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流产后关爱PAC服务针对人工流产手术患者心理造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以往一年之内所接诊的人工流产手术患者资料100例进行对比分析,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对其进行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流产服务模式,研究组患者接受PAC服务模式,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接受不同服务模式之后的焦虑程度,将所得各项数值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患者手术之前的焦虑量表评分对比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手术之后1小时,两组焦虑量表评分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针对接受人工流产手术患者,为其开展PAC服务模式,可以显著避免患者产生不良心理,确保手术能够顺利的完成,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外科护理的价值。方法共计210例外科住院患者,均选自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期间,采用随机综合序贯法将其分成两组,每组10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层级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的正向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19%(101/105),对照组为80.00%(84/105),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81%(4/105),对照组为14.29%(14/105),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将层级护理管理应用于外科住院患者,高层级护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强,具有预判能力和规避风险能力,患者安全系数提高,并发症和不良事件发生发生率降低,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路径式疼痛教育对乳癌患者术后镇痛及康复的影响。方法:将 2016年 9月~ 2018年 9月在我院接受乳癌手术患者 78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9 例,对照组静脉镇痛加常规的疼痛教育,观察组静脉镇痛加路径式疼痛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认识水平、疼痛程度的评估能力、术后疼痛程度以及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疼痛控制的认识水平和疼痛程度的评估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 18.40+1.05VS8.97+1.03, 17.55+1.91VS9.10+1.73);术后 24h、 48h、 72h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1);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平均住院日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 10.40+2.05vs 15.97+1.33, 7.55+1.92VS10.10+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1)。结论:路径式疼痛教育提高了患者知行合一的能力,提升了术后疼痛管理效果,缩短引管留置时间和平均住院日。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对产妇采用腹式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改良腹式横切口下段剖宫产术的分娩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剖宫产术的产妇132人参与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66例,观察组6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腹式纵切口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分娩,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分娩,对比两组产妇的手术时间和娩出时间,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同时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肛门排气时间和产妇的疼痛程度以及其他并发症,并记录新生儿的相关指标。结果经过对比研究,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分娩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疼痛程度也明显少于对照患者,观察组的新生儿相关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产妇采用改良腹式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进行分娩,效果明显优于腹式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72例肱骨干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抽签的方式将全部72例患者分成各自36例的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治疗;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恢复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93.7±32.8)min、术中出血量(108.5±44.8)min、住院时间(20.5±2.8)d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5.6%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0%(P<0.05);骨性愈合时间(11.8±2.0)周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肩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7.2%,肘关节功能优良率为100.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于肱骨干骨折患者,以单入路双重建钢板钳夹式固定给予治疗,手术效果更好,并发症更少,并且患者恢复更快,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通过奇偶数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使用经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使用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血气分析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飞燕式腰背肌训练的康复效果。方法将2014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通过诊断后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100例纳为本组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常规护理;后者实施在前者护理的前提下行飞燕式腰背肌训练。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护理效果、日程生活能力评分的情况。结果干预组护理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两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护理前,但干预组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性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飞燕式腰背肌训练应用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可提高患者康复的效果,改善其日常生活能力。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不同术式在腹腔镜异位妊娠手术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自2012年5月~2014年1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经由影像学诊断确诊为异位妊娠的患者共计56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者均给予手术治疗。观察不同术式下患者的一般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情况。结果B组患者术前平均出血量明显低于A、C组患者,C组患者盆腔手术史发生率明显低于A、B组,A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明显低于B、C组患者,C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高于A、B组患者,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术后最高体温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三种术式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有效的手术方案,提高干预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2月到2017年3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早产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试验组采用家庭参与式护理。比较两组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新生儿体重增加量、住院时间和再入院情况,并对两组家属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更高,两组数据相比P<0.05。并且试验组患儿家属护理知识掌握情况评分、新生儿体重增加量、住院时间和再入院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家庭参与式护理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乳腺肿物患者的微创术式治疗中手术室护理措施以及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4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经微创术式治疗的乳腺肿物患者(78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乙组(39例)、甲组(39例)。所有患者均常规护理,甲组加手术室护理,总结并发症、满意度、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结果甲组患者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总的满意度高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焦虑程度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甲组患者的抑郁程度低于乙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肿物患者的微创术式治疗中,手术室护理可为显著提高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收治的62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爪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VAS评分更低,呼吸机支持时间和住院时间更短,独立样本t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仅有1例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卡方检验提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P<0.05).结论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治疗多发性肋骨骨折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患者康复速度加快,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模式应用下取得的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新生儿7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分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8例,分别给予一般护理干预、鸟巢式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新生儿各项指标与新生儿家属满意情况。结果各项指标比较,包括体温波动、血氧饱和度、睡眠时间与出暖箱时间等,观察组均有明显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功能指标观察,包括新生儿进奶量增加、排便次数、首次胎便时间以及胎便转黄时间观察组优势均较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满意率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为78.95%(30/38)、97.37%(37/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护理中,鸟巢式护理模式应用下,有助于患儿各项体征指标保持稳定,且可提升新生儿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应在护理实践中推广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医务人员采取多模式干预后,对提高手卫生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在2015年10月到2016年3月之间挑选本院医护人员100例,以此作为对照组;在2016年4月到206年9月选择医护人员100例,作为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15年10月到2016年3月之间的医务人员(对照组)对手卫生管理的情况;在2016年4月(观察组)对医务人员采取多模式干预,对比干预前后的手卫生依从率。结果观通过比对两组数据,采用了多模式干预的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要比对照组医务人员的数据更高,P<0.05;观察组医务人员的不同手卫生指征依从率,要比对照组医务人员的数据更高,P<0.05。结论综上所述,多模式干预对于提高手卫生管理质量,效果良好,值得各医院广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护理中观察个性化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在最近一年中最近半年内接受的小儿患者作为患者案例,按照常规的护理方式和个性化的护理模式进行对比护理,将一共六十四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有三十二例小儿患者,实验组也有三十二例小儿患者,个性化的护理模式使用在实验组上,常规的临床护理方式用于对照组上,然后将患儿对于不同护理方式的反应以及患者家属对于护理方式的反应进行统计分析。结论在小儿护理中,个性化的护理模式护理效果非常好,除了患儿的反应效果比较好,因为恢复的速度相对更快一些,患者家属对于个性化的护理模式也是非常满意的。在临床研究上非常有意义,想要让我国在小儿护理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就要尽可能地应用和推广这种个性化的护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