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炎患者采用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于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的膝关节炎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1例,采用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观察组(21例,采用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收集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HSS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膝关节炎患者采用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膝功能,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侧同期全膝关节置换术 膝骨性关节炎 HSS评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患者出现膝关节关节炎后,其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影响,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在此基础上探讨分析独活寄生汤对患者治疗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 此次研究目标为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关节炎患者,选择其中的128例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分组后通过不同方式治疗,对比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血清炎症因子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通过不同方式治疗后,对比患者的临床效果可以发现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也明显更低(P<0.05),完成治疗后对比两组的膝关节功能,可以发现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膝关节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时,应用独活寄生汤进行加减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效果,同时还可以让患者的关节功能得以有效改善,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膝骨关节炎 独活寄生汤 加减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膝关节关节炎患者行腓骨近端截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膝关节关节炎患者 52例,随机分为参照组( n=26例,行腓骨高位截术治疗)和研究组( n=26例,行腓骨近端截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 VAS评分、 HSS评分无显著差异( P> 0.05)。治疗后,研究组 VAS评分低于参照组,且 HSS评分更高,数据差异显著( P< 0.05)。结论:膝关节关节炎患者行腓骨近端截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其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程度,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腓骨近端截骨术 膝关节骨关节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腕部舟骨-大小多角骨关节(scapho-trapezio-trapezoeid,STT)融合术治疗晚期月缺血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3年2月至2016年3月我们对11例Lichtman Ⅲb期月缺血性坏死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STT融合术治疗。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测定腕关节运动范围和握力,并进行腕关节PRWE和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根据术前及术后腕部X线片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术后1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13~91个月,平均40.8个月。术前VAS疼痛评分平均(6.45±0.58)分,术后(1.90±0.37)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腕关节疼痛均得到缓解。术前患侧握力平均为(8.53±1.83) kg,术后(14.48±2.38) kg;腕关节PRWE评分术前为74.86±2.13,术后21.46±4.57;改良Mayo腕关节评分术前为31.36±2.53,术后70.91±3.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腕关节握力及功能评分均明显改善。远期X线片结果表明患者月塌陷于术后无明显加剧。结论关节镜辅助下的STT融合术治疗Lichtman Ⅲb期月缺血性坏死,可以良好地缓解疼痛,改善腕关节功能,防止月继续塌陷、疾病进展,而对于腕关节主动活动度无明显改善。

  • 标签: 月骨 骨坏死 关节融合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关节镜与开放手术治疗不同Wiberg分型髌股关节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济源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需要手术治疗的髌股关节关节炎患者76例。根据手术治疗方案将纳入患者分为关节镜组(37例)和开放治疗组(39例)。比较关节镜组与开放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髌骨关节评分、膝关节评分、疼痛程度评分。结果与开放手术组比较,关节镜组Ⅰ、Ⅱ级手术指标较优,Ⅲ级手术指标较差(P<0.05);术后6个月,关节镜组Ⅰ级和Ⅱ级Kujala、Lysholm评分升高,Ⅲ级Kujala、Lysholm评分降低;术后6个月,关节镜组Ⅰ级和Ⅱ级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降低,Ⅲ级VAS评分升高(P<0.05)。结论关节镜治疗Ⅰ、Ⅱ级分型髌股关节关节炎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髌股关节和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程度,但开放手术对Ⅲ级分型髌股关节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关节镜 开放手术 Wiberg分型 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 髌股关节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康复训练联合膝关节腔注射治疗中老年膝关节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样本选取时间: 2018年 9月 --2019年 8月;样本构成:我院收治的 66例老年膝关节关节炎患者;分组情况:根据入院时间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各 33例。对照组为康复训练,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膝关节腔注射。对比两种方法临床效果、关节评分。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评分无差异( P>0.05)。治疗 6周、 4个月、 6个月后,研究组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膝关节腔注射对膝关节关节效果显著,增强膝关节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康复训练 膝关节腔注射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治疗年轻患者肩关节习惯性前脱位合并肩关节盂明显缺损的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共收治的37例肩关节习惯性前脱位合并明显缺损患者资料。患者均为男性,左侧18例,右侧19例;平均年龄25.4岁(18~36岁)。术前行双侧肩关节三维CT扫描,测量计算患侧肩盂缺损面积。所有患者均行全镜下Latarjet手术加关节囊修补。记录并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时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Rowe评分、Walch-Duplay评分、肩关节主观评价(SSV)评分,同时末次随访时采用CT三维重建评估植块的位置和吸收情况。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2.5个月(6~36个月),均未出现再脱位。术前与末次随访时前屈上举、体侧外旋、旋、外展90°外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owe评分、Walch-Duplay评分、SSV评分术前分别为(42.2±5.6)分、(31.5±8.0)分、63.9%±6.1%,末次随访时分别为(91.1±3.3)分、(92.6±3.7)分、79.3%±5.0%,术前与末次随访时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CT三维重建检查发现2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吸收;23例患者在术后6~12个月恢复到伤前运动水平。结论对于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合并缺损的年轻患者,采用全关节镜下Latarjet手术加关节囊修复能较好、较快地恢复肩关节的稳定性,早期疗效好。

