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疱疹性口腔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期间诊治的疱疹性口腔炎患者59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29例采用青霉素、喜炎平、甲硝唑静脉滴注并加局部用药治疗模式,对照组30例采用病毒唑、喜炎平静脉滴注并加局部用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显效26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中显效19例,有效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0.0%。两组数据结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疱疹性口腔炎的治疗过程中采用青霉素、甲硝唑静脉滴注方式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简介:摘要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发病率约2%,特别是近年来,出现各种并发症,且发病率明显升高,如Barrett食管和食管腺癌等,因而很受大家的重视和关注。笔者就其病因,结合相关的药物雷贝拉唑和莫沙必利进行临床治疗,目的就是要探讨雷贝拉唑联合莫沙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
简介: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的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胃癌细胞株BGC-823、SGC-7901的多药耐药相关基因(包括ABCB1、MMP2、CDH1、CD44)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迁徙实验评价两株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进而探讨胃癌细胞多药耐药相关基因的表达与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结果荧光定量PCR实验发现胃癌细胞株BGC-823的ABCB1、CDH1、CD44基因表达较SGC-7901高,而MMP2基因的表达在SGC-7901中较高。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迁徙实验显示胃癌细胞株BGC-823的迁徙能力比SGC-7901强。结论胃癌细胞的多药耐药与侵袭转移有一定的关系,CD44的高表达在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中可能起主要作用。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ICU护理管道标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3年5月收治的留置管道患者84例,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管道标识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之后,观察组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分别为4.8%、5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应用管道标识可使管道管理规范化,保证了工作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直接减少了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使ICU插管病人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得以提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简介:文化消费是利用文化产品或服务来满足人们精神需求的一种消费。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我国居民收入的提高,我国文化消费呈现出'爆发式增长',但增长的非均衡性趋势明显,主要表现在区域差距、城乡差距、结构差异及群体差异等方面。大众文化消费与历史传统、文化环境、社会意识紧密相关,而个体文化消费行为受到文化产品供给、经济因素、社会环境和消费心理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形成一定的消费大众与个体差异。文化消费与区域经济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联,文化消费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两个方面。文化强国伟大目标的实现,是文化消费由非均衡向均衡增长靠拢的过程,实现文化消费的均衡增长与升级,是一个包括政策支持、经济支持、金融支持、技术支持、管理支持等多方面支持在内的综合性系统工程。
简介:目的总结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OSC)患者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体会.方法对36例行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治疗的AOSC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回顾分析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36例患者经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全部顺利康复出院,未发生1例与护理措施不当有关的并发症.结论AOSC起病急、病情变化快,常危及患者生命.在抗休克基础上需急行胆总管探查、取石、T管引流术.精心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对防止并发症、降低病死率至关重要.
简介:目的:研究血清铁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在上海40岁以上社区居民中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体格检查、高分辨率超声检查以及血清铁、血脂、胰岛素、空腹及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Y)2h血糖(2hPG)、肝功能、肾功能等生化检测,对其中数据完整的2120名居民进行分析。分别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血清铁离子浓度与NAFLD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清铁与NAFLD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结果:NAFLD的患病率为27.4%。从血清铁离子浓度第1四分位组到第4四分位组,NAFLD患病率呈增高趋势,分别为20.8%、29.2%、28.4%、31.2%(组间趋势P=-0.0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血清铁离子浓度第1四分位组(≤14.3μmol/L)相比,第2四分位组(14.4~17.8μmol/L)、第3四分位组(17.9-21.9μmol/L)及第4四分位组(〉21.9μmol/L)NAFLD的患病风险比值比(OR)分别是1.57[95%可信区间(cI):1.19—2.08]、1.51(95%CI:1.14—2.00)、1.72(95%CI:1.30~2.28)(趋势P=0.0005),在校正年龄、性别、吸烟、饮酒、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对数值(1gFPG)等相关混杂因素后,3组NAFLD患病风险OR分别是1.31(95%CI0.91-1.89)、1.44f95%CI0.99-2.09)、1.48(95%CI1.01~2.19)(趋势P=0.0274)。结论:上海社区40岁以上人群中,高浓度血清铁离子与NAFLD的患病风险显著相关。
简介:目的探讨局灶性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CT和临床特征,提高该病与胰腺癌的CT鉴别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9例经病理证实的局灶性AIP及9例胰腺癌患者的动态增强CT特征和临床表现。局灶性AIP选择美国梅奥医学中心AIP诊断标准,均由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胰腺癌均由手术病理证实。对比病灶在部位、形态、强化方式、胰管改变、胰周及胰腺外改变等方面的不同。结果9例局灶性AIP患者中,8例(88.9%)有局灶性胰腺肿大,1例(11.1%)外形正常。9例(100.0%)病灶均在CT平扫中呈相对低密度,8例(88.9%)增强后呈延迟强化,3例(33.3%)出现病灶远端胰管轻度扩张,以上特点与胰腺癌患者表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例(22.2%)出现胰周包膜样改变。仅1例(11.1%)具有梗阻性黄疸及AIP合并硬化性胆管炎。3例(33.3%)有胰周淋巴结肿大。以上特征与胰腺癌患者表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CT对局灶性AIP与胰腺癌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