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检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亚群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检测42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45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和30健康人外周血DC细胞亚群和淋巴细胞亚群构成,比较三者差异。结果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DC1和DC2百分数分别为(0.2±0.1)%和(0.2±0.04)%,慢性乙型肝炎患者(0.3±0.1)%和(0.2±0.1)%,均显著低于健康人群[(0.4±0.1)%和(0.3±0.1)%,P<0.01];13HBeAg阳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DC2亚群细胞绝对计数(5.62±1.28)个/μL,显著低于29HBeAg阴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8.75±2.32)个/μL,P<0.05],但是者DC1细胞水平无明显差别;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588.4±124.2)个/μL和(338.5±97.4)个/μL,均显著低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86.7±106.5)个/μL和(432.1±102.6)个/μL,P<0.05],而且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人群[(560.2±105.6)个/μL,P<0.05]。结论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DC1和DC2数量减少,伴CD8+T细胞数降低,可能是导致肝硬化形成原因之

  • 标签: 肝硬化 慢性乙型肝炎 树突状细胞 外周血
  • 简介:目的探讨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安全性及对肝功能改善作用.方法选择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52,随机分为治疗25对照27.对照肝治疗,治疗在此基础经股动脉插管肝固有动脉注入脐带血干细胞治疗.治疗后第2周、4周和8周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胆红素(TBIL)、凝血酶原时间(PT)和白蛋白(ALB)水平变化.同时观察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术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第3天治疗全部患者(100%)乏力、纳差症状改善,而对照只有1(4.0%)改善,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8wk,治疗对照血清ALB水平分别为35.2±8.5g/L和25.8±7.8g/L,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PTA分别为45.7±10.3%和37.9±11.8%,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ALT、AST、TBIL在变化不明显.随访AFP水平未见明显差异,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脐带血干细胞治疗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疗效及安全性.

  • 标签: 失代偿期肝硬化 脐带血干细胞 细胞治疗
  • 简介:内镜下胃肠道病灶发现依赖肉眼对黏膜病变辨认,然而最终诊断却通常由活检组织病理学研究作出。尽管由黏膜表面的内镜特征诊断病变已成为可能,但活检作为种确诊病灶(癌肿、腺瘤、增生或化生)手段依然非常重要。

  • 标签: 内镜诊断 上消化道病变 病灶 癌肿 活检组织 内镜下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医护体化综合气道护理在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1202212我院收治64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依据将患者均等分为,各32患者研究,行医护体化综合气道护理,另对照,行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对照护理前血气指标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氧饱和高于对照(p<0.05);研究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均短于对照(p<0.05);研究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p<0.05);研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低于对照(p<0.05)。结论 医护体化综合气道护理应用于重症支气管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效果显著,建议临床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医护一体化综合气道护理 重症支气管哮喘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观察不同临床类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静脉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利用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检测轻度、中度、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各60门静脉、脾静脉血流动力学参数.结果轻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无明显改变;中度者肝门静脉及脾静脉直径增宽,脾静脉血流速度减慢;重度者上述变化更趋显著,并有门静脉血流量减少和脾静脉血量增加.结论利用二维彩色多普勒技术检测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了解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门脉血流变化.

  • 标签: 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 慢性乙型肝炎 门静脉系统 血流动力学 血流速度
  • 简介:目的观察拉米夫定用于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抗病毒治疗疗效。方法将65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35对照30均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加用拉米夫定100mg/d口服,疗程1结果治疗在1治疗结束时肝功能恢复情况及HEVDNA转阴均优于对照(P〈0.01),治疗病死8.57%,对照16.67%。结论抗病毒治疗能明显改善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预后。

