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C置管相关类过敏反应的临床特点、可能原因和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2月3 933例PICC置管中发生类过敏反应的27例患者的资料。结果PICC置管相关类过敏反应发生率为0.69%(27/3 933),临床症状以皮肤系统为主、部分合并呼吸、消化和心血管系统症状。其发生率在性别、诊断和过敏史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为2.233、0.839、0.027,均P>0.05);<60岁患者的发生率高于≥60岁的患者(χ2值为12.821,P<0.01);2种不同涂层导管的发生率高于无涂层的导管(χ2值为27.195、84.203,P<0.01)。26例患者在症状缓解后继续完成置管,1例患者终止置管。结论PICC置管相关类过敏反应多见于导管导管内置导丝有涂层,建议置管前使用大量0.9%氯化钠冲管,以降低或避免涂层物质入血,有效控制类过敏反应的发生及严重程度。

  • 标签: 类过敏反应 中心静脉置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应用于血液肿瘤患者引发感染危险因素及优质护理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接受PICC置管的血液肿瘤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将入选者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分析引发感染的危险因素,并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自身有并发症、免疫功能低及穿刺次数≥2次、留管时间≥2个月、有化疗药物及激素使用史为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观察组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护理后SCL-90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确PICC置管发生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对置管血液肿瘤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有效降低感染发生率。

  • 标签: 血液肿瘤 周静脉 导管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静脉置入中心导管在白血病患儿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血液科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60例白血病患儿予以研究,根据硬币法分为两组,即甲组(n=30)、乙组(n=30)。甲组患儿给予静脉置入中心导管化疗,乙组患儿给予常规浅静脉穿刺化疗,观察对比两组患儿的一次置管成功率及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疼痛、药物外渗发生率。结果甲组患儿一次置管成功率是93.3%,明显高于乙组患儿的73.3%,对比差异明显(P<0.05)。甲组患儿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疼痛、药物外渗发生率分别是6.7%、6.7%、6.7%、3.3%,明显低于乙组患儿的33.3%、26.7%、36.7%、23.3%,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白血病患儿治疗中,静脉置入中心导管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一次置管成功率更高,穿刺点渗血、导管堵塞、疼痛、药物外渗发生率更低,值得在临床中全面推广应用。

  • 标签: 白血病 外周静脉 中心静脉导管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主要综述静脉置入中心导管( PICC)与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研究现状,患者发生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标签: 医用黏胶至皮肤损伤 相关因素 护理 预防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科室静脉置入中心导管治疗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置入中心导管治疗护理,观察组采用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模式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置入导管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穿刺点出血发生率、局部感染发生率、静脉炎发生率、导管阻塞发生率及导管脱落发生率分别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持续护理质量改进护理干预模式能够显著降低静脉置入中心导管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持续性护理质量改进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置管肿瘤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0例静脉置入中心导管置管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行以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干预后,研究组心理健康状况各项指标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置管肿瘤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良好,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可以避免并发症出现。

