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蝶骨嵴脑膜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6例蝶骨嵴脑膜的显微外科手术作回顾性分析.其中蝶骨嵴内1/3者6例,中1/3者4例,外1/3者6例.结果本组病例均在显微镜下行肿瘤切除,全切除13例,大部切除2例,部分切除1例,死亡1例,来诊时已出现脑疝,术后未恢复,余恢复良好.结论显微手术是提高肿瘤切除率,保留重要神经和血管的关键,可使大多数病人获得肿瘤全切.

  • 标签: 蝶骨嵴脑膜瘤 显微手术治疗 临床表现 脑血管造影
  • 简介:脊索的基础研究提示络氨酸激酶信号通道等分子参与肿瘤细胞增殖及恶性转归,其中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R)、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皮生长因子(EGFR)、brachyury等分子的靶向治疗研究也在不断取得新的研究进展。本文主要针对脊索潜在的靶向治疗靶点、细胞系和动物模型进行文献综述。

  • 标签: 脊索瘤 靶向治疗 细胞系 模型 动物
  • 简介:1病历摘要男,43岁。因反复头痛、头晕10年余入院。皮肤细腻,性功能下降,无泌乳、肢端肥大等,双侧视力、视野正常。内分泌检查:皮质醇1.07μg/dl(正常5~20μg/d1),促黄体生成素2.46IU/L(正常5.20IU/L),睾酮151.15ng/ml(正常260~1250ng/ml),余激素水平正常。外院头颅CT提示:鞍区类圆形实质性占位影.周围呈蛋壳样钙化,大小2.4cm×2.7cm,考虑颅咽管(图1)。因病人体内有金属异物未行MRI检查。

  • 标签: 垂体肿瘤 钙化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探讨视路胶质不同人群的治疗策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视路胶质病人的临床资料,其中成人5例,儿童6例。经额下或额底纵裂入路手术治疗10例,观察治疗1例,并进行跟踪随访,评价预后。结果手术病人中,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4例。儿童手术病人随访3个月~5年3个月,均未见肿瘤复发。成人病人随访3年9个月~5年2个月,平均生存期为20个月。保守治疗1例,随访7个月,未见肿瘤增大。结论视路胶质是胶质的特殊类型,以低级别为主,儿童预后明显优于成人。

  • 标签: 神经胶质瘤 视路 成人 儿童 入路 经额下 入路 经额底纵裂
  • 简介:目的总结椎管内巨大脂肪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椎管内巨大脂肪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后正中入路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结果2例肿瘤次全切,病理检查均为脂肪。术后1个月、3个月进行随访,病人恢复良好。结论椎管内脂肪手术全切难度较大,以脊髓减压为目的行次全切手术可收获良好的短期预后。

  • 标签: 脊髓肿瘤 脂肪瘤 入路 后正中
  • 简介:目的探讨诸多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对脑膜复发的影响.以便能有效地早期预防和控制脑膜复发,改善其预后.方法回顾1993~1998年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神经外科经手术治疗脑膜患者156例,对其临床诊治过程和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分析其临床因素如性别、年龄、术前KPS(KarnofskyPerformanceScale)评分、术后KPS评分、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影像学特征如周水肿、肿瘤形状、肿瘤大小、骨质改变、肿瘤部位、钙化、周边界、CT增强形态.应用SPSS11.07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多因素分析应用二值多元logic回归模型,以诸多临床因素和影像学特征作为自变量,复发与否作为因变量.结果经单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大小、周水肿、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肿瘤部位和CT增强形态与脑膜复发有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形状、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周水肿、组织学类型、手术切除程度和CT增强形态是影响脑膜复发的主要因素.其它因素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中均显示对脑膜复发无明显影响.结论脑膜手术切除程度、组织学类型和CT扫描增强对脑膜复发有明显影响.可作为预测脑膜复发的显著危险因子和标准.

  • 标签: 脑膜瘤 临床因素 影像学特征 复发
  • 简介:目的探讨鞍结节脑膜的手术入路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鞍结节脑膜的临床资料,其中经单侧额下人路6例,经额外侧人路9例,经翼点人路8例,经额下一纵裂人路9例。结果肿瘤达SimpsonII级切除26例,SimpsonllI级切除6例。失访3例,29例随访3~60个月,平均18.5个月。9例术前激素水平低下者术后均恢复正常。病人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25例,不能独立生活4例。肿瘤复发2例。结论根据肿瘤大小和不同的生长方式选择恰当的手术人路,同时保护好鞍结节周围的重要结构,是获得良好手术效果的保证。

  • 标签: 脑膜瘤 蝶鞍 显微外科手术
  • 简介:颅内动脉主要因动脉管壁局部缺陷和管腔内压力增高而发生,可见于任何年龄,但儿童及青年发病较少,主要以40~60岁多见。另外,女性发病率略多于男性,且绝经后女性发病率高于绝经前女性。吸烟、酗酒、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均是颅内动脉的危险因素。本文即对颅内动脉的有关危险因素进行综述。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 简介:国内资料报道脑转移占颅内肿瘤的3.5%~10%[1],国外报道占23.3%[2].近年来随着CT、MRI等检查手段的发展,检出率明显提高;另外一方面,随着医疗整体水平的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时间延长,因此脑转移临床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3](NationalCancerInstitute,NCI)2000年资料,癌症患者有20%~40%最终发生脑转移.本文对1993年3月至2002年3月收住我院的238例脑转移病人的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如下.