  • 标签: 肝硬化 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电切术与氩离子凝固术对胃息肉患者疗效和各项因子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从2016520175收治胃息肉患者90,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各45对照患者给予高频电切术治疗,观察患者给予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术后比较总有效率,次性切除成功率,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蛋白酶原比值(PGR)及血清胃泌素-17(G-17)等因子水平,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以及半年后并发症发生结果观察总有效率88.9%,明显高于对照68.9%(P〈0.05);观察次性切除成功率92.3%,明显高于对照81.7%(P〈0.05)。术后,PGⅠ、PGR及G-17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PGⅠ、PGR及G-17显著高于对照(P〈0.05)。治疗前后PGⅡ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术后2周并发症发生15.6%,明显低于对照40.0%(P〈0.05)。随访半年后,观察并发症发生11.6%,明显低于对照31.8%(P〈0.05)。结论胃镜下氩离子凝固术对胃息肉患者疗效显著,可以明显提高手术成功率,改善胃蛋白酶原和胃泌素水平,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胃息肉 氩离子凝固术 高频电切术 临川疗效 胃蛋白酶原 胃泌素-17
  • 简介:目的探讨分析益气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220183琼海市中医院消化内科收治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102随机分为观察对照对照患者给予西药治疗,观察患者在对治疗基础给予益气健脾方治疗。比较临床疗效、胃镜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临床疗效及胃镜疗效显著优于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中医症状积分、CRP、IL-6、TNF-α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症状积分、CRP、IL-6、TNF-α指标水平均显著下降,且观察中医症状积分、CRP、IL-6、TNF-α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P均<0.05)。不良反应发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胃痛、胃胀、嗳气、恶心呕吐、大便稀溏、食少纳呆等临床症状,降低CRP、IL-6、TNF-α炎性指标水平,且安全性高,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益气健脾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弱证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102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C3、C4变化。方法采用胶体金法检测抗-HCV,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清HCVRNA水平,将患者分为低、中等和高病毒载量3结果102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IgA、IgG、IgM、补体C3和C4水平分别为(3.4±1.8)g/L、(19.3±3.6)g/L、(2.7±1.3)g/L、(1.0±0.2)g/L和(0.2±0.1)g/L,除C4外,均显著高于100正常人[分别为(2.1±0.7)g/L、(11.8±1.9)g/L、(1.1±0.5)g/L、(1.1±0.2)g/L和(0.2±0.1)g/L,P〈0.05];22低病毒载量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显著低于64中等和16高病毒载量患者(P〈0.05),而高病毒载量患者血清C3和C4水平显著低于低载量和中等载量患者(P〈0.05)。结论慢性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可能发生了改变,对病情和治疗判断可能具有意义。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免疫球蛋白 补体
  • 简介:目的观察拉米夫定治疗30HBeAg、HBVDNA均阳性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疗效.方法自20001200312,口服拉米夫定100mg,每日次,18个疗程.结果疗程结束时,24肝功能恢复正常,19血清白蛋白上升为正常,24HBVDNA阴转,均优于对照,P<0.05.对减少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降低死亡等方面有作用.结论拉米夫定治疗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有较好疗效.

  • 标签: 拉米夫定 治疗 老年失代偿期肝硬化 疗效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胃镜下溃疡大小与胃癌检出关系。方法以溃疡直径:≤1cm;>lcm、≤2cm;>2cm标准,将溃疡分为A、B、C三,分析每组恶性溃疡检出结果恶性溃疡检出分别为:10%、41.46%、50.94%,溃疡越大,溃疡恶性可能性越大。结论对每胃溃疡都应多点取材,病理检查。

  • 标签: 胃镜 溃疡大小 胃癌检出率 病理检查 胃溃疡 病例分析
  • 简介:目的观察大剂量赤芍对慢性重型肝炎血小板分析参数等影响。方法32慢性重型肝炎使用综合治疗作为对照,34慢性重型肝炎在综合治疗基础,每日加用120克赤芍煎服,疗程,检测其血小板数、平均血小板体积、血小板压积及肝功能。结果对照相比,赤芍血小板数量增多,血小板压积及体积增大明显(P〈0.05),肝功能恢复较快(P〈0.05)。结论大剂量赤芍可能通过改善血小板质量,进而促进慢性重型肝炎肝功能恢复。

  • 标签: 大剂量赤芍 慢性重型肝炎 血小板
  • 简介: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胃癌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影响。方法以80行胃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对照观察,每组40对照给予单纯全麻,观察给予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患者术后不同时间段VAS评分情况、PCI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术后2、4、8、12、24h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0.05);观察48h内PCIA按压次数低于对照,镇静评分髙于对照(/><0.05),不良反应发生10.0%,明显低于对照32.5%(/><0.05)。结论胃癌患者手术时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可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提髙术后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改善预后及生活质量,其临床应用价值髙。

  • 标签: 胃癌 硬膜外麻醉 全身麻醉 镇痛效果
  • 作者: 廖柳娟
  • 学科: 医药卫生 > 消化系统
  • 创建时间:2023-06-21
  • 出处:《健康世界》2021年第33期
  • 机构:遂宁市中医院,四川遂宁629000
  • 简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称爱人为“小心肝”,可见“肝脏”对于我们来说有多重要。但是,丰富物质生活对肝脏来说,也是种巨大负担。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如何保护自己“小心肝”吧。

