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冠心病患者心肌核素显像阴性常提示良好的预后,然而,在有持续心绞痛的患者中,很难确定哪些患者有必要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检查以排除心肌核素显像的假阴性情况。本研究目的分析心肌灌注显像阴性但有持续心绞痛的患者同时合并冠脉严重狭窄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心肌核素显像阴性的患者118例,所有患者均在六个月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MPI采用心肌17分段法对心肌血供做定性评价;CAG按常规左前降支(LAD)、左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狭窄程度≥70%为严重狭窄,左主干(LM)狭窄程度>50%定义为严重狭窄。结果118例患者,平均年龄62±11岁,43%为女性。其中存在冠脉严重狭窄的患者33例(28%),这些患者中60%为单支血管病变。通过分析多项临床独立因素,包括年龄、身高、体重、BMI、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血脂史、既往PCI史,得出以下结论MPI阴性的冠心病患者可能存在严重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男性患者(OR2.6,95%CI1.3-5.2)、年龄增长(OR1.9,95%CI1.2-3.5)既往PCI史(OR2.3,95%CI1.0-4.3)以及临床典型心绞痛症状(OR2.6,95%CI1.5-5.2)。结论年龄的增长、男性患者及典型心绞痛症状是MPI阴性患者可能存在严重冠脉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并且这类患者大多数都是单支血管病变。

  • 标签: SPECT/CT,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冠状动脉造影
  • 简介:动脉体瘤又称颈动脉体副神经节瘤、化学受体瘤,是头颈部最常见的副神经节瘤。根据其是否分泌儿茶酚胺分为嗜铬与非嗜铬副神经节瘤,前者罕见。组织学上,颈动脉体由主要细胞或称副神经节细胞及支持细胞2种细胞组成.后者在颈动脉体瘤中几乎不存在。一般认为,肿瘤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后方的外膜内.但Knight等最近报道指出.肿瘤位于外膜周围组织而不是外膜内。颈动脉体瘤呈散发性和家族性发病.散发性发病原因可能与高海拔导致慢性缺氧而刺激颈动脉体增生有关,而家族性发病与基因缺陷有关。在一般人群,如发现一侧颈动脉体瘤,则双侧颈动脉体瘤的发生率为5%.家族性为32%。

  • 标签: 颈动脉体瘤 超声 放射学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60例患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研究,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录治疗的60例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60例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胸腹部扫描,采用最大密度投影、多平面重建、曲面重建、容积重现等技术对其进行三维重建,根据重建图像进行诊断,并与DS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CT检查结果与DSA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二者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病情评价、病变部位及累及范围的定位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技术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彩超诊断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与冠心病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8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归为观察组,然后再选取同时期50例非心血管疾病和健康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归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要进行彩超检查,对其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肾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8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肾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管腔轻度狭窄发生率为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结论冠心病和动脉粥样硬化肾动脉狭窄形成具有密切相关性,可以采用彩超对冠心病以及心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进行常规检查。

  • 标签: 彩超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动脉狭窄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脑动脉瘤介入术与开颅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6例脑动脉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脑动脉瘤介入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开颅术进行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65.79%,对照组患者恢复良好率为42.11%,观察组患者恢复良好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53%,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1.5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P<0.05)。结论与开颅术相比,脑动脉瘤介入术在脑动脉瘤治疗中的效果更理想,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介入术 开颅术 脑动脉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评价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作为研究时段,选择此时段内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丁苯酞治疗,治疗后,将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脑血管储备能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脑血管储备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且神经功能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丁苯酞药物,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降低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脑血管储备能力,因此,值得临床进行推广。

  • 标签: 丁苯酞 急性脑梗死 神经功能 脑血管储备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培养对血流感染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76例血流感染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76例非血流感染患者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和浓度等检测结果情况,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的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结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者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革兰阴性菌的降钙素原浓度明显高于革兰阳性菌。结论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血培养对于血流感染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诊断价值,能较大幅度提高该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降钙素原 超敏C反应蛋白 血培养 血流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椎管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并对影响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老年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8例,对照组48例,实验组患者使用椎管麻醉的方式,对照组使用常规的麻醉方式--全身麻醉的方式进行麻醉,对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麻醉治疗之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实验组患者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血压和心率变化的幅度小,有利于患者的手术治疗。结论实验组患者使用椎管麻醉的方式进行骨科手术治疗,其相对于常规全麻的方式来说在对人体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影响更小。

  • 标签: 老年骨科手术患者 椎管麻醉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妊娠高血压疾病眼底血流动力学特点及与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6月我院妇产科PIH住院患者60例作为实验组,随机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妇产科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眼底血流动力学特点及与新生儿预后的相关性关系。结果实验组产妇的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及收缩期第二峰(B)与第一峰(A)的比值(B/A)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围产儿发生窒息、胎儿窘迫、早产以及死亡的病例数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孕妇的眼底血流动力学特点可以作为PIH诊断及判断新生儿预后的一项临床指标。

  • 标签: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眼底血流动力学 预后
  • 简介: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间歇股动脉内注射治疗老年慢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效果。方法0.9%氯化钠注射液5ml+尿激酶25万U,患肢股动脉内加压注射,每日1次,连用10d。结果34例患者治疗后血流通畅16例次,部分再通,血流缓慢12例次,6例次治疗前后无变化。总有效率为82.35%。结论对于老年慢性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采用小剂量尿激酶间歇股动脉内注射治疗方法简便易行,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 标签: 尿纤溶酶原激活物/投药和剂量 动脉闭塞性疾病/药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在中心型肺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变化中的影响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经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的中心型肺癌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病例资料及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变化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0例患者无进展生存时间平均为(9.12±0.87)月,总生存期为(16.24±2.17)月,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均出现岷县的降低变化,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联合动脉栓塞治疗在中心型肺癌患者中应用,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以及癌胚抗原、糖类抗原等肿瘤标志物指标水平,延长患者总生存期。