  • 标签: 脑转移瘤 治疗 预后
  • 简介:目的报道采用支架技术将1枚大部分脱入颈内动脉(ICA)的电解可脱式弹簧圈(GDC)完全送回脑动脉(AN)腔内.方法对一后交通动脉病人采用GDC治疗,当闭塞了AN后拔出微导管时,1枚GDC大部分脱出AN腔并随血流搏动.采用球囊导管仅将GDC部分压入AN腔,在使用圈套回收失败后,用一球囊扩张式支架将脱出的GDC完全送回AN腔.结果造影显示ICA完全通畅且AN不显影.结论支架置人技术是处置GDC意外脱人载动脉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 标签: 支架植入技术 颈内动脉 ICA 可脱式弹簧圈 GDC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尿激酶冲洗对慢性硬下血肿术后复发的防止作用.方法对62例慢性硬下血肿钻颅术后根据CT复查情况,采用尿激酶冲洗治疗.结果62例无血肿复发,其中51例术后1月血肿完全吸收,另11例2月内吸收.结论尿激酶冲洗能减少血肿腔残留,尽快缩小血肿腔,防止血肿复发.

  • 标签: 尿激酶 慢性硬膜下血肿 钻颅引流术
  • 简介:椎管脓肿临床多指硬脊外腔的脓肿,硬脊外腔内有丰富的血供及脂肪组织,在第二腰椎以下至第1、2骶椎处硬脊腔最大,为脓肿好发部位,通常急性起病.发病缓慢者,可持续数天至2~3月不等.硬脊下腔脓肿临床极为罕见,慢性硬脊下腔脓肿尚未见文献报道,现将我们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例报告如下.

  • 标签: 脓肿 硬脊膜外腔 慢性 腰骶部 临床 好发部位
  • 简介:目的总结覆支架在颅底血管疾病中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3例使用覆支架治疗颅底血管病变的病例,其中颈内动脉8例,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4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1例。结果成功释放支架覆盖病变12例;TCCF血管迂曲支架无法到达病变1例,改用可脱弹簧圈栓塞瘘口。释放支架后病变即刻消失10例,TCCF加用Onyx胶栓塞残余瘘口1例,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巨大动脉残留内漏1例。放置支架的12例随访6~48个月,临床症状均消失,无新发神经功能缺损及血栓栓塞;术后3~12个月,DSA和(或)CTA复查4例,其中残留的内瘘消失1例,靶血管重塑无狭窄2例,血管闭塞1例。结论覆支架是治疗部分颅底复杂血管疾病的一种有效方法,但有一定的局限性,远期效果尚需长期大样本的观察。

  • 标签: 脑血管障碍 支架 神经外科手术
  • 简介:目的总结单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下血肿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6年8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2例慢性硬下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单孔引流术治疗。结果82例患者均治愈出院;术后出现气颅25例、硬膜外血肿3例、硬下积液15例、对侧出现慢性硬下血肿3例,均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钻孔引流术治疗慢性硬下血肿效果良好,术后需注意并发症防治。

  • 标签: 慢性硬膜下血肿 单孔引流术 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开颅术中应用硬脑膜网格成形与常规方法减压两种术式的术后影像学表现。方法60例重型颅脑损伤伴脑肿胀患者分为两,均行开颅去大骨瓣减压手术治疗,术中分别应用硬脑膜网格成形与常规方法减压,统计两患者术后影像学表现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术中急性脑膨出及术后脑嵌顿发生率在两间比较有差异;术后中线移位、环池受压情况及术后脑积水、硬下积液发生率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中运用硬脑膜网格成形技术有助于降低术中急性脑膨出,防止术后并发症。

  • 标签: 颅脑损伤 去骨瓣减压 硬脑膜成形
  • 简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最早报道于1857年,发病率较高,约占颅内血肿的10%,硬下血肿的25%。然而有关CSDH产生和演变的机制至今不能诠释,临床上也缺乏统一的手术模式,再次手术率一直较高。

  • 标签: 临床路径 慢性硬膜下血肿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探讨自发性硬脊外血肿的出血原因、临床表现、MRI特征、治疗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回顾性分析我院10年来5例自发性硬脊外血肿(SSEH)的病例,探讨其发病机制、临床特征、术前神经功能状态及发病到手术的时间间隔与预后因素.结果患者预后与术前神经功能状态及发病到手术的时间间隔密切相关,与年龄、血肿部位、血肿大小似乎无关.患者术前的神经功能状态越好预后越佳,发病到手术的时间间隔越短预后越好.结论MRI检查是诊断本病最佳方法.及时的脊髓减压手术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 标签: 急性自发性硬脊膜外血肿 ASSEH 诊断 病因 MRI特征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miR-1224-5p在胶质中的表达及其对人脑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分析中国脑胶质基因计划(CGGA)数据库中miR-1224-5p在不同级别的胶质组织中的表达数据,并采用原位杂交技术进行组织验证,运用CGGA数据分析miR-1224-5p的表达水平与胶质母细胞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采用miR-1229-5p寡聚核苷酸转染胶质U251及U87细胞,通过CCK8实验观察上调miR-1224-5p表达后对胶质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miR-1224-5p在人脑胶质组织中的表达随着病理分级的升高而降低。胶质母细胞患者中低表达miR-1224-5p提示预后不良。上调miR-1224-5p表达可以抑制胶质细胞的增殖。结论miR-1224-5p与胶质的级别和临床预后相关,miR-1224-5p可以抑制胶质细胞的增殖能力。

  • 标签: 胶质瘤 临床预后 非编码RNA miR-1224-5p 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