  • 标签: 肝;贴心呵护;肝病患者;注意事项
  • 简介:目的探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十二指肠损害发生及其与肝硬化病程、门脉高压性胃病、肝功能分级关系。方法对72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进行胃镜检查,观察十二指肠粘膜病变,同时检测C呼气试验。另选72接受胃镜检查非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对照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十二指肠糜烂发生41.7%,随肝硬化病程延长和肝功能分级差而增高,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照无显著性相差(P〉O.05)。糜烂主要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糜烂轻重程度与肝功能分级无关(P〉O.05)。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十二指肠糜烂与非特异性十二指肠炎不同,是门脉高压导致十二指肠种病变。

  • 标签: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十二指肠 糜烂
  • 简介:目的研究护理延伸服务对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及消化道并发症影响。方法将78被明确诊断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实验(39)和对照(39)。住院期间均予以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观察在此基础,出院后持续进行护理延伸服务。结果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能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依从性,并降低其消化道并发症发生几率,促进身心健康。

  • 标签: 冠心病 依从性 护理延伸服务
  • 简介: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与肝细胞癌(HCC)发病关系。方法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及序列测定法检测65HBVDNA阳性HCC和7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基因型。结果在65肝细胞癌患者中,B型16(24.62%),C型49(75.38%);在7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B型42(58.33%),C型30(41.67%),肝细胞癌患者C型感染显著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x^2=15.91,P〈0.05);在肝细胞癌患者,B型感染者平均年龄40.12±8.91岁,C型42.24±11.23岁(t=1.68,P〉0.05)。在B型感染者中男性14,女性2,C型中男性43,女性6(x^2=7.27,P〉0.01)。结论HBVC基因型与肝细胞癌发病有关系。

  • 标签: 肝细胞癌 乙型肝炎病毒DNA 基因分型
  • 简介:目的:探讨有效抗HBV治疗对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损伤防治效果。方法20121201412我院收治210肺结核合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在抗结核治疗过程中,109接受恩替卡韦或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另101未行抗病毒治疗,比较肝损伤和终止抗结核治疗发生以及抗结核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血清HBVDNA变化情况。结果抗病毒肝损伤和终止抗结核发生分别为2.8%和2.8%,均显著低于未抗病毒57.4%和36.6%(P<0.01);抗病毒患者治疗前血清ALT和AST分别为(33.1±6.5)U/L和(27.2±5.2)U/L,血清HBVDNA(7.0±0.9)lgcopies/ml,治疗后血清ALT和AST无明显变化,血清HBVDNA阴转为(2.6±1.0)lgcopies/ml,而未抗病毒患者血清ALT和AST略有上升,血清HBVDNA无变化。结论在HBVDNA阳性肺结核患者中,通过有效抗病毒治疗,能降低血清病毒载量,减少抗痨过程中肝损伤发生,使抗结核治疗方案能顺利完成。

  • 标签: 肺结核 慢性乙型肝炎 药物性肝损伤 抗结核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对肝病患者预后预测准确性。方法肝硬化患者228,重型肝炎患者156,分别计算Child—Pugh及MELD评分,分析种评分系统对肝病预后评估优缺点。结果MELD评分与Child评分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74,MELD评分预测准确显著优于Child—Pugh评分(Z=1.96,P〈O.05)。结论MELD评分较好地预测肝病患者死亡发生危险,其评估效率优于Child—Pugh分级。

  • 标签: 肝硬化 重型肝炎 终末期肝病模型 预后评估
  • 简介:目的评价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Child-Pugh(CTP)计分及MELD-Na模型评分(MELD-Na^+)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预测价值。方法分别计算116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MELD、Child-Pugh及MELD-Na分值,运用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三种评分系统判断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准确性。结果116患者随访3个月内有34患者死亡,死亡MELD-Na评分(24.1±2.5)与生存(15.4±2.9)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在判断患者预后ROC曲线AUC比较中,MELD-Na评分(0.825)〉MELD评分(0.779)〉Child-Pugh分级(0.626,P〈0.05)。结论Child-Pugh计分、MELD计分和MELD-Na计分均可有效地预测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短期预后,而MELD-Na模型评分对短期评估效率优于其他种方法,能更准确地反映病情轻重,更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失代偿期肝硬化 MELD评分 CHILD-PUGH分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