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卒中后抑郁(PSD)作为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对卒中预后十分不利,因此对其发病机制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既往影像学研究主要集中在PSD与急性卒中病灶关系,结论不完全一致。近年来人们发现脑血管病(SVD)与缺血性卒中密切相关,且很多研究表明SVD为血管性抑郁重要影像学表现和诊断标准。但其在PSD发病机制中作用还不明确。本文主要通过介绍SVD相关知识及其在PSD发病中作用,来探讨SVD与PSD关系。

  • 标签: 脑小血管病 影像学表现 临床特征 卒中后抑郁
  • 简介:目的:研究右美托咪定对肿瘤化疗患者睡眠、焦虑及恶心呕吐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到2018年2月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94例肿瘤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7例。观察组在每晚睡前为患者行1.0μg/kg右美托咪定持续静脉滴注,1次/d,持续3d。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时间与剂量均同观察组。对2组患者睡眠、焦虑及恶心呕吐情况进行比较。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焦虑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睡眠质量、治疗后焦虑情况、恶心呕吐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肿瘤化疗患者中应用右美托咪定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睡眠治疗,改善不良心理状况,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肿瘤化疗 睡眠 焦虑 恶心呕吐
  • 简介:目的:探讨针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给予运动干预对患者癌因性疲乏、睡眠质量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收治乳腺癌化疗患者60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运动干预,比较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满意率、生命质量、癌因性疲乏、睡眠质量等指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发现对乳腺癌化疗患者治疗采用运动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癌因性疲乏,提高患者睡眠质量。

  • 标签: 乳腺癌化疗 睡眠质量 运动干预 癌因性疲乏
  • 简介:目的探索菲立磁和转染试剂体外磁性标记大鼠脂肪干细胞(ADSCs)可行性。方法从成年大鼠脂肪组织中分离获取ADSCs进行培养传代,用Feridex-多聚左旋赖氨酸(FE—PLL)复合物标记ADSCs,普鲁士兰染色和台盼蓝排除实验等方法鉴定“FE—PLL”标记ADSCs效率和细胞活力。同时对“FE—PLL”标记ADSCs行体内外MRI成像。结果普鲁士蓝染色显示“FE—PLL”标记ADSCs胞质内出现细小蓝色铁颗粒,标记率100%。标记ADSCs24h及1、2、3w台盼蓝拒染率与未标记ADSCs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MRI显示磁标记ADSCs在T2WI上可使信号明显降低,采用T2WI和T2^*WI对经立体定向仪移植标记ADSCs进行活体示踪,二者均可显示MR信号降低,以T2^*WI最敏感。结论应用Feridex(FE—PLL)复合物标记ADSCs安全、有效;MRI可在活体下无创性示踪ADSCs。

  • 标签: 脂肪干细胞 超顺磁性纳米铁粒子 细胞移植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观察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特性.方法取SD大鼠骨髓,分离培养骨髓基质细胞,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其形态,传代后MTT法绘制其生长曲线.结果原代培养20天后可分离得到骨髓基质细胞,典型骨髓基质细胞可分为两个类型,传代后2小时贴壁率达70%以上.结论骨髓基质细胞具有多态性和贴壁生长特性,通过贴壁培养方法能够较容易地对其进行分离扩增,可作为多种疾病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载体.

  • 标签: 骨髓基质细胞 生物学 细胞分离 细胞培养 基因治疗
  • 简介:颅内原发性生殖细胞瘤好发于松果体区,而发生于基底节区较少见,临床上常诊断为基底节胶质瘤.该肿瘤多发生于儿童,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我科收治2例基底节区生殖细胞瘤,经治疗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例报告 基底节生殖细胞 生殖细胞瘤
  • 简介:目的探讨神经节细胞胶质瘤临床特点及外科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患者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本组11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预后均良好,均无癫痫再发作及肿瘤复发。结论神经节细胞胶质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好,术中神经导航、皮层脑电图、术中超声等多种技术手段,是外科手术全切治疗关键。