  • 标签: 肩脱位 关节镜检查 活动范围 关节 Latarjet手术 骨缺损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讨 不同固定手术方法治疗肱骨远端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钩状锁定钛板固定治疗掌指关节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6年6月— 2017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13例掌指关节撕脱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例,女4例;年龄22~61岁[(46.0±2.3)岁]。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Pechlaner分型:A1型5例,B1型8例。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钩状锁定钛板及微型锁定螺钉固定手术治疗。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观察骨折固定和愈合情况。比较术后2个月时患指与健侧指关节活动度(ROM)及握力,并采用手指总活动度(ATM)评分评估手功能,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指术前和术后2个月时关节疼痛情况,观察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9~19个月[(11.3±1.1)个月]。手术时间20~30 min[(25.5±1.3)min],术中出血量5~10 ml[(5.5±1.3)ml]。患者骨折均解剖复位,固定位置良好,骨折均获性愈合,愈合时间为4~8周[(4.7±0.3)周]。患者术后2个月手术关节ROM及患侧握力与健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TM评分:优11例,良2例,优良率100%,手功能恢复至正常。VAS由术前(5.9±1.1)分下降至术后2个月(0.5±0.1)分(P<0.05)。无固定失效,无切口感染。结论微型钩状锁定钛板螺钉固定治疗掌指关节撕脱骨折,手术时间短,可以在骨折解剖复位后达到坚强固定,骨折愈合时间短,手功能可快速恢复,疼痛缓解明显,手术并发症少,为临床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案。

  • 标签: 掌指关节 骨折固定术,内 微型钩状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跟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 2018年 12月 -2020年 2月本院入住的跟骨折患者 32例,共 36足。按照 Sanders法将所有患足分成标准Ⅱ型 11足、标准Ⅲ型 17足、标准Ⅳ型 8足。对 32例患者的跟骨折均采用跟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并在手术后 6~ 24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电话随访,并按照 Maryland评分系统对患者的足部功能进行评估。其中,足部功能评价为优 21足,评价为良 12足,评价为可 3足,优良率可达 91.67%。不良反应: 2例患足出现手术切口的渗出,但经过换药等操作后自愈; 1例患足发生腓肠神经的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33%。结论:对跟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术后足部功能恢复的优良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跟骨折; 重建钢板; 骨折固定术; 切开复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ternal fixation with reduction plate for calcaneal fracture.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8 to February 2020, 32 patients with calcaneal fracture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36 feet in total. According to Sanders method, all affected feet were divided into 11 feet of standard type Ⅱ, 17 feet of standard type Ⅲ and 8 feet of standard type Ⅳ. 32 cases of calcaneal fracture were treated with external calcaneal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steel plate.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by telephone 6 to 24 months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by telephone, and their foot function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Maryland scoring system. Among them, the foot function was evaluated as excellent 21 feet, good 12 feet and fair 3 feet, with the excellent rate of 91.67%. Adverse reactions: 2 cases had exudation of operation incision, but self-healing after dressing change; 1 case had injury of sural nerv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8.33%.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internal fixation with reduction plate for calcaneal fracture is significant.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foot function recovery is high,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small.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自行研制的跟内侧定位导向器辅助与徒手置入载距突螺钉在移位的跟骨关节骨折(DIACF)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6年7月至2018年6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青岛)收治的97例(110足)跟骨关节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72例,女25例;年龄16~72岁[(41.7±12.7)岁]。均为新鲜骨折。49例(56足)置入载距突螺钉时采用自行研制的导向器辅助(A组),48例(54足)徒手置入载距突螺钉(B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载距突螺钉置入精确率及术后并发症;比较两组术前、术后1年跟Böhler角和Gissane角;末次随访时,采用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比较两组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患者均获随访3~36个月[(20.1±8.3)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螺钉置入精确率为95%(53/56),明显高于B组的69%(35/54)(P<0.05 )。A组术后并发症与B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组45例(52足)、B组44例(49足)获得1年以上随访。术前、术后1年跟Böhler角和Gissane角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分:A组优38足,良11足,可3足,优良率为94%;B组优26足,良9足,可14足,优良率为71%(P<0.05)。结论跟内侧定位导向器辅助置入载距突螺钉治疗DIACF,与徒手置入相比,在不增加手术时间的情况下,可明显提高载距突螺钉置入精确率,促进患者功能恢复。

