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麻醉眼科手术患儿术后新发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2月—2020年1月择期行全身麻醉下眼科手术的患儿96例,根据术后SpO2分为正常氧合组(54例)和低氧血症组(42例)。对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单因素Logistic回归,将单因素分析中P<0.2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儿术后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低氧血症组胎龄低于正常氧合组(P<0.05),合并基础疾病、术前哭闹比例高于正常氧合组(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低胎龄[比值比(odds ratio, OR)=4.614,95%CI 1.753~12.113,P=0.003]、合并基础疾病(OR=2.405,95%CI 1.105~6.427,P=0.046)、术前哭闹(OR=6.533,95%CI 2.062~20.693,P=0.012)、术中使用阿片类药物(OR=12.947,95%CI 3.286~51.069,P<0.001)是全身麻醉眼科手术患儿术后新发低氧血症的危险因素。结论低胎龄、合并基础疾病、术前哭闹、术中使用阿片类药物是全身麻醉眼科手术患儿术后新发低氧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避免患儿哭闹及术中减少阿片类药物使用可减少术后低氧血症的发生。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侧交替全身振动训练对高龄肌少症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高龄肌少症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20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康复训练(包括平衡功能训练和下肢肌力训练),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辅以侧交替全身振动训练(振动频率9~14 Hz,振幅2~3 mm,1 min/组,5组/次,5次/周)。于训练前、训练8周后评估2组患者下肢肌力、6 m步速、起立-行走计时(TUGT)、压力中心运动椭圆面积以及运动轨迹长度等指标。结果经8周干预后观察组髂腰肌肌力较训练前显著改善(P<0.05),其余肌群肌力、6 m步速、TUGT计时、运动椭圆面积以及运动轨迹长度均较训练前极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闭眼运动椭圆面积和睁眼运动轨迹长度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股四头肌、胫前肌肌力、6 m步速、TUGT计时、睁眼时运动椭圆面积和闭眼时运动轨迹长度均较治疗前极显著改善(P<0.01)。通过组间比较发现,干预后观察组双侧股四头肌[(24.35±6.20)kg和(24.38±6.12)kg]、左侧腘绳肌和胫前肌肌力[(24.99±3.78)kg和(24.32±5.42)kg]以及闭眼时运动轨迹长度[(655.85±94.56)mm]均极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1);右侧腘绳肌和胫前肌肌力[(25.15±5.05)kg和(24.67±5.10)kg]、6 m步速[(0.84±0.17)m/s]、TUGT计时[(15.22±5.69)s]、睁眼及闭眼时运动椭圆面积[(456.30±94.32)mm2和(803.10±79.19)mm2]、睁眼时运动轨迹长度[(404.70±66.18)mm]亦显著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低频侧交替全身振动训练对高龄肌少症患者下肢肌力、平衡及步行功能均具有显著改善作用,可作为防治高龄肌少症患者的有效干预手段。
简介:摘 要:随着时代的进步,艺术教育已经普及,舞蹈则是艺术教育的主要组成部分。舞蹈带给幼儿的不仅仅是舞蹈技能还有坚强吃苦的精神,学习舞蹈的幼儿自信阳光、活泼可爱,他们懂得分享懂得团结,懂得审美懂得表演。他们有着健康的身心和身体,有着完美的形体和独特的气质。这一切都是帮助幼儿成长和发展的必需品,舞蹈理应伴随孩子成长,因为它对孩子有着很大的影响。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幼儿的培养也向着全面培养的素质教育方向发展。对于幼儿的学前教育,是帮助幼儿不断成长,提高认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其中对于幼儿的遇到启蒙教育是幼儿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之一。舞蹈启蒙教育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艺术能力,增强幼儿的身体发育,提供对于幼儿的审美能力和高尚的个人品格,情感得到升华化,是幼儿学前教育中的基础教育之一。本次论文主要阐述的内容就是幼儿舞蹈启蒙的重要性,通过对幼儿舞蹈教育的概念,教育的目的和特征的分析,总结了幼儿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简介:摘要:伴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的不断改善,社会各界对我国舞蹈艺术的发展也越来越重视。民间舞是我们国家舞蹈艺术中的珍品,但是长期以来一直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而被忽视,在新的环境下,人们越来越关注民间舞的发展,此时各学校也越来越关注和积极推进民间舞的教学。但是,很多同学在学习民间舞的时候往往会由于缺少一定的舞蹈表现能力,从而造成了舞蹈的整体表现不理想,制约了同学们的发展。正因如此,要把好的民间舞人才培育到高水平,就要注意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在这一背景下,笔者就如何提高中职学校民间舞蹈的表现能力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有所借鉴。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偏侧舞蹈症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患者预后,以提高该病的正确诊治率。方法收集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一科自2019年5月至2022年2月确诊的8例糖尿病偏侧舞蹈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随访12个月后患者转归情况,同时结合文献分析该病的发病机制。结果8例患者均为女性,其中5例既往有糖尿病史。7例为非酮症糖尿病偏侧舞蹈症(HC-NH),1例为酮症糖尿病偏侧舞蹈症。7例患者表现为偏侧舞蹈症状,1例患者表现为双侧舞蹈症状;6例出现挤眉弄眼、噘嘴伸舌等面部异常。8例患者发病时随机血糖为(22.1±3.17) mmol/L,平均糖化血红蛋白为(11.8±1.67)%,尿糖为+~++++。5例患者行头颅CT检查,基底节高密度影1例。8例患者均行头颅MRI检查,双侧病灶2例,单侧病灶6例;基底节区T1像均为高信号。8例患者经控制血糖及对症治疗后病情均好转,7例患者随访12个月未复发;1例患者缓解2个月后复发,经治疗后随访12个月未再复发。结论血糖控制不达标的老年女性糖尿病患者发病率相对较高,结合基底节区的特征性影像改变及偏侧舞蹈症状可明确诊断。在控制血糖基础上联合应用多巴胺受体阻滞剂氟哌啶醇及苯二氮类镇静药氯硝西泮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