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组织的课堂活动,很不符合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的问题,展开的互动,形式化的现象十分严重,直接导致了教学质量越来越差,教学效果不尽人意。这限制着基础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也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的双向发展。针对上述问题进行解决,引入数学游戏显得至关重要。实践中多给学生体验的机会,自由发展的空间,要比一味灌输的效果好得多。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 ;数学游戏 ;实践应用 ;研究 ;思考 引言:我们数学教师要把素质教育理念与创新教学元素有机融合起来,帮助学生有效学习,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此同时,还要鼓励他们积极的思考,主动的探究,在潜移默化中渗透先进的育人思想,取得事半功倍的理想成效。相信,只要一直坚持下去,小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真正爱上数学这门课程就会变得更加简单了。笔者特意进行了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研究,希望能为其他教师实践工作的有序推进带去积极的影响。 一、设置游戏教学情境 数学是小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游戏进行情境创设,值得广泛的推广起来。因为融入游戏理念,就变抽象内容直观化、理论知识形象化、学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了,接下来,再有计划性的去除学生抵触的情绪,认知的顾虑,相信不用费心研究,也能取得良好成效。为了充分发挥数学游戏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应当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情境,降低难度,鼓励学生们主动投身于知识的海洋中 [1]。如在“ 100以内的加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置相应的游戏教学情境,促使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境:小猴子邀请大家去参加森林里的游戏活动,首先是大转盘游戏,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在转盘上设置相应的数学算式,在转盘停下来的时候,学生需要计算出算式的结果,然后,帮助小青蛙跳到正确的荷叶上,借助多媒体展示算式,引导学生计算,帮助小青蛙跳到正确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方式进行游戏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游戏教学和数学内容进行有效的融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数学知识内容的学习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二、活用游戲增强热情 游戏的运用,使得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中。大部分小学生的注意力较差,一节课四十分钟的时间里,有一部分时间注意力是不在学习上。数学本是一门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小学生刚刚接触这些理论性较强的数学公式、概念时,他们会觉得太难,因此,他们的注意力会转移有趣的事物上。此时,通过运用游戏,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习数学理论知识,他们不再觉得数学理论知识较难理解,而是能慢慢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自控能力较差,整节课堂上不能一直跟着老师的教学思路走,然而,游戏的运用,营造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对数学这门学科也慢慢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如学习“认识人民币”这一内容时,事先让学生准备好 5角、 1元、 5元、 10元、 20元的人民币,同时,教师则准备 50元、 100元的人民币。为了能让学生快速的认识人民币,教师组织了这样的游戏,即:哪位学生认识的人民币最多。此时,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游戏,展现他们的能力。在本节课中运用游戏,加快了学生掌握理论知识的步伐,又让数学课堂氛围变得活跃起来。 三、学生参与合作游戏 教师在进行游戏化教学时,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应该提高学生对学过的数学知识的应用,使得学生能够在不断的探究和讨论中提高数学学习的成果,在课堂中构建一个高涨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有所提高 [2]。如在对“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游戏设置时,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设三个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中给学生分配一个长方形的纸片和一个直尺,之后要求学生计算出长方形的周长,教师要求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要参与进来,小组中可以有人负责测量,有人负责进行记录并计算,有人负责检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将长方形纸片的周长计算出来,小组成员之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任务,这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解答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 四、不断丰富游戏种类 首先,开展生活数学游戏。小学数学作为一个与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在受生活影响的同时,也影响着生活。为此,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积极将生活融入到数学游戏中,以此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亲切感,实现数学素养的提升。如学习“图形的拼组”时,教师在课前就可以实现准备好日常生活中可见的事物的图片,像是自行车、楼房等,并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用七巧板拼出教师要求的图形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图形思维,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其次,开展实践数学游戏。如学习“多位数的读法”时,教师就可以在教会学生基本的读法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父母的生日数字等组成一个新数字,并将其读出来,让学生在自问自答游戏活动中提高数学素养。最后,开展竞赛数学游戏。这一教学方式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学习“加减法”时,教师就可以展开这样的竞赛游戏活动,即在课前安排每个学生都准备五个写有数字的牌子,牌子上的数字分别是自己和其他四位家人的年龄,参与比赛的学生,要将自己的牌子放在桌子上,并随机抽取其中两个,将其相加减,给出答案。而教师则要根据学生回答的时间和正确率,来判断获胜者。像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还能切实地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促使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结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利用数学游戏来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参考文献: [1]王朝朝 .让课堂活起来――探究教育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J].考试周刊, 2016( 63): 105-106. [2]尹晓海 .游戏化教学模式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新课程(中), 2017( 6): 79-80. [3]刘庆芬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J].华夏教师, 2016( 11): 42-43.
简介:摘要 : 在教育变革的过程中,人们对学生和教师的要求不断变化。当今社会对于学生的要求不再仅仅体现在试卷的高分上,更多的体现在学生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并应用其中的能力上,这对教师和学校提出了锻炼学生相应能力的高要求。所以教师的意识和教学方式应该逐渐向“生活化教学”的方向偏移,在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中亦应如此,教师应带领学生共同探索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并把课本中的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事件联系起来,让学生了解到科学就是生活中的一点一滴,从而锻炼他们把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的能力。
简介:摘 要:小学阶段的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科学兴趣的主要科目,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融入科学探究可以让学生对科学这门学科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养成用严谨的科学思维去面对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小学科学这一学科是来源于生活的,最终还是要运用在生活中的。在小学科学教学中,逐渐采用生活化教学这一策略,并强调选择适合小学生的教材,让生活化的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真实生活。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所学的相关知识和学生的日常生活有机的结合起来,也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诸多问题。基于此,本篇文章从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入手,说明了小学科学教学和生活化教学之间的关系,挑出了几点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简介: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行,初中科学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重视。但科学教育本身具有抽象性,需要同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因为生活本身就是科学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教师如何使科学教育生活化,可以有效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增加学生们的生活经验,特别是中学生,他们对于生活中所遇到的现象有一定的感知能力,将其与科学教育课堂有效结合起来,能够鼓励学生不断思考,理解生活中的趣味现象。
简介:摘要: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2010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为13.26%。从民政部发布的《2013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可以更加明显地感受到这一数据,截至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0243万人,占总人口的比例为14.9%。按照联合国的测算,到2030年中国65岁老年人口比例将达17.4%,2050年更上升至27.8%。这些数据都显示我国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的社会,人们对老年健康问题也越来越重视,老年专业护理人员短缺问题也越来越凸显。老年护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老年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就医感受,因此需要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老年护理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