模式对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膀胱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在苏州市市立医院北区治疗的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由护理人员指导照顾者在院外进行家庭康复锻炼,包括疾病知识宣教、康复训练培训、心理疏导、家庭康复环境改造等,并进行追踪调查及康复指导。出院前及出院后家庭支持干预6 w后分别进行评测,使用排尿日记的频率-尿量图表记录患者日排尿频次及单次排尿量;使用WHOQOL-BREF量表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尿失禁指标均获得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日间排尿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单次最大尿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等各项评分及总生活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家庭支持模式能减轻脑卒中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泌尿系排尿功能障碍,减少日间排尿频次,增大单次最大排尿量,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观察,细致分析间歇导尿配合膀胱功能训练护理对神经源性膀胱康复的效果作用。方法:收集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人数共60例,按照不同护理方案的采纳将其均衡分至两组,一组(n=30):开展常规导尿+膀胱功能训练护理服务方案;二组(n=30),开展间歇导尿+膀胱功能训练护理服务方案,而后针对干预效果展开分析比对,优劣评价。结果:统计系统分析后发现,二组收获效果更加显著,方案策略可实施性更强,患者在各指标数值均显优一组,P<0.05。结论:间歇导尿联合膀胱功能训练方案的开展实施,一方面能有效提升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的康复效果,促进患者膀胱功能恢复,同时还可极大减少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应用价值显著,值得采纳。
简介:摘要:神经源性膀胱是因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系统损害导致膀胱的贮尿、排尿等功能被破坏。一般患者会出现各种泌尿系并发症,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肾衰竭,使其生存质量受限,增加患者的远期死亡率。现代关于此病治疗有较多研究,可缺乏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法,故寻找一种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法,显得极其重要。因此,本文就探讨神经源性膀胱的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对膀胱功能的改善效果。方法:从本院收入的患者中选取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选取时间在2022年5月—2023年4月,共获得患者104例。以随机为原则分成两组进行对比,52例康复组实施康复训练,52例针康组实施针灸联合康复训练。结果:治疗前两组的膀胱功能各项指标当中的任意一项对比,P>0.05。经过治疗,两组膀胱功能得到改善,残余尿量、排尿次数减少,单次最大尿量、膀胱压力增加,对比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两组中,针康组残余尿量、排尿次数更低,单次最大尿量、膀胱压力更高,P<0.05。结论:针灸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神经源性膀胱对膀胱功能的改善效果明确。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在疾病干预中综合康复护理的价值。方法:择定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64例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为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2)与对照组(n=32),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和膀胱功能。结果:干预前两组排尿次数和残余尿量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排尿次数和残余尿量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患者疾病干预中利用综合康复护理能够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膀胱功能,临床利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