  • 标签: 介入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 动脉栓塞治疗 肿瘤标志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增厚与颅内动脉硬化的相关性及临床检测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36例动脉内膜增厚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来我院进行体检的4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行动脉超声、头颅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检查,比较并分析两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检出颅内动脉硬化15例,对照组检出2例,观察组颅内动脉硬化检出率4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P<0.05)。36例观察组患者中,内-中膜厚度1.1mm患者5例,检出颅内动脉硬化1例,检出率20.00%;内-中膜厚度1.2mm患者14例,检出颅内动脉硬化5例,检出率35.71%;内-中膜厚度1.3mm患者13例,检出颅内动脉硬化5例,检出率38.46%;内-中膜厚度1.4mm患者4例,检出颅内动脉硬化4例,检出率100.0%。结论颈动脉内膜增厚与临床颅内动脉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中对疑似患者及早行颈动脉内膜增厚检测,可为颅内动脉硬化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对于改善疾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颈动脉 内膜增厚 动脉硬化 相关性 检测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神经传导速度(NCV)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DPN)电生理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6年1~12月在我院入住的54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有症状DPN22例,无症状DPN32,正常健康对照组30例,采用日本光电EMB-9200K型肌电图分别测定胫神经、腓总神经、腓肠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结果有症状DPN与无症状DPN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症状DPN与正常健康人对照组的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检测对DPN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目的建立SARS冠状病毒的RT—PCR核酸检测方法。方法合成针对SARS冠状病毒特异性引物,从SARS病人及疑似病人标本中提取RNA,经反转录和巢氏PCR扩增出相应大小的DNA片段。对这些片段克隆后进行DNA序列分析,并将序列与SARS冠状病毒和其它已知冠状病毒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从SARS病人痰、咽拭子或血液标本中得到多例RT—PCR阳性片段,其中8个片段经克隆和DNA序列分析证实为SARS冠状病毒序列(同源性100%),而所有参照标本RT—PCR均为阴性。结论该方法可用于SARS冠状病毒的RT—PCR核酸检测。

  • 标签: 咽拭子 痰标本 SARS 冠状病毒 核酸检测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脏血流动力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方法选用2017年6月~12月本院心内科接收的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25例,将他们视为观察组,并选用到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老年患者18例,视他们为对照组,采取心脏血流动力监测仪对两组老年人的SV、CO、CI、PEP/LVET、A2-O、PCWP、AC以及TPR等参数进行监测,并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通过对比,观察组SV、CO、CI、A2-O以及AC均明显降低,而PEP/LVET和TPR明显升高,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心功能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害,主要表现为心肌缺血,对于这类患者需加强护理。

  • 标签: 冠心病 血流动力学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月经紊乱与子宫内膜血流情况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月经紊乱患者100例,将其设定为观察组,并且同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女性100例,将其设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子宫内膜血管数量、Salle评分以及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月经过多亚组、月经过少组和对照组的子宫内膜数量、Salle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的FT3、FT4和T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月经紊乱与子宫内膜数量和Salle评分存在相关性,和甲状腺激素水平不存在相关性。

  • 标签: 月经紊乱 子宫内膜血流 甲状腺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心肺复苏患者术后应用亚低温治疗后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给临床治疗提高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医院急性心肺复苏后恢复自主循环的6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应用冰袋进行常规降温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经治疗24h后,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MBI和NF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在心肺复苏患者术后应用亚低温治疗后,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亚低温治疗 心肺复苏 血流动力学 影响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近三年所接收的80例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和感染情况。结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为38例,占95.0%;对照组总有效为32例,占80.0%;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率为2.50%;对照组感染率为17.5%;两组患者数据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可以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概率,提高治疗护理效果,增强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实践。

  • 标签: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患者 集束化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瘤作为一种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否则将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功能障碍,甚至失去生命。目前,临床上主要是采用手术介入方式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本文笔者主要针对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的介入治疗方法进行探究,旨在提高对颅内动脉瘤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挽救广大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生命,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介入治疗 进展
  • 简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是一种发病率低、病死率高的急性肠缺血性疾病,且本病临床误诊率高,有报道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死亡患者中90%系由于延误诊断所致[1]。我院消化科曾收治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男,50岁。突发脐周阵发性绞痛伴腹泻便血1d,伴有出冷汗、黑朦,腹泻后疼痛稍有缓解,至入院前10次余,均为稀水样便,第3次大便中伴有大量鲜血,之后为黑便,有腥臭味,病程中无发热,无头晕头痛,未见呕血,入院查体:神志清,BP130/80mmHg,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无明显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肠鸣音活跃。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a余,最高160/120mmHg,平时规律服用氨氯地平片,血压基本控制在140/90mmHg。否认糖尿病史。有吸烟史40a,1包/d,嗜酒史40a,黄酒500g/d。Hb142g/L,RBC4.7×1012/L,WBC11.39×109/L,N0.448,L0.45,PLT279×109/L;粪常规:外观血液++++,隐血++++;电解质:K+3.3mmol/L。腹部平片、腹部B超、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入院后因患者有剧烈腹痛伴便血、出冷汗考虑为缺血性肠病,...

  • 标签: 肠系膜血管闭塞/诊断 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