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并观察其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 2016年 12月至 2018年 1月期间收录的 29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观察病人术前、术后的相关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关节镜治疗的病人其相关症状及生理指标改善效果明显,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病人满意度高,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关节镜方法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稳定期病人,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关节镜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并观察其稳定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收录的29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观察病人术前、术后的相关症状改善情况并对比两组疗效。结果:关节镜治疗的病人其相关症状及生理指标改善效果明显,有效率高,且不良反应少,病人满意度高,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关节镜方法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稳定期病人,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症状,临床效果显著,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膝关节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患者中,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膝关节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患者40例资料分析,按护理方法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2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较对照组更显著,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康复护理应用到膝关节韧带损伤关节镜手术患者中,可提升护理干预的效果,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两组膝关节十字韧带断裂手术围术期患者中开展快速康复理念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6年8月—2017年8月,选取在我院运动医学外科接受手术治疗膝关节十字韧带断裂患者,病例数为70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格法分组,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组接受速康复理念下的围术期护理。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膝关节疼痛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膝关节疼痛评分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针对膝关节十字韧带断裂手术患者采取快速康复理念下的围术期护理有利于缓解术后的疼痛,促进康复。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用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完全断裂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用2020年1月-2021年1月院内收治的62例踝关节骨折合并三角韧带完全断裂患者,随机均分两组,各31例。参照组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组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带线柳钉修复手术治疗,比较痊愈情况和术后并发症。结果 治疗后,参照组的痊愈情况差于观察组,有差异(P0.05)。结论 用切开复位内固定带线柳钉修复手术能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保障痊愈情况,尽量避免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急性严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撕裂(接近韧带止点处的马尾状撕裂)后采用锚钉固定与单纯缝合术后的中长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6月至2017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运动医学科接受急性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撕裂(接近韧带止点处的马尾状撕裂)修复手术的146例患者资料。男101例,女45例;年龄(27.1 ± 10.3)岁(12~62岁)。根据修复方法不同分为锚钉组(81例,对撕裂韧带采用1.8 mm带线锚钉重建)和缝合组(65例,对撕裂韧带采用编织线直接缝合)。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末次随访时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的踝-后足评分、Tegner评分,以及术后恢复运动的时间和程度、关节活动受限率、再次扭伤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术后随访时间为(46.1 ± 14.1)个月(36~132个月)。所有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AOFAS的踝-后足评分、Tegner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末次随时VAS评分、AOFAS评分、Tegner评分、再次扭伤率、关节活动受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锚钉组比缝合组恢复运动的程度更高(92%±13% vs. 89%±13%),恢复运动的时间更早[4.2±1.1)个月vs.(4.6±1.0)个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韧带修复无论采用锚钉固定还是单纯缝合,对于运动要求较高的急性严重踝关节外侧副韧带撕裂患者是一种可靠的手术,但锚钉固定相较于单纯缝合可使患者更早重返运动。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内侧副韧带浅层松解在内侧半月板损伤修复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6年2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38例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关节镜辅助内侧副韧带浅层松解治疗,对患者手术前后Lvsholm膝关节功能及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进行评分对比,并对术后患者膝关节症状体征阳性率及内侧半月板愈合率进行记录观察。结果38例患者术后1个年的Lvsholm膝关节功能及IKDC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与术前相比均明显提高,其数据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38例患者术后膝关节症状体征阳性率及内侧半月板愈合率分别为7.9%、84.2%。结论针对内侧半月板损伤患者采取关节镜辅助内侧副韧带浅层松解治疗,可有效改善手术视野,提高手术操作效率,使患者关节功能得到有效恢复,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简介:背景:前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较为常见的运动损伤,对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影响较严重,前交叉韧带重建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1/2腓骨长肌肌腱作为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已运用于临床,但研究相对较少。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取自体同侧1/2腓骨长肌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收治的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患者106例,行关节镜下取自体同侧1/2腓骨长肌重建前交叉韧带。在术前及术后3,6,12个月,对所有患者进行包括AnteriorDrawer试验、Lachman试验及Pivot-shift试验的客观指标检查,并应用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对患者膝关节运动功能进行主观评估。结果与结论:(1)术后所有患者AnteriorDrawer试验、Lachman试验、Pivot-shift试验均为阴性;(2)在Tegner评分、Lysholm评分和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评分方面,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与术后6个月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前、术后3个月分别与术后12个月对比,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对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3)综上,自体同侧1/2腓骨长肌肌腱是前交叉韧带断裂重建可选择的良好移植物,关节镜下取自体同侧1/2腓骨长肌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膝关节恢复快且功能良好,是一种创伤小、简便易行、效果肯定的修复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析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用于医治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次调查中需选择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之间接受的患者群体之中。