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探讨他达拉非联合波生坦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深圳市孙逸仙心血管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先天性心脏病手术后肺动脉高压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给予波生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他达拉非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心功能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5.35%vs.81.40%,P<0.05)。两组治疗前心功能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5%vs.9.30%,P>0.05);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肺动脉高压患者接受他达拉非联合波生坦治疗,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产前超声检查活动,对诊断对象存在的先天性血管环问题加以判断,充分提升该问题检出率。方法采用回顾临床医学资源的方法来完成整个研究活动,对25例存在先天性血管环问题的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对其具体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与总结。结果在25例诊断对象中,仅有1例漏诊情况,剩余24例均被有效检出,同时23例研究对象属于完全性血管环,具体20例是右位主动脉弓,只有3例为双主动脉弓,3例对象的问题是不完全性血管环情况。在完成证实活动之后,有1例为不完全血管环引产,剩余1例为双主动脉弓。结论通过产前超声诊断活动,可以帮助精准地对产妇的情况进行诊断,尤其是本文研究的这种先天性血管环,通过多方面的观察检测分析可以有效完成分型处理工作,结合使用多普勒技术可以帮助控制漏诊问题。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先天性耳前瘘管复发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注意事项。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6例术后复发先天性耳前瘘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先天性耳前瘘管复发的手术处理方法。结果15例愈合,愈合率93.75%。结论治疗先天性耳前瘘管术后复发的有效途径为手术,而彻底切除残余瘘管及上皮组织是防止再复发的重要方式。
简介:1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N)的定义与分类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循环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减少,新生儿ANC<2.5×109·L-1,~12月龄婴儿ANC<2.0×109·L-1,>1岁的儿童或成人ANC<1.5×109·L-1[1,2]。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ANC<1.5×109·L-1,并且持续时间>3个月,可诊断为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如ANC<0.5×109·L-1,并且持续时间>3个月,伴有高感染风险或潜在恶变倾向,可诊断为严重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造成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原因包括:骨髓中性粒细胞生成减少、外周中性粒细胞消耗增多(如感染或脾隔离)和中性粒细胞破坏增多(多由自身免疫引起),其中骨髓中性粒细胞生成或释放减少的患者更易发生反复感染[3]。严重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包括重型先天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SCN)、周期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yN)、免疫介导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和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3]。CN是由先天性基因缺陷引起的以慢性中性粒细胞减少为特征的一组遗传异质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循环ANC减少,可呈持续性、间歇性或周期性。根据ANC减少程度,分为重度、中度和轻度(ANC分别为<0.5×109·L-1、~1.0×109·L-1和~1.5×109·L-1)。除血液系统外,还可累及其他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心脏、胰腺、皮肤和肌肉等。与急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相比,除ANC偏低以外,SCN具有早发的反复感染、骨髓粒细胞成熟障碍等特征[1]。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脏大血管5个水平段分析法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为研究时间段,将该时间段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2例纳入研究,进行64-sliceSCT检查及UCG检查,将两种方式的诊断结果与手术证实结果相比较。结果5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经64-sliceSCT检查,发现241出血管畸形,检出率为92.31%,远高于UCG的86.54%(P<0.05),不过二者在心房畸形诊断的灵敏度上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先天性心脏病的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中,应用心脏大血管5个水平段分析法,检出率及灵敏度均较高,值得在临床实践中采纳应用。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先天性皮肤松解症患者慢性肾脏病血液透析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对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例患有先天性皮肤松懈症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以期为临床治疗先天性皮肤松懈症提供科学治疗依据。结果因患者全身皮肤状况较差无法行血液透析治疗故贫血好转后于予以出院,再次入院后治疗半月无明显效果足部仍有较多脓性渗出及菜花样肉芽组织增生覆盖,患者目前纳差、贫血、乏力间断反复,经常在我科住院治疗。结论先天性皮肤松懈症疾病较为罕见,合并慢性肾脏疾病往往增加治疗难度,采取血液透析治疗也受到很大限制,故医师需要加强学科联系,加强互相交流经验,采取最佳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口腔修复技术在先天性缺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的先天性缺牙的患者94例,对94例患者采取口腔修复技术治疗,对其临床治疗效果给予分析研究。结果在94例患者中,治愈67例,显效15例,有效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5.75%;治疗之前,语言功能为(5.78±0.93)分,咀嚼功能为(4.92±0.75)分;治疗以后,语言功能为(8.14±1.05)分,咀嚼功能为(8.41±1.02)分;临床治疗以后的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高于治疗之前,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先天性缺牙采取口腔修复技术治疗,可以使患者语言功能和咀嚼功能得到明显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