  • 标签: 神经节细胞胶质瘤 癫痫 外科治疗 预后
  • 简介:位置细胞是具有位置特异性和复杂锋电位海马锥体细胞.三十多年来,人们致力于研究位置细胞放电与空间信息处理之间关系,并取得了可喜进展.但遗憾是,位置细胞处理空间信息详细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本文就近年来关于海马位置细胞空间信息处理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信息处理机制 位置细胞 海马锥体细胞 空间信息处理 细胞放电 特异性
  • 简介: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和生长激素释放激素(GHRH)对大鼠胚胎垂体生长激素(GH)细胞分化作用.方法利用免疫组化、放射免疫分析、RT-PCR和免疫电镜等方法,研究糖皮质激素体外诱导GH细胞分化最佳浓度、所需要最短时间及GHRH在大鼠胚胎垂体细胞分化中作用.结果在体外培养大鼠胚胎垂体细胞中,地塞米松能提高GHmRNA表达水平,增加GH细胞内分泌颗粒积聚.当GHRH浓度达到1×10-7mol/L时,可以增强地塞米松对GH细胞诱导分化作用.结论地塞米松能够促进GH细胞体外分化,并具有一定剂量依赖性.GHRH与地塞米松具有协同效应,共同促进GH细胞分化与分泌.

  • 标签: 脑垂体 前叶 生长激素 细胞分化 地塞米松 促生长素释放激素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Bmi-1基因对胶质瘤细胞增殖状况影响。方法采用RNA干扰技术沉默U251胶质瘤细胞中Bmi-1基因,RT—PCR检测干扰效果,CCK8观察U251细胞增殖状况。结果RNA干扰Bmi-1后,Bmi-1基因表达降低,U251细胞增殖减慢。结论Bmi-1基因可以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有可能促进了胶质细胞发生、发展。

  • 标签: 胶质瘤 BMI-1 RNA干扰 增殖
  • 简介:目的探讨大鼠脊髓在遭受到持续进行性压迫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以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及其TrkB受体变化。方法将75只SD大鼠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正常组,各25只;根据造模后取材时间,各组再分为1、7、14、21、28d5亚组,每亚组5只。胸11~12椎板和硬脊膜之间置入缓膨材料(3mm×5mm,厚0.8mm)制作大鼠慢性压迫性脊髓损伤模型,BBB评分评估行为学变化,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染色检测BDNF及其TrkB受体表达变化。结果造模后7、14、21、28d,模型组大鼠BBB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和正常组(P〈0.05),而对照组和正常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可观察到从脊髓受压开始,神经细胞开始出现凋亡,中央管及前角区域神经细胞凋亡明显,邻近灰质白质部分神经胶质细胞凋亡明显;而对照组和正常大鼠未见明显凋亡细胞。模型组大鼠脊髓内BDNF及其TrkB受体呈强阳性,尤其是神经元部位,BDNF及其受体TrkB表达明显,且主要表达在运动类神经元中,随压迫进行,表达逐渐增强,至相对稳定;对照组和正常组大鼠脊髓内BDNF及其TrkB受体表达较少。结论大鼠脊髓在受到慢性压迫性损伤时,神经细胞凋亡明显,BDNF、TrkB受体表达明显增强。

  • 标签: 慢性脊髓压迫性损伤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TRK B受体 细胞凋亡 大鼠
  • 简介:目的在转录水平上检测人脑胶质瘤干细胞(BGSCs)中白介素-10(IL-10)mRNA表达,探讨其在胶质瘤免疫及免疫治疗中作用。方法从8例临床标本中培养出BGSCs,并通过生物学特性和免疫细胞化学方法予以鉴定。然后提取BGSCs以及相对应原代脑胶质瘤细胞RNA进行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测定IL-10mRNA表达水平,并予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从8例临床标本中培养出BGSCs并通过鉴定。定量检测mRNA表达显示,在BGSCs中IL-10mRNA表达显著高于相应原代培养脑胶质瘤细胞,配对t检验显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首次检测了BGSCs中IL-10mRNA表达水平,证实其高于相应原代胶质瘤细胞。这可能是脑胶质瘤能逃避肿瘤免疫并且复发原因,若要根治脑胶质瘤,应以BGSCs为靶点进行治疗。

  • 标签: 脑胶质瘤 脑胶质瘤干细胞 白介素-10 免疫治疗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椎管内血管外皮细胞瘤诊治和预后,提升对该病总体认识及诊疗水平。方法对我院神经外科收治18例经病理证实椎管内血管外皮细胞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分析其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后。结果18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7例全切,9例近全切,2例大部切,随访到12例,随访11~131个月(平均57个月),有9例术后行普通放疗,有5例死亡,其中2例发生转移,其余7例存活目前生活自理。5年存活率及复发率分别为87.5%,37.5%。结论椎管内血管外皮细胞瘤为恶性肿瘤,手术应尽量全切,术后建议行放疗。鉴于其易复发和转移,经积极治疗患者术后仍应定期复查。

