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供者血清和移植肾灌洗液中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2(TIMP-2)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对心脏死亡供者供肾移植术后移植物功能延迟(DGF)的发生是否有预测价值。方法收集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0月心脏死亡的肾移植供者33例以及对应的受者33例,留取供者术前血清和移植肾灌洗液标本,测定TIMP-2和IGFBP7的水平。根据肾移植术后是否发生DGF分为DGF组7例和非DGF组26例,将测定的指标进行分析。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检验(秩和检验),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指标的诊断效能。结果DGF组的灌洗液TIMP-2、灌洗液TIMP-2与IGFBP7的乘积(TIMP-2×IGFBP7)、血清IGFBP7、血清TIMP-2与IGFBP7的乘积(TIMP-2×IGFBP7)均高于非DGF组(P值均<0.05)。灌洗液TIMP-2、灌洗液TIMP-2×IGFBP7、血清IGFBP7、血清TIMP-2×IGFBP7诊断DGF的AUC分别为0.753(95% CI 0.546~0.959)、0.747(95% CI 0.510~0.984)、0.824(95% CI 0.615~1.000)、0.852(95% CI 0.660~1.000)。结论供者血清IGFBP7、供者血清TIMP-2×IGFBP7、灌洗液TIMP-2、灌洗液TIMP-2×IGFBP7可用于预测肾移植术后早期DGF的发生,其中血清TIMP-2×IGFBP7的诊断效能较高,是肾移植术后DGF的良好预测指标。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横纹肌溶解症(RM)合并急性肾衰竭(ARF)的供者维护及其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1例RM伴ARF供者的维护及其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供者因RM导致ARF,经积极维护治疗,获取供肾前血肌酐为52 μmol/L,血浆肌酸激酶(CK)256 U/L。移植前快速冰冻病理检查显示部分肾小管管腔内可见肌红蛋白沉积,未见肾小球硬化、间质纤维化及微血栓形成。获取供肾时肾脏成棕褐色,移植肾恢复血流后成红褐色。受者术后未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和原发性移植肾无功能,血肌酐进行性下降,恢复正常后出院。结论对于RM合并ARF的供者,给予积极维护,待肾功能好转后可应用于移植,并可取得良好的近期效果。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正常供血者血浆乙肝病毒标志物了解其乙肝病毒感染情况,探讨供血者血浆存在传播乙肝病毒的风险。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400例健康供血者的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五项标志物。结果在400例健康供血者中未检出HBsAg、HBeAg阳性标本,HBcAb阳性24例(6.0%),HBeAb阳性14例(3.5%),HBsAb阳性98例(49.0%)。结论由血站提供的血液制品符合卫生部颁布的HBsAg阴性质量标准,但仍有少数健康供血者HBcAb、HBeAb呈阳性,其中有可能存在传播HBV的风险,临床医师应严格输血指征。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筛合格供精者抽血晕针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6月精子质量达到捐精标准而进行健康体检时,抽血晕针的初筛合格的青年男性50例,回顾性研究50例初筛合格者供精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抽血晕针的原因。结果50例初筛合格的男性抽血晕针的主要原因为心理因素、体位因素、护理技术、空腹时间过长、排精或抽血量多对体能的消耗,所占的比例依次为62%、52%、46%、26%和32%,还有少数供精者因疼痛和环境因素发生晕针。结论针对初筛合格供精者发生晕针的原因,对其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给予适当的体位、提高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以及及时进餐缩短空腹时间等措施均可以有效预防和缓解晕针。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皮肤组织无偿捐献供者的死亡原因及病原学特征,为异体皮移植提供参考。方法2008年10月—2018年10月,武汉市第三医院烧伤科接收的49例无偿捐献皮肤组织的供者符合本研究入选标准,对其进行横断面研究。根据死亡原因,将供者分为意外死亡组19例和非意外死亡组30例。统计49例供者性别、死亡年龄,对比不同性别供者死亡年龄、意外死亡组与非意外死亡组供者死亡年龄;统计引起供者死亡的疾病或情况;统计49例供者乙肝、丙肝、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梅毒病毒携带情况及外周血微生物培养结果,对比意外死亡组与非意外死亡组供者血源性传染危险因素检出情况。另选取异体皮制备过程中的异常皮肤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对数据行Mann-Whitney U检验、连续性校正χ2检验。结果(1)本组49例供者中,男38例(77.55%)、女11例(22.45%)。死亡年龄为42.00(24.00,55.00)岁,男性供者死亡年龄与女性供者相近(Z=0.120,P>0.05);意外死亡组供者死亡年龄低于非意外死亡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81,P>0.05)。(2)引起本组49例供者死亡的疾病和情况中,损伤、中毒以及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19例(38.78%),循环系统疾病11例(22.45%),肿瘤9例(18.37%),神经系统疾病3例(6.12%),呼吸系统疾病2例(4.08%),先天性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2例(4.08%),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和涉及免疫机制的某些疾患1例(2.04%),消化系统疾病1例(2.04%),泌尿生殖系统疾病1例(2.04%)。(3)本组49例供者中共9例(18.37%)存在血源性传染危险因素,其中血源性传染病8例(16.33%),分别为乙肝5例(10.20%)、梅毒2例(4.08%)、丙肝1例(2.04%);血微生物培养阳性1例(2.04%),检出多药耐药铜绿假单胞菌。意外死亡组2例供者检出血源性传染危险因素,检出比例低于非意外死亡组(7例),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62,P>0.05)。(4)本组共选出8例供者异常皮肤组织,其中皮内色素痣4例、瘢痕1例、假上皮瘤样增生1例、表皮疣状增生1例、真皮层见大量色素颗粒1例。结论皮肤组织无偿捐献供者以疾病导致的非意外死亡为主,非意外死亡供者来源性感染风险较意外死亡供者稍高。异体皮获取和移植前应仔细调查供者死亡原因,评估健康状况,避免供者来源性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