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医学临床标本细菌检验的质量控制措施以及影响标本质量的相关因素和对应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各科临床送检标本细菌5000例进行综合的分析和研究。结果在这5000例当中,质量检测优良的标本细菌总共有2650例,质量检测合格的总共有2000例,总质量合格率为93.0%,送检的样本中痰液的合格率最低为88.6%,合格率最高的为外伤组织以及脓肿的标本,达到了98.0%,其中痰液标本的合格率和其它标本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质量控制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只有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严格遵循取样、操作、运送的原则,才能提高标本细菌质量检验的合格率,提高标本细菌检验的水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落实质量控制对策对临床免疫检验准确率及检验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7月,以在本院进行免疫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计100例。根据不同的免疫检验控制方式进行分组,在2019.06-2019.12期间采取常规免疫检验;在2020.01-2020.07期间采取加强质量控制免疫检验。分别以参比组和研究组命名,每组纳入50例。检验结果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对比组间检验质量评分、检验准确率以及治疗效果。结果:比较免疫检验质量评分各项指标,研究组均高于参比组(P<0.05);比较检验准确率,研究组大于参比组(P<0.05);比较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较参比组更高(P<0.05)。结论:免疫检验结果是临床治疗的重要依据,通过加强质量控制可有效规范检验操作,减少干扰因素影响,提高检验质量和检验准确率,确保患者能够得到科学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的检测方式对于血液细胞的检测结果的影响以及血液的检验质量差异情况。方法:对我们血站 2017年 1月~ 2019年 12月期间的同种血型的志愿者进行研究,从中抽取 54例进行血液质量的检测。通过配制不同比例的抗凝血剂以及对血液细胞进行室温下的不同时间的放置来检测血液细胞的情况。结果:不同配制比例的抗凝剂制得的血液标本 WBC、 PLT、 RBC和 HGB的血液细胞的浓度水平都低于通常情况下制备的抗凝血细胞的检测结果 P< 0.05;血液细胞在室温下放置不同的时间,在血液标本的检测 WBC、 RBC和 HGB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比较 RDW,血液细胞置于 30min的放置时间低于置于 3h与 6h的血液细胞的浓度水平, P<0.05。结论:在血液细胞的检测过程中,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很多,只有严格把控好每一个环节后才能提高血液的检测结果准确度与检测的质量。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细菌检验效果与质量控制措施。方法根据相关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我院选取了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的临床细菌检验情况,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与研究,送检的临床细菌标本主要包括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血液标本以及创伤组织标本。我院主要是采用常规K-B法进行相关的药敏试验,并对检验的合格率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粪便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生殖道分泌物标本、血液标本以及创伤组织标本的细菌检验合格率分别为81.7%,88.9%,92.1%,84.1%,94.5%,97.0%,且其中以创伤组织细菌检验的合格率最高。结论为使细菌检验合格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必须严格遵守细菌标本的采集规范与要求,在采集源头与运输标本的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护标本、规范操作,且在保存、处理细菌标本上也必须严格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影响临床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至2022年9月期间收到的检验样本78份,将样本资料合理打乱,其中39份设定为研究组,另外39份设定为常规组。常规组主要接受基础管理,研究组主要接受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分析影响样本检验质量的相关因素。结果:影响常规组样本检验结果的主要因素有样本采集、环境、仪器、运输,并且该组检验质量评分明显差于研究组(P<0.05)。结论:临床检验中,样本采集、环境、仪器、运输四种因素是主要影响样本检验质量的因素,才实际工作中需要针对相关因素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方案,引进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样本检验质量不合格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