  • 标签: 椎管内 血管外皮细胞瘤 显微外科手术 预后
  • 简介:肿瘤是包含不同表型和功能肿瘤细胞混合物。在已发现诸多类型肿瘤中,脑肿瘤是中枢神经系统重大疾病,通常可以造成患者颅内压升高,压迫脑组织,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严重威胁着患者生命。目前,针对脑肿瘤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治疗结合化疗和放疗方法。由于脑肿瘤侵袭性生长特点,手术不能达到完全切除效果;化疗果由于血脑屏障影响了抗癌药物充分转运及肿瘤耐药性而不明显;放射治疗是最主要术后辅助治疗手段,

  • 标签: 放射治疗 胶质瘤干细胞 辐射抵抗 微环境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培养成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致瘤性.方法对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分别进行细胞形态学观察、刀豆球蛋白A凝集试验和双层软琼脂培养以探明其是否具有恶性转化细胞形态特征、表面结构及生长特性变化;利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端粒酶和肿瘤相关基因表达;将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接种到裸鼠体内观察其成瘤性.结果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不具有恶性转化细胞形态特征,在不同刀豆球蛋白A浓度下均未见明显凝集反应,在双层软琼脂不能形成细胞克隆;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c-myc、c-fos和p53基因均呈阴性表达,而端粒酶逆转录酶呈弱阳性表达;将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接种于裸鼠皮下6个月未见肿瘤形成,亦未见其它组织形成.结论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保持了正常细胞生物学特征,体内和体外各项指标均未提示其具有致瘤性,体外培养条件没有使其发生恶性转化,从致瘤性方面证实了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临床移植安全性.

  • 标签: 骨髓源性神经干细胞 致瘤性 表达 恶性转化细胞 体内 裸鼠
  • 简介:近年脑出血细胞治疗策略因其良好前景吸引了越来越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工作者兴趣。临床前研究表明移植诸如胚胎干细胞、诱导多能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等均可获得不错疗效,并揭示了脑出血后干细胞移植治疗起效可能机制有细胞替代、神经营养与保护、促血管生成、免疫炎症反应调节等。尽管临床研究也表明干细胞治疗脑出血安全有效,但影响干细胞移植治疗几大关键因素尚未确定,例如移植细胞类型、细胞数量、移植时间、最佳给药途径、最佳受众人群以及如何追踪细胞等。本文根据最新研究成果就以上关键影响因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后续研究提供有价值参考。

  • 标签: 脑出血 干细胞 关键因素
  • 简介:目的研究体外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神经细胞等不同组织细胞多向分化潜能。方法从SD大鼠股骨骨髓中获得间充质干细胞,原代培养后1:2传代,传至第5代后分为普通传代培养组、神经细胞诱导组、成骨细胞诱导组和脂肪细胞诱导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生长情况、形态变化以及矿化结节和脂肪细胞形成;流式细胞检测第5代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CD44、CD90、CD31、CD34、CD4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普通传代培养组和神经细胞诱导组细胞巢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神经细胞相关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呈贴壁生长,细胞扩增至第5代时形态趋于一致,呈梭形。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表面抗原CD29(99.83%)、CD44(99.77%)、CD90(99.86%)均呈阳性表达,CD31(O.83%)、CD34(1.78%)、CD45(2.90%)无表达。在体外,普通传代培养细胞仅巢蛋白呈阳性表达;由神经细胞诱导细胞巢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均呈阳性表达.且形态类似神经细胞;由成骨细胞诱导细胞质内可见矿化结节形成:由脂肪细胞诱导细胞质内出现多个猩红色呈簇状脂肪滴。结论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易于提取、纯化和扩增,可于体外自发表达神经干细胞标志蛋白.并可通过诱导向神经细胞、成骨细胞及脂肪细胞分化。提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不仅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而且可能具有自发向神经干细胞分化特性。

  • 标签: 干细胞 骨髓细胞 脂细胞 成骨细胞 神经元 细胞分化
  • 简介: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progenitorcells,EPCs)是血管内皮细胞前体细胞。大量研究表明,内皮祖细胞既参与了胚胎时期血管发育和形成,也对出生后成体血管新生、修复、重建等有重要作用。内皮祖细胞这一生物学特性,被越来越多引入到相关脑血管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之中,为脑血管疾病发生发展机制、早期诊断、新型治疗、预后判断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内皮祖细胞 烟雾病 颅内动脉瘤 动静脉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