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底肌力检查联合底超声评估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后早期底功能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观察起止时间为2019年11月~2020年11月,研究样本选取在我院分娩的86例产妇,选择性剖宫产和经阴道分娩的产妇例数比为38:48,入组产妇均行底肌力检查联合底超声评估,分析两组产妇的底功能。结果:阴道分娩组产妇的膀胱颈移动度32.51±5.26(mm)、膀胱旋转角度35.45±12.38(°)、膀胱颈角度(Valsalva)156.33±22.30(°)、膀胱颈角度(静息时)121.01±10.60(°),明显高于剖宫产组的30.22±4.46(mm)、29.74±13.47(°)、145.78±23.59(°)、116.19±10.40(°),差异明显,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的持续收缩力21.70±7.41(μV)、最大收缩力37.38±12.06(μV),明显低于剖宫产组的25.33±8.45(μV)、47.07±20.50(μV),差异明显,P<0.05。结论:不同分娩方式均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产妇的底功能,但经底肌力检查联合底超声评估后发现,剖宫产对产妇底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产妇应酌情选择分娩方式。

  • 标签: 盆底肌力检查 盆底超声评估 不同分娩方式 产后早期盆底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产后底肌肌力康复中行底肌训练+底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我院收治的86例产后底肌康复产妇,“双盲法”分基础组(底电刺激,n=43)、科研组(基础组基础+底肌训练,n=43),2组疗效比较。结果:治疗前比较2组底压力改善情况无差异,P>0.05;治疗后与基础组比较,科研组静息压、底收缩压更高;有效率更高,P

  • 标签: 盆底肌训练 盆底电刺激 盆底肌肌力康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针对性底康复护理干预对产后底功能障碍妇女底肌力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诊断为底功能障碍的初产妇,采用不同的护理措施,观察产妇的护理成效。结果:研究组的抑郁、焦虑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相比对照组,研究组的护理依从性高(P<0.05);研究组的底肌恢复效果,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产后妇女常出现底功能障碍症,给予针对性底康复护理措施,能够提升底肌力,同时改善产妇的不良情绪,积极参与到康复训练中,尽早恢复底肌功能,推广价值高。

  • 标签: 针对性盆底康复护理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盆底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底肌肉锻炼治疗女性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来我院治疗的92例底功能障碍患者,选取时间为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用底康复治疗仪治疗,观察组46例,采用底康复治疗仪联合底肌肉锻炼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底肌纤维肌电压。结果:观察组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8.12±1.22)/UV、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8.20±1.32)/UV均高于对照组底Ⅰ类肌纤维肌电压(5.38±1.26)/UV、底Ⅱ类肌纤维肌电压(5.19±1.58)/U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底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治疗仪联合底肌肉锻炼治疗,能促进患者底肌肉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康复治疗仪 盆底肌肉锻炼 盆底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 要】目的:探索底肌肉康复训练+底重建术对于女性底功能障碍(PFD)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入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间院内收入的84例PFD患者,随机法分组,联合组选择底肌肉康复训练+底重建术;单一组选择底重建术,对比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底肌力数值、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未见差异(P>0.05)。治疗后,联合组的底肌力数值均大于单一组,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底重建术后加用底肌肉康复训练能够提升底肌力,减轻PFD对于日常生活的负面影响。

  • 标签: 盆底肌肉康复训练 盆底重建术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女性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底肌功能锻炼联合底重建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女性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68例,随机均分为34例,依次纳入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行底重建术,研究组实施底肌功能锻炼联合底重建术。评价及对比两组的底肌力、底功能。结果:研究组的Ⅰ、Ⅱ类肌纤维肌电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底功能障碍量表(PFDI-20)评估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女性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患者实施底肌功能锻炼联合底重建术,两者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在改善底功能与增强底肌力方面作用更明显,具有借鉴与应用价值。

  • 标签: 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盆底肌功能锻炼 盆底重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底功能障碍采用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底功能障碍患者,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底肌锻炼治疗联合应用底电刺激仪治疗和底磁、电刺激治疗联合底肌锻炼治疗方式。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明显,且观察组更加具有优势,(P<0.05)。结论:女性底功能障碍患者在采用良好底肌锻炼联合应用底电刺激仪治疗的同时借助底磁能够使其底功能障碍得到显著改善,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盆底磁刺激仪 电刺激治疗仪 盆底肌锻炼 盆底功能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1990年1月至2004年12月,我院共诊治食管癌和贲门癌术后疝病人13例,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 标签: 食管肿瘤 胃肿瘤 横膈
  • 简介:摘要创伤性疝多发生于严重的胸腹部创伤。本病多发生于第4肋平面以下的胸部穿透伤及下胸部和上腹部严重闭合性损伤,常合并有严重的复合性损伤,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早期的临床表现往往缺乏特异性,目前其发病率有增多趋势。引起肌破裂的原因又多种多样,容易漏诊和误诊,以至延误治疗,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并可能危及生命,故早期诊断、及时处理尤为重要。

