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奥氮平治疗躁狂型老年痴呆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32例躁狂型老年痴呆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给予奥氮平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精神行为症状评分、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患者的精神行为症状评分为(30.26±4.27)分,治疗后评分降为(8.32±1.79)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患者的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评分为(7.89±1.76)分,治疗后评分为(13.27±2.59)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服药后,出现嗜睡2例,锥体外系反映1例,合计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结论奥氮平治疗躁狂型老年痴呆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精神状态和智力水平,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CT以及放射平片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5年本院接收的30例脊椎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部脊椎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并且根据每位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方法进行组别划分,将接受放射平片检查的15例患者分配到对照组,将接受CT检查诊断的另外15例患者分配到实验组,观察并且对比这两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实验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且两组脊椎骨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差异P<0.05。结论对脊椎骨折患者进行CT诊断的价值,要高于放射平片诊断的价值,具有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价值。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研究老年病诱发抑郁患者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10例老年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护理方法的不同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抑郁口服剂盐酸氟西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临床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15天、30天的老年抑郁(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出院后15天、30天、60天的SF-36评分。结果通过心里疏导与精神护理后,观察组SDS得分和SAS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老年病诱发抑郁症患者心理疏导与精神护理,可减少老年抑郁症状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患者身心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社会干预对新疆宁养肿瘤患者心理情绪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新疆肿瘤医院2015年1月—12月间接受宁养服务的的85例肿瘤患者,根据自愿原则分为两组,分别为心理社会干预组(n=42)及常规宁养疗护组(n=43),对心理社会干预组在给予常规以镇痛为基础的宁养疗护的基础上,还给予团体心理社会支持活动共十次,以及个体的心理干预。采用心理痛苦温度计量表(DT)、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所有患者进行测评,比较干预前、干预后两组肿瘤患者在焦虑、抑郁、心理及躯体痛苦等方面的变化。结果两次测评后有效数据心理社会干预组31人,常规宁养疗护组30人,心理社会干预组提示焦虑量表及DT量表在实际、交往两个维度方面得分高于常规宁养疗护组,其他如抑郁量表,DT量表的情绪、躯体两个维度方面两组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心理社会干预可以在肿瘤患者病程中减少焦虑情绪,给予患者与他人实际的社会支持,提高其与他人、亲友交往的情况,部分减轻患者心理痛苦,但改善抑郁、整体情绪等其他状况不明显。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肾积脓行肾穿刺造瘘引流,应用有效抗感染治疗下如何加快感染控制。方法分两组在行肾穿刺造瘘引流并应用有效抗生素下,37例使用5%碳酸氢钠500ml行肾盂低压冲洗以及对照组25例使用0.9%生理盐水500ml肾盂低压冲洗;冲洗后定期复查肾造瘘管引流液常规。结果112例肾积脓患者均能得到良好控制,2~4天左右体温均能降到正常,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好转,术后患者出现低热10例,无一例出现尿源性脓毒血症、感染性休克等。结论肾结石合并肾积脓行肾穿刺造瘘后应用碳酸氢钠行肾盂冲洗对感染控制有积极的意义,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中大力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性高血压患者首剂应用降压药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接收的80例肾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将80名患者分配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进行采取全面综合护理,护理一段时间后,观察两组的护理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中首剂效应发生率为12.5%;对照组中首剂效应发生率为30%,实验组患者首剂效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依从率为92.5%;对照组中治疗依从率为67.5%,实验组的治疗依从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性高血压患者实施全面综合护理措施,可以降低首剂效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