针对研究对象所患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疾病,施以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治疗措施,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后,观察其是否存在住院感染等并发症,并在治疗结束后的半年到两年内进行随访调查,随访结果显示,40例研究对象的创伤均于手术后I期痊愈,且膝关节活动情况恢复正常水平,统计Lysholm评分水平,治疗前与随访期间所获取的数值水平差距较大,且最后一次随访时所得的Lysholm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治疗与此次调查中的研究对象病情相似的病例时,可以优先考虑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治疗方式,该方式能够展现出简便、安全等优势,能够帮助医师更好地探查清楚骨折区域的情况,从而顺利完成骨折复位、固定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析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用于医治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的作用效果。方法:本次调查中需选择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来自我院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之间接受的患者群体之中。针对研究对象所患的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疾病,施以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治疗措施,并分析治疗效果。结果:为研究对象进行相应的手术治疗后,观察其是否存在住院感染等并发症,并在治疗结束后的半年到两年内进行随访调查,随访结果显示,20例研究对象的创伤均于手术后I期痊愈,且膝关节活动情况恢复正常水平,统计Lysholm评分水平,治疗前与随访期间所获取的数值水平差距较大,且最后一次随访时所得的Lysholm评分更高(P<0.05)。结论:在治疗与此次调查中的研究对象病情相似的病例时,可以优先考虑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治疗方式,该方式能够展现出简便、安全等优势,能够帮助医师更好地探查清楚骨折区域的情况,从而顺利完成骨折复位、固定工作。
简介:【摘要】目的: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临床分析,做好效果比较。方法:通过选取后交叉韧带胫骨撕脱性骨折患者共计60例,选择腰麻、腰硬联合麻醉,做好肌肉松弛,给予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切开复位,做好效果分析和比较。结果: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指标分析,其中手术时间平均值、出血量平均值、住院时间平均值、并发症值分别为65.50±10.50min、55.20±1.25ml、12.40±2.35d、无,整体效果较好。结论:对交叉韧带胫骨撕脱骨折进行改良膝关节后侧切口治疗,在充分显露骨折区域,对骨折进行复位、固定,整体效果良好。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近指间关节骨折治疗中运用AO螺钉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运用AO螺钉治疗近指间关节指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分别对手术时间、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22.75±8.42min,平均住院天数7.2±0.8天。平均骨折愈合时间2.5±1.2月。TAFS评分优19例,良5例,差2例。结论AO螺钉治疗近指间关节指骨骨折具有疗效好,操作简单,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简介:摘要:目的:近年来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体育健将因为强烈的训练而导致膝关节韧带损伤,对身体造成了永久性的伤害。因此我院来探究关节镜下人工韧带对膝关节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次临床研究入选对象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骨科收治的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患者共20名,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接受自体肌腱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治疗方法,观察组接受人工韧带重建膝关节多发韧带损伤的治疗方法。结果:对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进行对比发现,手术时间上,观察组占据明显优势,但是出血量并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输血情况。根据Lysholm评分对患者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观察组各阶段的数据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关节镜下人工韧带对膝关节韧带损伤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在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治疗中取得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7年 3月 ~2019年 1 月诊治的膝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 8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44例,观察组利用关节镜开展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对照组进行常规疗法,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为 93.18%;对照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低,为 70.45%,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利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可促进韧带修复,缩短康复时间,并发症少,值得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距下关节镜下切除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治疗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6年6月—2019年8月徐州市中心医院足踝外科距下关节镜下治疗的12例13足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例、女8例,年龄13~51(38±11)岁,左侧6足、右侧7足,5例伴有腓骨肌痉挛。12例患者均在距下关节镜下行关节清理加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切除术,术后门诊定期随访,末次随访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临床疗效。结果12例患者13足镜下均可见较大的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其中8足有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软骨损伤,12足有距跟前韧带损伤,5足有距跟骨间韧带损伤,4足有明显的关节滑膜炎表现。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31(17.46±6.28)个月。5例腓骨肌痉挛患者术后情况:3例腓骨肌痉挛消失;1例明显缓解,但长距离行走时仍可诱发,休息即可缓解,行腓骨短肌腱延长术后解除痉挛;1例未缓解,患者拒绝行肌腱延长术,针刺加药物治疗后疼痛较前减轻。术后随访期间复查影像学检查均显示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解除。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和VAS评分分别为(82.77±4.99)分和(1.62±1.33)分,与术前AOFAS评分(47.69±13.42)分、VAS评分(7.62±1.04)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0.180、14.162, P值均<0.01)。结论距下关节镜下关节清理加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切除是治疗距骨前外侧副关节面撞击综合征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12月期间接收的78例膝关节交叉韧带受损患者78例,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关节镜组,每组39例,常规组运用常规治疗,关节镜组运用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状况与患者治疗满意度。结果IKDC、Tengner评分与Lyrshohn评分,关节镜组治疗后改善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满意率,关节镜组为94.87%,常规组为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状态,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整体恢复效果相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