  • 标签: 优质护理干预 中心静脉置管 肿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导管(PICC)的早产儿应用风险管理的护理价值。方法 选择我院接收的46例(2019年1月~2021年3月期间)接受静脉穿刺置入中心导管(PICC)的早产儿开展研究,按照电脑随机法分为甲组(23例)应用常规护理方法,乙组(23例)应用风险管理方法。对比组间风险事件发生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乙组风险发生率低于甲组,且家属护理满意率高于甲组,P<0.05。结论 风险管理对接受PICC置管的早产儿,有效减少风险事件的发生,满足家属对护理的需求,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早产儿 风险管理 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主要综述静脉置入中心导管( PICC)与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研究现状,患者发生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的危险因素及其预防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标签: 医用黏胶至皮肤损伤 相关因素 护理 预防 研究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治疗的肿瘤化疗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治疗的肿瘤化疗患者共5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25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控制情况。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治疗的肿瘤化疗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控制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ICC)治疗的肿瘤化疗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控制情况,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肿瘤化疗患者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 并发症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乳腺肿瘤患者静脉置入中心导管术(PICC置管)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对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到2022年4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肿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n=35)PICC置管期间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n=35)PICC置管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对比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在乳腺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实施循证护理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建议推广并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循证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揭示针对血液肿瘤PICC患者实施优质护理的临床效能。方法:2020年1月-2021年12月,将我院128例血液肿瘤PICC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各64例,参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优质护理,测算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接受护理前后的SF-36评分指标。结果: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的导管相关性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护理前,研究组的生理机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总体健康评分指标、生命活力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以及精神健康评分指标均与参照组大致相当(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生理机能评分指标、生理职能评分指标、躯体疼痛评分指标、总体健康评分指标、生命活力评分指标、社会功能评分指标、情感职能评分指标,以及精神健康评分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为血液肿瘤PICC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效果优质,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肿瘤PICC患者 常规护理 优质护理 临床效果 测算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静脉置入中心导管治疗患者施以静疗专科护理的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9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68例接受静脉置入中心导管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观察组施以静疗专科护理,对照组施以常规护理,比对组间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4.12%!,(MISSING)相比对照组的76.47%!显(MISSING)著提高(P

  • 标签: 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静疗专科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在进行经置入中心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护理过程中,持续质量改进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了2022年3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需要进行PICC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80名,被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40人。对照组接受了常规的护理措施,而实验组则按照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脱出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人员在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上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于需要进行PICC导管治疗的患者来说,采用持续质量改进的护理措施不仅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这对于改善医患关系具有极高的价值,值得在临床实践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PICC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科肿瘤患者穿刺置入中心导管并发症,旨在找出有效的处理措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选取2012年12月1日至2014年12月1日我院收治的妇科肿瘤患者60例,60例患者都在我院进行穿刺置入中心导管的治疗,采取回顾性研究分析方法,对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结果经过回顾性研究和临床观察发现,在患者穿刺置入中心导管的过程中,存在的并发症状比较多,并发症发生率达到了45.0%,主要包括穿刺渗血症状、静脉炎以及穿刺感染等,另外还有导管漏液、导管堵塞等。结论妇科肿瘤患者穿刺置入中心导管并发症较多,必须对相应的处理方案进行完善。

  • 标签: 妇科肿瘤患者 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处理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Dopplerflowimaging,CDFI)监测肿瘤患者置入中心导管(peripherallyinsertedcentralcatheter,PICC)中的作用。方法:将112例需进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CDFI监测组和常规操作组,每组56例。比较两组首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拍胸片后是否需再操作。结果:CDFI监测组和常规操作组首次置管成功率分别为98.21%(55/56)、85.71%(48/56),置管时间分别为(5.64±2.44)min、(7.82±6.90)min,术后胸片发现导管位置异常分别为0%及10.71%(6/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FI监测下行PICC置管可提高首次置管成功率,减少置管时间和再操作次数,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 成功率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血栓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置入中心导管(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血栓的5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50例未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栓的PICC置管患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PICC置管后导管维护相关资料,运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的相关因素,制定相应的预防护理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两组的性别、导管规格、穿刺技术、穿刺手臂等对比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是否肿瘤疾病、穿刺次数、穿刺静脉、维护周期等对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肿瘤疾病、瓣膜类型、维护周期、维护方式和留置时间均是影响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独立性影响因素。结论:PICC置管后导管相关性血栓发生率高,与肿瘤疾病、瓣膜类型、维护周期和方法以及留置时间等因素密切相关,临床中应该积极采取预防护理对策,降低PICC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PICC导管 血栓风险 影响因素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穿刺置入中心导管(PICC)患者并发症防治方法。方法:本文病历筛选在我医院接受穿刺(PICC)患者56例,将纳入的病例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中的人数为28例,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则给予预见性护理干预,将两组最终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各项指标结果比较显示,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情绪也得到及时改善,依从性明显增强,护理期间发生的导管并发症较少,最终患者对此次护理管理满意度较高,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经外周穿刺 中心静脉导管(PICC) 并发症 防治方法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