  • 标签: 跟骨 关节内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合3D打印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术在治疗膝翻畸形骨关节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至2019年3月期间长沙市第三医院骨科利用组合3D打印导板辅助胫骨高位截术治疗的12例膝翻畸形骨关节炎患者资料。男2例,女10例;年龄46~65岁,平均55.1岁。术前应用3D打印技术设计并打印组合手术导板,患者截前均行膝关节镜检查,术中使用组合3D打印导板辅助截矫形。通过测量并比较术前及术后12个月胫骨后倾角(PTS)、Insall-Salvatti指数、股胫角、下肢负重力线比率(WBL)、内侧胫骨近端角(MPTA)、膝关节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HSS)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定疗效。结果12例患者术后获15~36个月(平均14.7个月)随访。所有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神经损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骨折延迟愈合、不愈合等并发症发生。随访期间无钢板断裂、固定松动等并发症发生。患者术后12个月的胫股角(181.09°±3.94°)、WBL(19.11%±17.61%)、MPTA(81.20°±1.15°)、HSS[(87.6±7.1)分]、VAS[0(0,1)分]均较术前[171.79°±2.77°、61.71%±2.14%、88.06°±1.44°、(64.6±12.9)分、4(3,5)分]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的PTS、Insall-Salvatti指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按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0膝,良1膝,可1膝。结论组合3D打印导板在胫骨高位截术治疗膝翻畸形骨关节炎中能够精确纠正下肢力线,具有精确、可靠的近期治疗效果。

  • 标签: 骨关节炎 膝内翻 截骨术 3D打印 组合式截骨导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关节炎患者的护理体会进行分析。 方法:以 2018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我院收治 24 例关节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在治疗过程中予以有效护理,比较护理前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护理后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有明显提升,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老年关节炎具有迁延不愈等特点,严重时甚至丧失活动能力,且伴有疼痛现象,在治疗过程中予以有效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骨性关节炎 护理措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骨科康复治疗老年关节炎 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 2019 年 1 月 -2019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医护一体化在 13例胫骨高位截术治疗膝关节关节炎的护理应用。方法 选取我科 2018年 9年至 2019年 7年收治 13例膝关节关节炎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系统、规范的护理指导。内容:进行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一般护理、专科护理,康复训练指导,出院后微信群视频康复示教,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13例胫骨高位截术治疗膝关节关节炎患者患者康复效果好,出院满意度大于 95%。结论: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可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术后康复训练的掌握率和诊护依从性。

  • 标签: 医护一体化护理模式 骨性关节炎 截骨术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 锁定钢板植固定术与传统普通钢板固定术治疗跟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 我院骨科 2017 年 1 月 -2019 年 2 月 收治的 72 例跟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每组各 36 例。 对照组采用普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植固定术治疗,记录两组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优良率为 83.33%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66.67%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锁定钢板植固定术治疗跟骨折疗效较好,明显优于普通钢板固定术,具有在临床上大力推广及应用的价值 。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植骨 跟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外侧关节面截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术后膝前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5年3月—2018年6月528例接受TK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6例、女432例,年龄54~83(68.27±7.29)岁。术中行单纯髌骨周围赘清除274例(赘清除组),行髌骨外侧关节面截254例(关节面截组)。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手术时间及髋膝踝角等基线资料,比较术前与术后髌骨倾斜角、Blackburen-Peel(BP)指数、外侧髌骨角、髌股指数,以及术后6个月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SS)、膝关节活动度及膝前痛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赘清除组和关节面截组比较,术前髌骨倾斜角、BP指数、外侧髌骨角及髌股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个月髌骨倾斜角(15.00°±1.70°与13.88°±2.87°)、外侧髌股角(6.80°±4.94°与10.72°±4.37°)、髌股指数(2.02±0.43与1.56±0.4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324、9.672、11.995, P值均<0.01)。术前与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BP指数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赘清除组术前与术后1个月髌骨倾斜角、外侧髌股角及髌股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917、4.861、12.244, P值均<0.05),关节面截组外侧髌骨角(8.02°±3.88°和10.72°±4.3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28, 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KSS及膝关节活动度均较术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关节面截组患者术后6个月膝前痛的发生率为0.8%(2/254),低于赘清除组(5.5%,15/2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995,P<0.05)。结论TKA术中髌骨外侧关节面截可以在影像学上有效减少髌骨的倾斜角度,改善膝关节术后功能,减少术后膝前痛的发生率。

  • 标签: 关节成形,置换,膝 膝前痛 髌骨 截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椎小关节关节炎的病理学及影像学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在 2019年 1月至 2019年 12月期间收治的 20例后路腰椎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 Weishaup分级标准对患者小关节的退变程度进行评估,并采用甲苯胺蓝染色法对患者关节软骨组织学改变进行观察,根据 Nicola提出的分级法,对患者软骨的退变程度进行分级评价。结果:比较腰椎小关节关节炎影像学分级和软骨退变病理学分级,当影像学为 0级时,则软骨退变 1级有 1例, 2级有 1例, 3级有 1例;影像学为 1级时,则组织学软骨病变为: 1级 1例、 3级 1例、 4级 1例;当影像学退变为 2级和 3级时,组织学软骨病变均为 3级和 4级;当影像学退变为 2级和 3级时,则组织学软骨退变均为 3级和 4级,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分级的相符程度较高。结论:在如今的临床诊断中,核磁共振和 CT在诊断早期小关节关节炎疾病的应用中依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但在中晚期小关节关节炎的临床诊断中具有比较大的应用价值和参考意义。

  • 标签: 腰椎 骨性关节炎 病理学 影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