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目的评价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anitidinebismuthcitrate,RBC)根除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治疗的疗效.方法应用国际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方法对雷尼替丁枸橼酸铋(RBC)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RCT)进行系统评价.资料来源检索Cochrane图书馆、Cochrane协作网上消化道专业试验数据库、MEDLIN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手工检索发表与未发表的中文文献.纳入标准收集比较RBC或以RBC为主的二联、三联、四联方案与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拮抗剂(H2RA)、其他铋剂或安慰剂治疗根除H.pylori的随机对照试验.试验无论是否使用盲法或发表语种均不受纳入限制.资料提取与统计方法两名评价人员独立提取资料.数据采用Cochrane协作网专用软件RevMan4.1版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篇RCT共治疗3638例患者满足纳入标准.其中高质量的试验有八篇,双盲试验有五篇,单盲试验有三篇.Meta-分析的结果,RBC和对照组比较,OR值为3.06(95%的可信区间[2.62,3.58],P<0.00001.但具有显著异质性(P<0.00001),故采用随机效应模型,OR值为2.05(95%的可信区间[1.29,3.25],P=0.002).敏感性分析提示文章的质量及研究样本的大小并不影响分析的结果.试验未发现严重的副作用.结论RBC根除H.pylori疗效优于对照组,是一个值得选用的治疗方法.
简介:为探讨对氨基苯砷酸(PABAA)及其氧化物的色谱行为,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析了PABAA及其氧化物的光谱特征后.在十八烷基键合相硅腔柱上,以甲醇-缓冲液作流动相,研究了二者容量因子随流动相离子强度、柱温、甲醇含量变化的规律。用季铵盐作离子对试剂,反相离子对色谱法分离PABAA时,分离机理接近离子对机理,在适当条件下.所试验的化合物都可有所保留。对保留值作出贡献的有固定相排阻作用、分配作用,以及居次要地位的PABAA与同定相表面剩余硅醇基的相互作用。排阻作用及分配作用的相对重要性与流动相中甲醇和离子对试剂浓度有关.血清降解试验提示影响PABAA及其氧化物稳定性的因素与酶促催化作用有关。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复合酸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头皮脂溢性皮炎患者中的94例患者进行重点观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人数均为47例的两组。一组作为对照组采取酮康唑外涂治疗,一组作为观察组采取复合酸外涂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黏着性鳞屑(ASFS)、峰值瘙痒(NRS)评分存在的差异,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ASFS、NRS评分基本相似(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ASFS和NRS水平的变化都非常明显,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ASFS和NRS水平都有了明显的提升(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更优(P<0.05)。结论:复合酸治疗头皮脂溢性皮炎,能有效降低患者ASFS、NRS评分,促进患者康复,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荐。
简介:PEGT/PBT材料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Coleman首先提到了用亲水性组分聚环氧乙烷(PEO)改善涤纶树脂染色性的思路[1].1972年,DuPont推出商业化的聚醚酯HytrelTM,主要成分为聚四亚甲基醚二醇(PTMG)/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嵌段共聚物[2].Witsiepe和Hoeslchele等在HytrelTM的基础上,首次合成了PEGT/PBT,但其遇水溶涨、易水解,当时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3].20世纪90年代初,Fakirov等用酯交换法,以聚乙二醇、1,4-丁二醇及对苯二甲酸甲酯为原料,钛酸四丁酯为催化剂,合成了一系列具有不同软、硬段含量的PEGT/PBT多嵌段共聚物[4].
简介:【目的】测定树莓不同部位中鞣花酸的含量,为更合理的开发利用树莓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测定树莓鲜叶、干叶和果实中鞣花酸的含量。色谱条件:色谱柱为PhenomenexLunaC18柱(250mm×4.6mm,5μm),以A相(0.5%磷酸水溶液)和B相(乙腈:水:冰醋酸=49.5:50:0.5)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洗脱程序为:0-26min,20%-60%B;26-30min,60%-20%B;30-40min,20%B。柱温30℃,检测波长254nm,流速0.8ml/min,进样体积20μl。【结果】鞣花酸在浓度为0.032-0.258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Y=8×107X+146087(R2=0.9998)。树莓鲜叶、干叶、果实中鞣花酸的含量分别为57、76、849mg/kg。【结论】树莓不同部位中鞣花酸的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以果实中含量最为丰富为树叶中含量的近10倍,本研究为树莓不同部位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