  • 标签: 创伤性膈疝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肌无力是肌功能障碍和萎缩的结果,并伴有严重临床后果,在重症监护病房很常见。通过磁刺激神经监测跨压,评估肌功能,无需受试者配合便能够提供标准化的测量,尤其适于重症监护病房配合不佳的患者;超声评估肌结构(厚度、增厚)和位移似乎是可行、可重复的,但尚无大规模研究证据支持;肌电活动与肌功能虽然相关,但这些测量的重复性在受试者内部表现出很高的异质性。脱机过程、人-机不协调和肌功能的评估可能是这些技术在临床上最相关的适应证。本综述介绍危重患者肌功能的临床问题,以及床旁肌功能监测的最新进展。

  • 标签: 膈肌功能障碍 跨膈压 膈肌超声 膈肌电活动
  • 简介:摘要随着超声诊断水平的提高,系统性规范性孕期保健意识的强化,胎儿先天性疝(CDH)的宫内诊断率不断提升,逐渐成为较为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因此,规范和标准化胎儿CDH的管理是当前妇幼保健的一个重要需求。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工作,本指南小组基于临床问卷调查及专家讨论的形式制定了本指南,涉及产科、新生儿科及小儿外科等多学科医师关注的围产期临床问题,主要包括胎儿CDH的产前诊断、预后评估、产前手术指征、分娩选择、新生儿的产时处理、产后新生儿手术处理及随访方案等,并按照循证指南制定的方法整理出了相关的推荐意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癌术后并发疝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89-2009年间12例食管癌术后并发疝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2例患者经诊断明确后及时手术治疗均治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食管癌术后并发疝是一种少见却又很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食管癌术后 膈疝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微波消融犬邻近肌肝组织的合适微波消融条件。方法取健康成年犬9只,在超声引导下行经皮微波消融邻近肌的肝组织。将测温针置于肝脏边缘消融区表面邻近肌处,根据测温针测量的温度将实验动物平均分为三组,A组:50~60℃;B组:61~70℃;C组71~90℃。持续消融240s,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评价肝消融区相邻肌损伤情况。结果A组犬肌轻度损伤,B组及C组犬肌严重损伤,C组出现凝固性坏死。结论经皮微波消融犬邻近肌的肝组织,消融区表面温度50~60℃、持续消融240s时肌轻度损伤,可为临床安全消融邻近肌肝肿瘤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微波消融 肝脏 温度
  • 简介:目的总结先天性疝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以提高先天性疝患儿的抢救成功率和生存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6年10月21例新生儿先天性疝患儿的围手术期处理.结果左侧疝18例,右侧疝3例.除2例高危患儿于复苏中死亡外,19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死亡1例,并发肠梗阻1例,气胸1例,患侧局限性膨升1例.治愈18例.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地进行转运前救治,适时行肌修补术及术后呼吸机支持,作好围手术期的呼吸管理,有效地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先天性疝治愈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横膈/外科学 围手术期处理
  • 简介:创伤性疝发生于胸腹闭合伤或肌穿透伤,是胸腹部外伤较为严重的一种,由于此病早期往往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容易被合并伤掩盖症状,临床容易漏误诊.本院自1990年1月至2004年11月,收治创伤性疝43例,其中22例漏诊或误诊,占51.2%.现就漏误诊的原因分析如下.

  • 标签: 创伤性膈疝 误诊分析 特异性临床表现 胸腹部外伤 胸腹闭合伤 2004年
  • 简介:疝是临床的少见疾病,一般分非创伤性和创伤性两类。成人非创伤性疝临床更少见。因其病情隐匿,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造成误诊和漏诊。本院自2006年2月至07年8月共收治3例成人非创伤性疝患者,现结合临床和文献报道如下。

  • 标签: 创伤性膈疝 成人 临床表现 少见疾病 非创伤性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创伤性肌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经验。分析致伤原因、诊断方法、手术方式。方法对我院1998年6月~2009年7月收治创伤性肌破裂患者1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中左侧肌破裂16例,形成疝9例;右侧肌破裂2例,未形成疝。术前经体检、X线及CT检查确诊12例;术中探查确诊6例。全组病例均经手术治疗,痊愈出院。结论胸腹部创伤要注意致伤原因、创伤部位等因素;胸部X线和CT检查是外伤性肌破裂的重要诊断方法,确诊病例均应及时手术治疗。

  • 标签: 创伤 膈肌破裂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